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精选12篇)
英语四级考试技巧 第1篇
1 新闻报道的特点
新闻报道是一种特定的文体, VOA的新闻报道都是依照一定的规律写作的。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可以有助于考生从总体上把握新闻的内容, 并能更准确地抓住细节这处。
1.1 结构特点
“倒金字塔结构:为了让听众在最短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 新闻报道一般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整个报道的开头作为导语;把次要的新闻事实放在导语之后;把最不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整个报道的末尾。” (王蕾, 陈婵, 2008:182) 导语是整个新闻报道的精华, 通常包括了新闻六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who, what, when, who, why和how) 。这种倒金字塔式结构有许多优点, 例如, 便于听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 满足听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 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最先发出去。
例:Storm sank two river ferries in southern Bangladesh on Sunday.
Israel’s army entered the West Bank area on Tuesday to evacuate the last two Jewish settlements there.
第一句包括了以下要素:
What:storm sank two river ferries
Where:in southern Bangladesh
When:on Sunday
第二句包括了以下要素:
Who:Israel’s army
What:Israel’s army entered the West Bank
When:on Tuesday
Why:to evacuate the last two Jewish settlements there]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在很多情况下, 新闻导语并不涵盖所有的“wh”要素。但是, 所有的新闻导语都会包括what。正是由于新闻导语的重要性, 所以大多数新闻后面的练习涉及导语的内容。因此, 考生一定要重视每条新闻的第一句, 听完指令后要立即集中精力, 进入状态, 否则错过了导语, 后面的很多信息就会产生干扰作用。” (邹申, 2009:75)
但这种倒金字塔结构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 而且, 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 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性强的新闻, 就不太适合。
时间先后顺序:多用于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灾难、交通事故以及犯罪案件等。这类结构的新闻报道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导语、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新闻事实、结尾。
例:A strong earthquake has hit the US Pacific island state of Hawaii, causing significant damage to roads and buildings.Authorities say they don’t yet know any fatalities or serious injuries from the quake.Their appraisals have been hindered by overloaded telephone circuits.Civil Defense announcements have urged residents to stay off the roads and to avoid using the telephone except for emergencies.Officials say a hospital on the Big Island has been evacuated because of structural damage.They’ve also received reports of roads closed by landslides, of power outages and widespread property damage to private residents.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says the quake had a magnitude of 6.3 and aftershocks are still continuing.
1.2 词汇特点
VOA标准新闻广播使用的词汇量很大, 远远超过了TEM4词汇表上的内容, 这就对考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 一定要多听一些最新的新闻报道, 注意悼念新的词汇并牢固掌握。
①地名、建筑物名称的借用:Pentagon, Pyonyang, foggy bottom, Capitol Hill, Oval Office, Downing Street, etc.
②合成词:stagflation, hotline, double agent, soft drug, audience ratio, bullet train, etc.
③派生词:ecomenu, astrobiology, hyperactive, multimedia, superman, etc.
④新造词:stick and carrot policy, shuttle diplomacy, competitive products, one country, two system, etc.
⑤旧词新义:dove&hawk
⑥首字母缩略词:OPEC, NATO, WTO, IMF, etc.
2 新闻报道题材内容
2.1 政治新闻 (国际关系、国际冲突、反恐、核武器、选举等)
下例是一篇关于伊朗外长即将访问伊拉克的报道:
Official Iranian news agency, quoting a senior Foreign Ministry official ahs said preparations were being made for the Foreign Minister Dr.Ali Akbar Velayati to visit Iraq.No specific date was given.The news was carried the day after a preparatory team led by his senior advisor, Ali Carrune, ended a four-day visit to the Iraqi capital, Baghdad.In an interview carried on Teheran radio, Ali Carrune said an Iraqi delegation will be traveling to Tehran shortly to follow up on the talks.
2.2 经济新闻 (国内经济、国际经济及贸易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关联, 相互依存, 这就决定了国际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既有合格协调的一面, 也有矛盾分歧的一面。” (王蕾, 陈婵, 2008:180) 下例是一篇有关英国在缓解全球贫困问题上所作的努力:
例:Britain has announced that it decided to cancel about 200million pounds of world debts owed to it by poor common-wealth countries.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ecretary says the relief has been offered to countries committed to eliminating poverty, and pursuing good government.These would include taking actions against corruption.At the same time, common market finance ministers are meeting in Malaysia.Britain is expected to put forth a fresh initiative on reducing the debts of the poorest countries.The Charles Levine strategist has indicated that they plan to revive the scheme put forward last year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hich has not yet provided any relief.
2.3 自然灾害
西方媒体历来重视负面报道, 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享有重要地位。下例是关于美国遭受飓风袭击的报道:
About one hundred people are now known to have died in what have been described as the worst storms ever to hit the eastern US this century.The hurricane-force winds first struck the Gulf of Mexico, and have now spread across the Canadian border, continuing to bring record snowfalls, severe flooding and causing millions of dollars of damage.All major airports have now reopened and airlines are beginning to cope with the backlog of thousands of stranded passengers.The storm also paralyzed areas of Cuba where several people were killed and property and crops destroyed.
2.4 航天航空事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宇宙的探索能力也日益增强。人类对太空的每一次探索也必然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因此, 在VOA和BBC新闻中, 我们可以经常听到有关航天航空的新闻。其中, 最重要的有发现号航天飞机、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呈、以及中国在航天航空方面取得的成绩。” (王蕾, 陈婵, 2008:178) 下例是一篇有关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报道:
The space shuttle Discovery made a rare night landing at the Kennedy Space Center early on Thursday.The night landing, the eleventh in the center’s ninety-four shuttle missions, ended a ten-day mission to outfit the orbiting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Although the spacecraft created a sonic boom that could be heard along much of Florida’s eastern seaboard witnesses on the ground could not see the orbiter until it was directly over the runway lights.Scattered showers off the Florida coast had threatened to postpone the shuttle’s return, but forecasters gave the green light when they decided no rain would fall within forty-eight kilometers of the space center.
