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黄历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首页 > 心情随笔 / 正文

行政工作描述范文6篇(全文)

2024-10-27 23:02:35 心情随笔
文章行政工作描述范文6篇(全文)由网友红尘旧梦投稿,希望给你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当然本站还有更多行政工作描述范文6篇(全文)相关模板与范例供你参考借鉴。

行政工作描述范文(精选6篇)

行政工作描述范文 第1篇

行政文员工作描述

工作概述:

负责公司前台信息、资料的收集、传递和管理、考勤、员工出入登记、车辆出入登记 工作内容和职责 :

1、负责制定前台信息管理工作细则,经审批后严格执行;

2、负责公司文件、通知、通告等资料的内部发放和传递;

3、负责来宾的来访的登记、接待和接见引领;

4、负责内部有关工作指示和会议精神的传达;

5、负责公司会议室布置和有关会议的准备工作;

6、负责内部人员的上传下达工作的沟通和联系;

7、根据上级的安排,负责起草有关通知、通知等文件;

8、负责公司有关文件的打印、复印和传真收发事务;

9、负责收集和妥善保管有关文件和信息资料;

10、负责票务、酒店、餐厅的预定工作;

11、负责员工出入登记、员工考勤统计、车辆出入登记工作;

12、负责办公用品领用、发放、登记工作;

13、负责图书、资料、图纸借阅登记管理工作

14、负责电话转接工作,做到接转迅速、准确、服务态度热情,语言文明,口齿清楚;

15、严格执行交***制度,***人未到,***人应坚守岗位,做到交接手续清楚,责任明确,前后衔接;

16、及时处理和反映前台信息管理的有关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17、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工作权限

1、有对前台信息管理工作的建议权;

2、有向各部门收集与工作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权力;

3、有对前台接待和信息管理工作违规的纠正权和处罚建议权;

4、有对前台接待工作礼仪的指导权和执行的监督权

工作重点考核项目

1、接待工作规范和礼仪行为执行的有效性;

2、会议布置和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的符合性;

3、工作态度和服务的良好性,电话转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资料收集、建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传达指示的准确性、报送文件的资料的及时性;

6、内外部人员和前台工作的满意度。

行政工作描述范文 第2篇

一、做好各店会员信息单的周转交接记录工作,确保准确无误;

二、核对会员信息的正误,制做会员信息差错表,并于次月五日前上报门管部;

三、每日察看短信平台里发送失败的短信及流量,做好固话和失败短信的电话号码统计工作,并做100%电话回访。

四、编制并发送节假日和特殊日子的温馨短信,做亲情短信回访。

五、每日监察会员进店刷卡和积分情况,及时上报和处理违规刷卡和积分现象。行政:

一、总经理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1、协助保洁员做好总经理室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更换垃圾袋,保证室内整洁、干净。

2、查看总经理室室内物品(纸抽、纯净水、果盘、茶叶办公用品)、休息室日用品是否缺失,并及时补充和添置。

3、适时观察总经理室鱼缸、植物的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应急准备。

4、雨雪天气,及时将防滑垫铺在楼梯口、楼梯拐角口和走廊上。

5、各公共办公房屋的钥匙管理。

5、总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及时监督司机的用车情况,做好车辆外出的登记工作。

三、每月月初登记所有车辆的公里数,协助经理做好车辆大部件的维护保养统计工作。月末制作车辆耗油、维护明细表并上报总经理。

四、做好应购置物品的购置和费用报销工作。做到费用清晰,报销真实。

行政工作描述范文 第3篇

构成工作流[1]的基本元素是任务事件(活动)以及任务事件(活动)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一系列有序发