3 提高新闻听力水平的技巧
3.1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VOA标准新闻语速较快, 词汇量大, 对初接触新闻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但是VOA Special English针对的就是水平较低的初学者。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 考生不能满足于听懂大概, 必须有意识地练习听写, 也就是把自己听到的内容一字不差写下来。新闻听写也可以借鉴专四听写的策略, 第一遍一定要听懂大意, 然后再开始写。这样坚持一段时间, 必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3.2 精听、泛听相结合
经过一段时间的慢速新闻训练后, 考生还是要将重点放在标准新闻上。在训练过程中, 既要精听, 也要泛听。所谓精听是将音响效果较好的新闻多听几遍, 在较好地理解整条新闻的基础上, 将新闻记下来。泛听是指每天都听一定量的节目, 坚持不断, 以了解大量为主。其目的是获取信息, 了解时事, 增强语感。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听力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要有足够的耐心, 贵在坚持。只要多听、多写, 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提高听力水平, 在专业四级考试中发挥更好的水平。
摘要:新闻听力理解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从掌握新闻报道的特点、把握新闻题材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提高新闻听力能力技巧方面探讨如何应对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新闻听力理解, 使学生更好地备考。
关键词:新闻,特点,题材,技巧
参考文献
[1]邹申.全新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2]邹申.听写与听力理解[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英语四级考试技巧 第2篇
2.虽然听力改革了,但是改革只是小部分的,以前的真题听力还是建议去听,可以去“零元课”网站打包下载,每年都有,MP3格式下载到手机上听很方便。
3.真题是一定要做的,而且真题一定要够详细,文章讲解要细,答案解析也要细,推荐《巨微英语四级真题逐句精解》,应该是目前市面上做的最细最全的真题,很适合基础不好的同学。
4.再来说说做题技巧吧,阅读题细节题每年必考地方是列举处,即有first,second,in addition……的地方,还有举例与打比方的地方,即有as,such ,for instance等出现的地方。
5.有几个做题经验:照抄原文的一般不是答案,同义词替换的是;选项表达意义具体,句子较长的一般不是答案,而概括性的、抽象的是答案;选项中有绝对语气词的比如must,never,merely等不是答案,正确答案一般表达不会太绝对。
6.语义判断题要注意,选项含义与被考单词在含义上肤浅相近的一般不是答案;
7.选项中采用试探性,不十分绝对语气词的比如tend to ,often等一般是答案。
8.写作很好复习,背几个模板范文问题不大,尤其是开头和结尾,要写好,内容要有层次,善用序数词和连接词。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考试技巧 第3篇
一、高效快速阅读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阅读高效快捷,事半功倍;否则只能使其缓慢拖沓、事倍功半。不良阅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速度,主要有:用手或笔指着看或者用尺比着行来读;边读边转笔;一面看,一面嘴唇翕动,小声诵读;没发声,但在心中诵读(innerspeech);逐字逐句阅读;一边读,一边翻译成汉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眼视读”——①扩大视幅:把目光集中在词组中心词,向两边辐射;②按意群(phrases)读,要做到一看到印刷符号,就能直接获取信息而不译成汉语,抓住重要细节,边读边记,尽量减少回视。为了提高阅读速度,还可以限定时间加以训练。
二、寻找主题句和主题词
阅读中很重要也是首要的一点是把握中心思想(main idea),其关键在于找准主题句(topic sentence)。一般而言,段落中先提出主题句(topic sentence),其后由“supporting details”进一步阐述主要思想,此时就要特别注意全文的第一句话(或第二句,因为有时第一句承上启下),但有时“topic sentence”也有可能出现在段中或段末,甚至需要通过推理和归纳总结出来。寻找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偏离主题或与主题无关的句子和观点(irrelevant sentence或irrelevant idea)。
理解句子时要想快速准确,一般要迅速找到句子的主题词(topic word)。句子的主语一般就是句子的主题词。比如:A horrible earthquake hit Wenchuan unexpectly. 这句话的主题词就是“A horrible earthquake”。 作主题词的主语应该是名词或名词词组,句子其它部分对其起阐述作用。
三、正确运用略读和寻读
略读(skimming)的目的是快速了解主要信息。一般是对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还有各段的第一、二句和最后一句一扫而过。
寻读(scanning)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要求查找某些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名、数字等。这要求“快”而“准”地判断信息出处,快速查找依据,正确选择答案。
四、先读问题再读文章
先读问题,可以对要读的文章内容做好心理准备,根据问题类型决定采用哪种阅读形式;而后再读文章,在文中找出各题的出处和依据来解题。
五、熟悉问题类型并掌握对策
中学英语大纲要求:学生应“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和有关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等不同题材的材料;……能运用一般的阅读技巧,基本把握所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主要事实、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能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语篇未直接写出的意思。”根据大纲要求,高考阅读理解的常考题型有以下几种:
(一)词汇类问题(Vocabulary questions)
近几年这种题型不仅考查单个词汇的含义,而且考查对于一个词组或者一个句子含义的理解。
解题策略:
1.根据定义
He is a resolute man. Once he sets up a goal, he won’t give up.(这里的第二句话就是“resolute”的定义,由此句可知“resolute”的意思是“坚毅”的。)
2.根据相关信息
If you allow a wound to get dirty, it will probably fester.(根据常识“allow a wound to get dirty”结果会“溃烂”即“fester”。)
3.根据举例
There’re many kinds of animals in that area:elephant, giraffe, monkey and snake, etc.(根据所列举内容可判断“giraffe”是一种动物。)
4.根据对比
Most of them agreed, however, John dissented.(由“however”知“dissent”是“agree”的反义词,即“持异议”。)
5.利用定语或同位语
“or”“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或(),这些都是定语或同位语的明显标志。
Those new comers were not used to the life in the suburbs which was so different from that inside the city.(本句中的“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解释说明了“suburb”指的是“郊外”。)
(二)细节类问题(Detail questions )
这类问题是针对具体情节提问的,正确选项在原文中一定有确切的依据。要小心辨别,以防被措词接近原文而意义不同的干扰项迷惑,切忌想当然或单凭印象判断,也不能凭自己的观点或经验去选择不符合文章内容的答案。
如:(2008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第69题) It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that wasp are more likely to attack when______.
这类问题在历年高考阅读理解中都占有较大比例,在此不一一列举。有时要注意逆向问题(即含有except/not的问题),解题时有的考生易大意,以致于读到正确内容就作出选择。
(三)指代类问题(Reference questions)
(2008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第73题)The “alarm” in the first paragraph refers to “_______”.
这类问题要用寻读(scanning)的阅读方法来解题,在原文中迅速找到考查对象所在的句子,结合该句以及上下文作出判断。
(四)主旨大意类问题(Main idea questions)
(2008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第72题)Which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这类问题要用略读(skimming)的方法来解题, 关键是找准主题句,根据主题句或多次重复出现的关键词来把握。提问时常用形容词或副词: main(ly), primary(ily), primary(ily), principal,etc.也有名词:topic, idea, subject, theme, title, purpose,etc.
解题时要排除的选项为:①非常具体的选项,即只是文章中的某个具体事实或细节,这就不是全篇的主旨大意;②片面地概括主旨;③笼统地概括主旨,超乎作者本意的选项;④根据原文某些事实或细节推断出的错误结论;⑤不忠实于原文的主观臆断。
(五)结论类问题(Conclusion questions)
(2007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第64题)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六)推断类问题(Infer/imply questions)
(2008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第64题)The underlined part in the last paragraph implies that Margaret’s parents would ________.
这类问题常见的提示词有“infer”(推理),“imply”(暗示),“suggest”(暗示),“conclude”(得出结论)等,要求考生有根据地推测作者并未直接明确说出的事,作出合理的判断。正确选项一般是以“释义”(paraphrase)形式出现,应排除与文中事实不符,在文中找不到有力依据,大量引用原文,使用“always”“completely”“rare”等表示极端意义词汇的选项。
(七)态度类问题(Attitude questions)
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考生是否能正确理解作者在议论和叙述文章主题时的语气、态度或观点等。
(2007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第74题)Aged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feel happy because they are more ________.
A.optimisticB.successful
C.practicalD.emotional
这类试题的设问常常针对作者的赞颂、同情、冷漠、反对、憎恨等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或者是文中所提及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动态,这些往往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文中或有体现、或有信息支持。在判断时要紧密结合文章的主旨大意并特别注意文中作者的措辞,仔细寻找支持选项中观点的相关信息。这类题同样要忠实于原文,站在原文的角度而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英语四级考试技巧 第4篇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选词填空”属于较高层次的“完形填空”。该部分考题是选取一篇长度为220—250个单词的文章, 文中设置10个空格, 要求学生从供选的15个单词里挑选出10个单词, 分别填入对应的空格。该测试部分的分值占整个试卷分值比例的5%, 考试时间大约为9分钟。解答此类试题, 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较为扎实的语法, 词汇功底。而熟悉题型特点, 把握解题步骤, 善用解题技巧更能帮助考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本文借用考试真题, 从题型特点、词性判断和文章结构三方面, 分析解答该题型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以期帮助学生掌握此题型。
二、选词填空题型特点
该部分的题型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第一句不设空格, 一句中一般不设两个空格;所有空格设置均匀, 基本覆盖整个文章;所设空格一般不会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供选单词的时态、语态、单复数等较为固定, 入选时不需要任何变化;每个单词都只能选一次, 不可重复选择;所设空格多为动词、名词、副词、形容词等实词, 一般不查考冠词、介词等虚词。比起另外两篇阅读理解而言, 该题略为简单, 更多偏向于测试篇章理解能力、词汇积累和词组的掌握。
三、选词填空解题技巧
要快速准确完成选词填空题, 就要采用以下解题技巧。
1. 浏览供选单词, 进行分类。
当考生开始做该部分题的时候, 首先应该快速阅读提供的所有单词。对认识的单词应快速判断其词性, 对于不认识的单词则应该根据词缀猜测词义。一般来说, 前缀表词义, 后缀表词性。例如:前缀dis-表示否定、相反或相对, un-可以表示相反、对立, 也可表示移走、免去, tele-可以表示远距离的, 也可以表示电视的;名词词尾有-ion, -age, -ness, -ty, -ship, -ance, -hood, -dom, -itude等, 动词词尾有-ize, -ise, -fy等, 形容词词尾有-ous, -ive, -ent, -less, -mic等。对于一些动词的分词形式要格外小心, 因为分词可以用作过去式, 也可以表示状态用做形容词, 所以对于以分词形式出现的单词, 应全面考虑其可能的词性, 以免错选。
2. 判断空格处单词的词性。
通读全文, 掌握文章大意, 根据文章结构和上下文关系判断空格处单词的词性。
(1) 确定空格处为名词
一般来说, 空格前为冠词、形容词或及物动词, 空格处应考虑填入名词;若空格后为动词, 就可考虑填入名词作动词的主语;若空格前为介词, 空格处可填入名词就与之构成介宾关系。
(2) 确定空格为动词
若空格前有名词或代词, 空格后也有名词或代词, 空格处应为及物动词;若空格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后, 后面没有其他成分, 空格处就应填入不及物动词;若空格处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后, 副词或介词之前, 就应填入不及物动词;若空格处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后, 形容词之前, 就应填入系动词或be动词;若空格处位于不定式to之后, 就应填入动词原形;若位于介词to之后, 就应填入动名词。
(3) 确定空格为形容词
若空格前或后是名词, 就可以考虑填入形容词与之形成修饰关系;若空格前为副词, 就应填入形容词;若空格前是系动词或be动词, 空格处就应考虑填入形容词作表语。
(4) 确定空格为副词
若空格前面或后面为动词, 空格处就应考虑填入副词;若空格处后面是形容词, 空格处就应考虑填入副词。
3. 仔细阅读文章, 根据文义确定选项。
在阅读文章时, 要善于利用文中的逻辑关系, 快速确定正确选项。常见的逻辑关系词如下。
(1) 表示并列关系的:and, or, as well as等。
(2) 表示转折关系的: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rather than, yet, while等。
(3) 表示比较关系的:as...as, like, similar等。
(4) 表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 for, since, as a result (of) , therefore, thus等。
(5) 表示举例关系的: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and so on, and so forth等。
(6) 表示递进关系的:what’s 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等。
4. 回顾检查。
带着所选单词, 快速阅读文章, 检查文义是否通顺一致, 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若有理解不通之处, 就应从句子结构和文章整体意思两个方面再次推敲, 切忌将所有答案全部推翻重选。如果从句子结构和文章整体意思两方面斟酌都无法做出最终判断时, 就要相信自己的语感, 代入各项备选答案, 选择语感最好的选项。
四、2011年12月四级真题演练
With the world’s population estimated to grow from six to nine billion by 2050, researchers.businesses and governments are already dealing with the impact this increase will have on everything from food and water to 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 and jobs.Underling all this 47 will be the demand for energy, which is expected to double over the next 40 years.
Finding the resources to meet this demand in a 48.Sustainable way is the cornerstone (基石) of our nation’s energy security, and will be one of the major 49 of the 21st century.Alternative forms of energy-bio-fuels, wind and solar, to name a few are 50 being fun ded and developed, and will play a growing 51 in the world’s energy supply.But experts say that even when52,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will likely meet only about 30%of the world’s energy needs by 2050.
For example, even with 53 investments, such as the$93million for wind energy development 54 in the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important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wind and bio-fuels 55 only about 1%of the market today.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experts say the answer to our future energy needs will likely come from a lot of 56 both traditional and alternative.
针对2011年12月的考试真题, 现运用本文所提的解题技巧, 进行分析解析
1. 分析单词, 逐一归类。
动词:G) concluded J) consist K) comprise M) combined
名词:B) solutions D) role E) progress H) growth L) competitions N) challenges
形容词:A) stable C) significant F) marvelous
副词:I) exactly O) certainly
2. 判断空格处单词的词性。
根据对全文的分析可知, 需要填入动词的题项有:52、54、55;需填入名词的题项有47、49、51、56;需填入形容词的题项有48、53;需填入副词的题项有50。根据分析单词词性和空格单词词性, 减小每题的选择范围, 以实现快速高效解题。
3. 通读全文, 根据文意确定选项。
从文章第一句可知, 本文是关于政府、贸易及研究人员对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对食品, 基础设计和工作需求增长的应对措施。把握了全文中心, 即可开始逐项甄选了。
47空格可选名词有solutions, role, progress, growth, competitions, challenges, 空格前有代词this指代前一句人口增长, 可见此处应选H) growth复指人口增长。
48空格处于in a...way固定表达中, 空格后是名词, 故应选形容词修饰名词。根据句意选择A) stable。
49空格位于形容词后, 且前面有one of修饰, 故只能选复数名词, 根据句意确定答案为N) challenges。
50空格位于be+Ving中间, 应用副词, 根据句意选择O) certainly。
51空格考查固定搭配play a role in..., 所以选D) role。
52空格与之前的when之间承后省略了they are, 用于指代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所以应该考虑选择以过去分词出现的动词concluded或combined, 根据句意最终确定答案为M) combined。
53空格后面是名词, 所以考虑填形容词;由于A) stable已经选用, 就只能在significant和marvelous中选择一个, 根据被修饰的名词investment (投资) 可知, 只能选择C) significant。
54空格位于由such as引导的例子中, 由结构such as+n.可知空格处应考虑填入形容词作后置定语。而在单词分类时所分出的三个形容词已用了两个 (48空格和53空格) , 剩下的marvelous放到空格处不妥。这时就要考虑前文 (三.1.) 中所提到的以分词形式出现的动词, 有时也可用作形容词的情况。根据句意最终确定答案为G) included。
55空格前有名词, 考虑填入动词。根据上下文关系, 该段开头部分使用了表举例的for example, 说明该段主要是进一步说明前一段中提到的替代性能源也只占能源消耗的很小一部分。所以55空格处的动词填入K) comprise。
56空格前有短语a lot of, 所以应考虑选入复数形式的名词solutions, competitions (49空格处已选challenges) , 再根据段落意思, 确定答案为B) solutions。
五、结语
选词填空题侧重考查学生的篇章阅读能力和词汇语法知识。在考试时, 如果学生能做到冷静沉着, 按照做题步骤, 注意掌握答题技巧, 阅读中瞻前顾后, 平时注意针对性训练, 就能够在选词填空题上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张鑫友.大学英语阅读理解[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长喜.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卷[Z].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2.
英语四级考试技巧总结 第5篇
(1)听力:
①泛听:多找些BBC慢速的材料练习,目的就是让自己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的考试环境。
②精听:每天找1篇真题听力认认真真的做,然后做试卷分析,对完答案不要着急看解析,看看自己能不能分析出来为什么做出,这样才能总结出做题规律。
ps:在做听力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做题的速度,把握好做题的进度。
(2)阅读:
阅读分为三个题型:长篇阅读、选词填空和仔细阅读。
具体备考阅读题的方法如下:
①长篇阅读:这种题一般要先看题目,找出数字、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这样好在原文中快速匹配,对选项中的正确答案可以用排除法缩小目标范围。
②选词填空:建议用排除法做,注意固定的词组搭配。
③仔细阅读:这种题目最难,建议先看题目,找出关键词,再结合原文中对应的句子分析,才能选出答案。对于仔细阅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需要一定的单词积累和经验!所以,多做几套试卷,练练题感吧!
二、作文要写出一个完美的开头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阅卷老师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你的作文的。所以,书写整齐,能给阅卷老师一个不错的印象。然后,作文开头在采用一个惊艳的长句去引出亮点,就完美了!
当然,之后的段落也非常讲究,建议采用三段式分步,逻辑要稳住!
议论文有三大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让阅卷老师看得更加清晰,每个结构用一段进行阐述,一共三段。
还是那个原则:每段的开头第一句,用上惊艳的长句去引出亮点。
三、翻译只要对上就ok了
对于翻译,比较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分清中文思维和英语思维的区别。所以,翻译出来的句子,感觉很别扭。
其实,中文有很多重复意思的形容词和一些文绉绉的词语,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它们简化,用同义词代替法。
翻译不像作文那样有“伸缩性”,所以正确性比惊艳性更加重要。要小编说,就是翻译只要对上就ok了。
四、这里有一些“蒙”答案小窍门
最后就是一些“蒙”题小技巧了,毕竟我们不可能每道题都会做,总结如下:
①答案项中有绝对语气词的一般不是正确答案项。这些语气词有:must,always, never,the most,all,only,have to,any,no,very,completely,none,hardly等。
②选项中含有不十分肯定的语气词一般是正确答案项。这些语气词有:can,could, may,should,usually,might,most (大多数),moreor less,relatively,be likely to,possible,whether or,not necessarily等。
③选项中照抄原文的一般不是答案项,而同义转述的一般是选项。
④较全面、有针对性地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选项一般是答案项。
中考英语听力考试及答题技巧 第6篇
关键词:中考英语;听力考试;精听;泛听;解题方法;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03-02
中考英语听力考试在中考英语考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考生英语考试的发挥及最终的成绩。初三年的学生要想在中考英语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全面了解听力考试的题型、难度、解题策略、方法等,才能在考试中从容面对。
中考听力考试的命题原则是依据教育部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的“外语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要重视对听力的考查”,《课程标准》 “五级目标 ”也要求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同时,体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的四项基本技能。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听力试题,英语听力材料均与当前教材主题同步,体现教材的重点,难度适中。选取的材料也力求原创,结合时事热点,讲究语言及语境的地道性、趣味性、知识性。题型更加多样化,配上各种精美插图,形象生动。听力材料由专业外籍教师朗读,语音语调纯正、语速适中,为每分钟100-140个词。听力部分测试基本语句理解,初步交际运用和短文理解等。听力考试30分,题目20题。
考试时,考生在听每个句子、每段对话或短文前都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个小题也将给出作答时间。之后将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听力考试分为两节:
第一节:听句子
该部分有5个句子,要求考生从A、B、C三个图画中选出符合句子内容的图画; 共5个小题,7.5分。每个句子读两遍。例如:
M:Tomatoes are my favorite.
第二节:听对话 (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该部分有7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1、2、3或5个小题,要求考生根据对话内容和要求从每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共15个小题,22.5分。前6段对话读两遍;第七段对话或独白读三遍。例如: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
M: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bank? I don’t know the way.
W: Go along this road till you see a supermarket. The bank is just 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across from the supermarket.
M: Is it far from here?
W: Let me see. Er … no, it’s only about 200 metres from here.
M: Thank you very much.
W: It’s my pleasur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
6. Does the man know the way to the bank?
A. Yes, he does. B. No, he doesn’t. C. We don’t know.
7. Where’s the bank?
A.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B. Behind the supermarket. C. Across from the supermarket.
8.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A. 20 metres. B. 200 metres. C. 2 kilometres.
如何在初中总复习阶段训练听力,提高听力水平,在中考听力考试中取的好成绩,考生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听力材料的精听训练。考前数月,考生应着重把近三年来的中考、市质检英语听力考试材料进行多次试听,并且尽力将听力全文写下来,分析听力材料的各种题型以及考点,涉及到的情景对话有:问候、购物、打电话、看医生、问路、问时间、订餐、谈论天气、谈论喜好等等,测试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天气、价格、数量等要着重处理,做好笔记。笔者认为对近年来的英语听力材料进行认真的梳理、比较、复习,能够取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复习指南丛书(英语)》中的配套英语听力材料也要加以重视,里面的很多听力习题也是考试中常见的类型题、原题。考生们将精听完后记录下来的听力材料与听力原文进行对比,发现其中有听错的内容加以改正,可以快速提高听力成绩。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数字:如thirteen & thirty 的区分,还要提醒考生注意部分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读音差异,如dog 和got等单词的读音。
2、有的放矢地做好听力的泛听训练。初三年的学生因为接触的外界英语语言材料较少,缺乏英语语感,不能正确判断英语听力材料所传递的有效信息,无法明白设计题目的真实意图。因此进行大容量的泛听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熟悉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群的英语对话,可以掌握和积累有用的句型、对话、习语,提高听力的适应性和准确性,扩大自己的听力理解水平和知识面。注意掌握听力答题的技巧,捕捉听力对话中的关键点和信息点,即5W和1H,when,where,who,what,why以及how,记录下所涉及到的信息点,以便在答题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回应。对于较长的对话理解题,要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对话,从较长的对话内容中捕捉有用的信息,摒弃无关的干扰信息,从而找出题目所需的正确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给考生补充一些额外的听力材料,如各种类型的听力练习材料以及外省市区的中考听力材料,多听多练,提高学生的听力自觉性和敏感度,提高听力水平和考试成绩,以便适应即将到来的中考听力考试。3、听力考试的状态和答题过程很重要。在听力考试开始之前,要求学生深呼吸,稳住情绪,静下心来,不受外界干扰,尤其在夏天要学会适应窗外知了叫声和室内吊扇的噪音影响。英语试卷一分发下来,要学会先把听力题目的题干快速浏览一番,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注意阅读读图题中的图片,从图中找出即将考查到的内容;阅读各个题目的题干,带着问题去听听力。播放听力时,集中注意力捕捉信息,注意区分不同的语音、语调、同音词、近义词、反义词,记录下听到的数词、人名、地名、食物名称、颜色、电话号码等一些常考的项目和内容。学会用加法或者乘法计算购物和消费的金额。注意领会不同的语气,如疑问、反问、反语、责备等不同语气,进行有效判断。听力答案选好之后,要求将答案放入材料中比较,得出最终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中考英语听力命题研究组 快捷英语中考英语听力快捷通2015(1)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技巧 第7篇
一、归纳出考生作文拿高分的几个方面
1 英语基础太差。
主要表现为对英语语法知识的掌握不牢靠及对基本词汇记忆不清。包括主谓不一致, 单复数搞不清楚, 时态与语态混乱。同时很多考试的写作仍停留在句子水平上, 还没有上升到语篇。因此写出的文章不流畅, 虽说篇幅比较长, 字迹也很工整, 但是读完之后只觉得思路紊乱, 支离破碎, 没有一个完整的句子。
2 词汇量太小, 且词汇拼写错误频率偏高。
就笔者了解, 很多考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首先是掌握的词汇量严重不足。
考生在提笔想写出表达自己思想的句子时, 往往遇到单词不会而无法继续写下去。为了凑够字数, 就只好东拉西扯。就如张佐成在文章中写道,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英语学习水平的高低。没有词汇就没有句子, 没有掌握足够数量的词汇就难以写出段落和篇章, 就不可能建立起语言大厦。”[1]因此, 考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应高度重视词汇的学习, 熟练掌握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四级词汇。同时, 考生在记单词时要注意单词的用法, 正确掌握起词义、词性及其搭配关系和在句子中的用法。
3考生写作中的中文思维问题
很多考生都是在考场上先想好中文再翻译成英文, 这个在所难免。毕竟我们的母语是中文, 那么在缺乏英语环境的情况下, 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先想到中文那时很自然的, 而且即使对学习英语多年的人来说, 在写作时想做到完全用英文思考都是极难达到的一种状态。但是有些考试的英语基础太差, 在写英语句子时, 往往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翻译, 就会出现不地道的表达。
二、提升考生英语四级考试写作应试技能
1认真审题, 准确立意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级写作是一种给题目、提示、及指导的短文写作, 因此, 紧紧围绕其题旨是至关重要的。在四级作文考试标准中文章是否切题首当其冲, 可见其重要性。考生在审题的过程应当认真审阅作文的说明要求和所给的材料, 比如段首句、提纲、关键词、图表等, 确定相应的体裁 (确定是议论文、说明文还是记叙文) , 明确自己的中心思想, 从而明确作文的写作范围和侧重点。审题的目的首先是立意, 即根据题目或材料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 明确主题就是立意的过程。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思想, 要鲜明、深刻、有新意。
2 列出提纲
考生在四级写作时间上要巧安排, 英语四级考试一般要求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100-200字的短文, 文章虽说并不是太长, 但需要有论有据, 有头有尾。为了防止因时间不足而虎头蛇尾, 写作时一定要安排好时间。最好用5分钟左右写下提纲和要点, 以便写作时有章可循。这样做一是不至于无话可说, 二是可以避免虎头蛇尾。
3 确立主题句
审题立意后, 学生应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段落的主题句。何为主题句?柯群胜在其文章中谈到, “主题句是段落的中心, 有提携全段的作用。”[2]因此, 主题句最好放在每段的段首, 这个位置醒目突出, 能让阅卷人一眼就能明了全段大意。同时, 主题句结构要完整, 表达意义要准确, 有高度的概括性, 且用词要精炼生动。
4 选择材料扩展主题句
写作材料与主题句密切相关。主题句从无数素材中总结浓缩而来, 同时, 它又提携着材料, 材料又必须为主题句服务, 详细说明并支持主题句的思想, 与文章主题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任何与主题句无关的繁杂内容都应舍弃。选择的材料最好来自日常生活, 真实且具有说服力。
5 文章的逻辑性
从语言学上来讲,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 指的是靠形式来联合, 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 指的是靠意思来联合。比如英语的句子之间必须用连词或关系词来连接, 而汉语不用连词也能表达完整的句子。因此, 考试在写作中, 句子之间要用相应的连接词来体现文章的逻辑性。比如:表示举例或补充说明的关联词、表示时间或顺序的关联词、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以及表示原因与结果的关联词等等,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的积累这类连接词。
6 文章修改和润色
考生写完一篇文章后, 若时间允许, 要进行修改和润色。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修改。例如:文章的论据是否能有力支撑论点、各段落的主题句是否紧紧围绕主题、段落之间的连接是否连贯、文章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等。
最后, 笔者提醒广大考生,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考生平时的刻苦训练, 而且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写作体现的是考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因此,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练习, 多总结, 还是那句老话, “No pains, no gains”。
摘要:大学英语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也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考生在四级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如何提高考生写作技巧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四级,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张佐成:《提高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能力的途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2 (2) :132[1]张佐成:《提高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能力的途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2 (2) :132
英语四级考试技巧 第8篇
一、新考纲对听力部分的变化
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发展性和时效性, 教育部对原有《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 (简称《大纲》) 进行修改。在2002年成立考试大纲修订小组并于2004年审议并通过考试大纲, 使得新《大纲》在2005年得以顺利实施。新《大纲》保留原有听写和听力理解部分。为适应考试要求和答题便捷, 以长对话为题材的Section A代替原有听力考试中单句理解。与此同时, 听力考试中还增加了短文理解作为Section B部分, 另外, 保留了原有新闻理解部分但缩短了整体答题时间, 由此可见, 新《大纲》在听力考试部分增加了难度。通过上述修改, 新《大纲》在听力考试部分更侧重考察了学生对整体段落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英语基础知识, 同时利用对话篇幅的增加, 对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基本交际的能力进行考察。
二、短文理解题型
根据新《大纲》要求, 短文理解部分要求为篇幅在200词左右, 语速为120词/分钟, 阅读一遍。在短文选题上, 采用了多样性的特点, 其内容涵盖了涉及经济, 文化, 政治, 风俗, 历史等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通过从2005年至2009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 可将题型分为如下几类:
(一) 细节题:在此类题型中, 考察点集中在短文细节信息的描述上,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听力习惯, 摒弃练习时只抓结构和中心思想的错误思想, 要在对材料进行整体分析的同时, 不丢掉相关细节信息, 扎扎实实, 广为收纳。针对此类细节问题不需要过多分析的特点, 只要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到相关信息, 积累记录下来的信息点并对照试题选项就能容易的正确作答。针对这个特点, 学生在听力练习时, 要注意听写统一, 能够在短时间内记录下短文中所有涉及到的信息点。考察点常围绕着短文中出现的数字、位置、时间和相关数据信息等。例:
20.All of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have strict roles about naming children EXCEPT (2009年真题)
A.Algeria B.Germany C.Japan D.Argentina
(二) 判断题:此类型题是现阶段各考试中常见题型, 通过对所听材料涉及到得信息进行比对, 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在出题的方式中通常可分为“正选”和“反选”两个方式, 其询问方式分别为: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ne is TRUE? (正选)
Somebody does all the followings EXCEPT (反选) 例如:
19.Throughout his life, Leonardo worked as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2007年真题)
A.a painter B.an engineer C.an architect D.abuilder
(三) 词义理解题:指根据考试要求, 在听力或阅读材料中会按一定比例出现较为生僻的单词, 通常在单词之前/后会出现考察词所表示的含义或动作。听者根据短文中表述的行为或特点, 通过分析和鉴别来解释考察词在段落中的含义。例:What does the word“contribution”mean in the context?
(四) 主旨题:要求考生在听完一段短文后, 对所听材料中所涉及到得信息量加以综合, 分析出短文中心主旨及作者写作目的是什么, 通常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例: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Beehives B.Bee C.The queen bees D.The work bees
三、应试技巧
(一) “宏观”意识:
指的是对考生外界敏感性的培养, 对世界的了解, 在学好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 开阔眼界, 了解世界人文, 地理, 科教, 卫生等方面。培养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度, 了解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利用所掌握的热点问题应用到文章的分析中去, 不但会加深对材料的深度了解, 甚至可凭借已掌握的时事热点直接在试题中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
“宏观”意识还体现在社会背景及思维方式上来。通过不同社会的国体, 政体的分析, 可了解到不同国家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内因, 但周围的环境也会对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通过对环境的了解可直观的判断出考察材料中某一国家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在对现象分析过程中, 学生要结合英美人的思维方式, 利用英美人惯用的思维和逻辑方式去记录信息, 会对细节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二) “微观”意识:
指的是考生对考试的形式和相关变化要有足够的了解, 通过对试题和大纲的分析, 了解历年试题的细微变化, 通过对变化的分析, 能够抓住考察的趋势, 这样, 学生对专业英语四级考试的复习会更有针对性。除此之外, “微观”还应该体现在对试题题干的分析上, 在历年的试题中常出现反向判断等干扰性很强的试题, 如不仔细审阅题干, 常常会出现所做答案非所问的现象。
(三) 技能训练:
在英语听力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要了解英语自身逻辑性的特点, 在意群衔接处常常会出现表示递进或转折的连词, 例如“besides, moreover, but, despite, even though, however, yet”等, 通过对连词的了解可推断出文章上下文的承接关系, 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英语短文中, 抓住关键句也是技能训练的重点之一, 在英语段落中, 常常会出现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表示本段的主旨, 通过对英语文章听力的训练, 培养对关键句/词的敏感度, 了解关键句/词常出现的位置, 对提升阅读和听力速度会有所帮助。手脑结合是学习英语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听力训练中尤为如此。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 要提炼并快速记录相关信息点, 边听边记, 达到手脑的高度统一, 从而达到对有效信息全面而完整的记录。
(四) 心态调整:
心理素质可以影响考生的现场发挥。在听力考试中, 由于其时间短, 速度快, 重复性低的特点, 此类影响尤为明显。这就容易使考生产生畏惧心理, 在考试开始之前由于只考虑听的阶段如何认真而忽略了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就会造成在听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同的小事故, 继而越发紧张, 导致精神不能集中, 甚至慌乱。在听力考试某一节结束时, 由于漏听、混听导致信息采集不够, 绞尽脑汁回想听过的内容, 影响了下一节内容的摄取。这就要求学生放松心态, 以客观认真的态度去看待此类考试, 保持平稳的心情, 集中精力, 细致的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在答题过程中做到有舍有得, 快速的进入到下一题中的角色。多练习, 多模拟, 营造真实的考试环境, 深入了解考试流程, 做到心中有数, 处事不惊。
参考文献
[1]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 (2004年新版) ·前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民伦等.英语听力入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张东昌等.英语听力技巧与训练[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6.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解题技巧 第9篇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专科生,解题技巧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为反映和评价高等学校专科层次 (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 修完英语课程的在校生英语应用能力而设立的标准化英语水平考试。相当于2002年以前举办的“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取得60分以上 (含60分) 为考试成绩合格, 颁发有“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印章的国家级合格证书。此种考试一共分为五个大的部分, 即听力、词汇、阅读理解、翻译、写作。
1. 听力
语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影响听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而学生首先要提高语音辨别能力, 在备考阶段, 如遇到分不清的音, 应反复聆听, 尽最大努力在听觉上将其分辨出来。当对待连读时, 学生应把握习语或词组内部单词之间的连读现象, 平时记忆听力习语或词组时, 应注意将其内部的一词之间固定的连读现象当成习语或词组的组成部分一块进行记忆, 对于听不懂的连读音, 首先反复聆听几遍, 尽量将其听懂, 如无法听懂的, 则应对照原文, 再次反复聆听、跟读、模仿。
其次,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要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不能全靠老师在课堂上讲解, 还可以结合听录音带、听句子来了解掌握语法知识。掌握语法知识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 学生可自备一本英语语法书, 在做听力中如遇到不熟悉的语法结构时, 可经常翻阅。学生要认真地对待每一道听力题, 对自己练习中的错误弄清楚原因并纠正之后整理在自制的错题本上, 细心体会消化, 绝不能不明不白地放过错误, 更不要犯曾经犯过的语法错误。只有这样, 当学生听到自己熟悉的语法结构时, 才能迎刃而解。另外, 在听力中学生既要注重一般的语法规律又要注重考试中特殊的语法现象, 学生在平时听听力时要善于总结英语语法规律, 尤其是那些“例外”者。
再次, 学生要学会速记, 虽然做笔记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巧但也是听力练习中的必要环节。要做好笔记应做好两件事。一要辨别出主题句, 一要记录重要细节和支持观点的例子。换句话说, 即做笔记要与说话者的思维同步。做笔记的有效办法是通过缩写单词和句子来将语言简化。另外, 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有条理的缩写也同样重要。听对话时应将不同对话者的有效信息记入不同的行和列中, 这样就不容易混淆。每个人都可以在做笔记时发展自己特有的缩写形式。速记需要不断地练习来提高。学会了速记, 也就能将所听来的内容保留和整理出来。最后, 学生应扩大词汇量和扩大科学、文化背景知识。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学习英语就好比建筑高楼大厦需要砖石一样, 它也需要大量的词汇。不断扩大词汇量, 有利于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听力理解中, 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瞬间就过去了, 学生只有扩大了词汇量, 才能抓住出题的关键。语言是社会的下具, 语言的使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由于语言和文化不同, 不同的民族在跨文化交际中, 即使语言准确无误, 也会因文化蕴涵的不同而产生误解。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 社会生话的变化、科技的普及发展、一国的文化历史传统、生话方式、地理气候环境及人们的思维方式都要反映到语言之中。具备一点背景知识对所听的对话和短文会有一种熟悉感、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一些不足。同时学生还可以采用一些技巧。
2. 词汇
词汇这个部分我们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选择, 另一个是填空, 那么选择的部分要注重一些常用短语和固定的搭配, 对于第二部分, 由于涉及到拼写, 因而在平时的学习中, 学生对一些比较重要的词的变形应该有所了解。在做此题时, 首先应该确定这个空应该填什么样词性的词, 然后根据一些词根、词缀来进行填充, 比如说, The%%%%of the economy will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Develop) .横线上要填的词首先应该是一个名词, 然后根据平时所学, 我们可以知道这里应该是development。在词汇累积的过程中, 一定要记住一些常见的词根、词缀, 以及派生法等。我们可以用音标法, 或是字母组合来寻求规律, 当然也可以用联想法, 这种方法是用发散思维来识记英语单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记单词不要“只见一木, 不见森林”, 而要由此及彼、由点到面, 由一个单词尽可能多地联系到与它相关的各种形式、结构及用法, 还要能同时说出一、两个它的近义词、反义词等, 这才叫记住了。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就可以积少成多, 随着单词输入量的增加, 应该利用新、旧单词间有规律的联系去记忆单词。记忆的最大障碍就是遗忘, 这就要求在学生记忆单词后及时复习, 反复记忆。单词的习得在于讲求苦练和方法:多朗读———读准、读顺。一些学生之所以写错单词, 就是其读音不正确;多看———看熟词形, 可以避免“同音异形”造成的单词拼写错误;多写———检验是否读准看熟。通过这种讲求方法的苦练过程, 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阅读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英语阅读的质量包括两项硬指标:一是阅读的速度;二是理解的精准度。读慢了, 完成不了任务;而理解得不准确等于没读。只有快而准, 才能提高阅读质量。重视阅读训练和对技巧的掌握, 对广大考生提高英语能力、提高英语分数至关重要。建议学生在做阅读题的时候, 按照如下几个流程:快速浏览题干, 通过题干先对问题做一些区分。一般来说, 出题人在题目的设置方面, 都会按照文章的内容依次设置问题的顺序。问题设置的难度也是由浅入深。所以, 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文章时, 基本上可以将该篇文章的1—3小题作出答案或是找到问题在文章中显示的位置。如果是考细节的题目, 学生可以在第一遍浏览文章的时候, 拿铅笔把题干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词划出来, 为第二遍精读时找寻答案或是思考答案作铺垫;看过题干之后, 再返回原文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用过于注重词句的把握, 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不必作太久的停留, 以免影响阅读速度。近些年的考研英语阅读的特点是几乎不出现需要综合跨段的信息情况。因而, 理解之后就可以立即返回题目, 阅读选项进行选择。在做态度题的时候, 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部分, 重点是形容词的把握, 并且要重视文中出现的有明显转折词的地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注重猜词法, 学会通过“略读”获取文章的主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许多学生习惯性地一字一句地去阅读, 以此来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 不善于利用略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效率。因为采取这种读法不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综合分析, 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对字、句、段的分析与理解上。其实, 做好阅读理解的关键就是要找到那个题的根据, 也就是所谓的定位。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不同于其他的四、六级考试, 阅读理解里面包含四个部分, 有选择、有填空, 还有配对题。对于配对题, 可以采用先做自己认识的单词, 然后再根据其他的一些猜词法来寻出正确的答案。对于简单部分, 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答题, 字数不得超过三个。
4. 翻译
翻译包含两个部分, 一个是四个选择题, 另一个部分是段落翻译, 其实这部分的选择题是所有题目中最好的一个, 因为其中有三个都是对的, 只有一个是与所给的英文意思完全相反的。根据这种题型的特点, 我建议学生们在做的时候看四个选项中哪个用中文表达相同的意思最好, 那么就选哪个, 一般不会错, 对于段落翻译, 难度就大大地提高了。
5. 写作
在这个部分中, 一般都是应用文写作, 所以学生们一定要记得写信的格式、便条的形式, 登记表和申请表等一些常用的应用文的格式和一些经典的写作例句。相信在学生的努力下一定会取得胜利。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虽然可以使用一些技巧, 但都要基于一定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努力学习, 克服困难, 做应用能力考试的征服者。以上的一些方法只是我在平时教学中总结出来的, 但是否具有科学性, 是否对所有的学生都有用, 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参考文献
[1]沈群英.迅速有效学好英语词汇的技巧[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英语四级考试技巧 第10篇
第一题语法、词汇的单项选择题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程度,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词汇对于英语学习者至关重要。词汇的辨析和搭配占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应对这道题,对于通过本门课程考试起着很大的作用。近义词含义的比较与辨析,这是词汇中常考的形式,也是词汇中比较难的部分,要选对答案,要求学生不但要认识每个选项,而且要知道它们的搭配。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分辨这些易混淆的词。易混淆不等于同义词,其范围显然大于同义词。许多不认为是同义词的词,虽然词义有各种关联,但使用场合不同,故而产生混淆。以lie, lay为例,两个词的混淆主要来自它们相似的时态曲折(如lie, lay, lain, lying,[躺卧]及lay, laid, laid, laying[下蛋,摆放])lay除了本身含义外,又是lie的过去式;混淆还来自lie本身是多义词,可作“躺卧”讲,也可以作“说谎”讲,这时它的时态曲折是lie, lied, lied, lying。此外,除了作动词还可作名词。例如在2006年4月的考试题中:
12.He had%%on the floor and wailed he wanted to go home.
A.lay B.laid C.lain D.lied【C】
这是课文里的原句子,“他躺在地上哭着要回家。”
又如在2004年7月的考试题第11题:
Most trains___long distances have a dinner car and a club car where soft drinks are sold.
A.gone B.that goes C.going D.to be going【C】
这道题考查两个语法点:定语成分和主谓一致,一些学生一看就选B,但是没有注意到先行词是复数(most trains),谓语动词不能用单数形式,因此,只能用现在分词作定语,修饰先行词。如果用定语从句,应该是that/which go。
要做对词汇方面的试题,教师应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看见一个词,就能联想到它相应的构词形式:形容词、反义词、前缀、后缀等,还要掌握它们的用法,并联想到同一类型的词汇,从而扩大词汇量。关于语法方面的试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语法知识积累和灵活运用。掌握语法要点,多加训练,对于每个语法现象能牢记一、二个例句,并做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第二题完形填空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首先,通篇浏览,掌握文章的大意,对于一些显而易见的空填写进去。其次,看选项填空。最后,带词通读全篇,改正错误。
第三题难句释义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程度,特别是那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也就是在课堂上老师重点解释的句子,学生一定要做好笔记,用心牢记。在做这道题时,先要知道这个句子出自于哪篇文章,了解当时的语境,并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找出要解释的重点的词或短语,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例如在2009年7月的第33道考试题中:
33.Our business is to show the world as we see it, not to make it better.
A.Our business is to paint the world and make it look better than the real world.
B.Our work is to reflect the real world, not to beautify it.
C.Our work is to show the world to others to make it better.
D.We should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to live.
学生首先要知道考查的是哪一课的内容:“The Model Millionair”,然后联系上下文的情景:“那个穷小伙看到老乞丐模特可怜,很同情他;而他的画家朋友就是要画他的这个形象,于是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把我们所看到的如实表现出来,而不是去把它变好。”因此,正确答案【B】。
第四题阅读理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只有平时大量阅读相关的英语文章,有比较大的词汇量,再加上《阅读》课堂上学的做题技巧,完成十个选择题是比较容易的。
第五题词形转换
这道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课后练习的第一部分就是平时学生要求掌握的基本词形转换,主要是前缀、后缀的增加,以及它们意思、词性所产生的变化。因此,要做对这道题,学生必须掌握三个要领:1.先判断所要填的词在整句中所做的句子成分。2.根据成分来判断要用的词性。3.根据词性写出正确的该词形式。
以2009年4月的考试题为例:
53.It’s not______to expect a child to understand sarcasm. (reason)
根据判断这道题的空是句子的表示“怎么样的”表语,那么就要用形容词,所给的是名词,它的形容词形式是加后缀-able,所以正确的形式是reasonable。
又如在2004年7月的考试题第70题:
Can you imagine____old lady going skating? (white, hair)
这道题考查合成词的构成法,形容词+名词+ed构成新的形容词white-haired“你能想象一个白发的老太太滑冰吗?”类似的还有middle-aged, warm-hearted等。
第六题句子翻译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所学的词组(特别是useful expressions)的掌握和运用,要求学生对老师课堂上讲到的重要的词和短语,一定要牢记在心,并能造句,还能灵活运用在写作当中。
例如在2009年7月的考试题第61题:
父母顶不住孩子的无理要求,也就娇惯了孩子。
这是考查课文里的有用词组(useful expressions) stand up to的用法。
译文:Parents cannot stand up to children’s unreasonable de-mands, so they indulge/spoil their children.
第七题作文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所学课文的大意的掌握情况。学生一定要熟悉每篇文章,知道文章的主要人物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了解文章的大意,也就是,牢记文章的summary。然后再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观点。
总之,自考的学生只要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抓住文章的要点和难点,掌握做题的技巧和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多加练习,就能够顺利过关,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徐克荣.综合英语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英语四级考试技巧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三级考试 阅读理解 解题障碍
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是四川省针对本省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是对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有效评价方式。在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有极大的分数比重。阅读理解分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决定考生能否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但许多考生在阅读理解的解题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阅读障碍,加之不能有效地应用阅读技巧,导致考试焦虑,考试成绩不够理想。
一、做好阅读理解的重要意义
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阅读理解共4篇文章,每篇约300词,共1200词左右,20小题,40分,题型均为四选一型选择题,考试时间35分钟。近年来,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阅读理解的平均得分为20分左右。通过对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获得证书的考生的阅读理解得分的研究,发现他们的阅读理解平均得分在30分以上。因此,在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得分至关重要,关系到考生考试能否成功。
二、阅读理解主要的解题障碍
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规定,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得信息的能力,是对考生词汇,语法结构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要求一定速度。三级考试主要测试学生以下基本能力:掌握所给材料的中心大意;了解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与细节;既能了解字面意义,又能根据所给材料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既能理解个别句子意义,又能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四川省大学英语考试大纲要求的解读,结合对考生阅读理解解题实际的分析,考生在阅读理解解题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障碍。
1.语言的障碍。语言障碍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语言文字,语法结构等方面的障碍。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生词,语法结构的正确理解是阅读理解中最大的障碍。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考生词汇量的不足,语法知识的缺乏,是阅读理解题丢分的主要因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一定量词汇的积累和句法结构的认知,是不能做好阅读理解题的。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词汇的不断积累,语言知识的不断丰富。
2.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英语阅读理解材料总是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导致考生有时很难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成为了英语阅读理解的无形障碍。很多时候,考生因为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很难做出正确判断。所以,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的理解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语言存在文化的深入理解。只有不断的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材料。
3.阅读技巧的障碍。考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阅读技巧,而这一障碍又是多方面地原因形成的。考生不会正确选择应用精读、泛读、略读、跳读等不同阅读方法,应用合理的解题技巧,导致考生无法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前后文逻辑关系等重要内容,而无法正确选择试题答案。因此,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才能做好阅读理解试题。
三、阅读理解的基本解题技巧
词汇解释题型。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规定:文章难度不应超过三级阅读材料,允许3%的生词。考生在阅读理解中必然会遇到生词,而这是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必然障碍,它直接影响到考生对文章的兴趣和理解。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难词,生僻词的理解能力。做好这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词汇和短语。
总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和解题技巧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赖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有赖于在大量的练习中巧妙掌握和运用解题技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精泛读结合,广泛猎奇。唯有如此,英语阅读能力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解题技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才能真正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大纲[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胡荣生.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障碍分析与策略思考[J].科技信息.2009(08).
[3]高长.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指南[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任伟.大学英语三级真题解析与全真模拟[M].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2.
英语四级考试与大学英语学习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英语四级考试,社会需求
1 英语四级成绩与英语运用能力是否一致的调查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客观反映。为了了解以及准确分析现代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以及在职场中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笔者与本项目组的成员对西安周边的部分企业进行了新入职员工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及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之相关度进行了问卷调查。
1.1 调查的设置
(1)调查对象。该调查问卷涉及西安周边的各类型各个性质企业39家;由各企业人事招聘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完成问卷。
(2)调查问卷构成。该调查问卷包含员工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信息和员工英语运用能力两大部分内容。
(3)调查实施过程。问卷上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由员工本人如实填写;部分问卷是在春季各大招聘会上由主管招聘的工作人员完成,其他一部分问卷为项目组成员到企业对用人单位具体负责人进行现场调查并完成问卷。
(4)调查的反馈结果有不足之处。由于各种的客观条件及问卷样本数量的限制,会对问卷最终结果反馈的信息有所影响。
1.2 对调查问卷的忠实详细的分析
在被调查企业中,仅有26%的企业人事负责人表示员工的英语运用水平与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相一致,即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高的员工的英语运用能力也比较强;53%的企业对员工的英语运用技能表示不满意,他们认为招聘时参考了这些员工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以为他们可以比较流利地运用英语,结果事实表明这些员工虽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高,但英语运用能力差强人意;21%的企业对员工有英语运用能力没有太多要求,招聘时只是把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作为员工学习能力的参考。可见大多数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希望员工英语四级成绩与员工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一致。对于评定员工英语水平高低的问题:23%的企业要求员工提供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52%的企业不看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单而看面试时英语交流沟通能力,25%的企业只会把应聘者口头报出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登记下来,并不要求他们出示正式的成绩单,是参考面试时的英语口语水平择优录用。
由此看来,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考察还将普遍的成为用人单位对学生水平衡量的重要指标。诚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是一种有力证明,用人单位也都希望员工英语四级成绩与员工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一致,但是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高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低现象也不是少数,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应试,要切切实实重视大学生的英语实际英语能力的培养。
2 大学英语学习的局限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许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为了考证,比如为了获取四六级证书而认真学英语;为了毕业前考上研究生,认真学英语;为了能去外企就业而学英语等等。然而,这样的动机导致了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英语考试的应试技巧而取得比较理想的英语考试成绩,而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并不乐观。也就是说这些大学生的卷面成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而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并没有达到英语四级的要求,即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那么,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扭转这个高分低能的局面呢?
3 如何扭转这种高分低能的局面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英语学习的学生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巩固语音,语法,词汇,听说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学习英语对自己的感觉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四级考试,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
首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词汇竞赛,口语竞赛;组织动员广大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等,这些都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有益的补充。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辩论赛、英语短剧表演、英文歌曲演唱会以及校园英语角等活动使学生把已经输入的语言知识从多种渠道输出,锻炼和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为将来走上相应工作岗位运用英语夯实基础,充分体现学以致用。
其次,在适当的学期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有更好的结合,把他们的大学英语知识渗透到他们的专业领域的同时,继续提高他们的英语技能水平,满足学生在就业岗位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求。把大学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相关专业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把英语作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工具,用以进行自如的沟通交流,充分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为毕业生就业与发展铺平道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需求。
4 结语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要坚持重视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贯彻“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并强调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最终的驱动力,看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来衡量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否。这样的大学英语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2]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由小编青春如诗整理的文章英语四级考试技巧12篇(全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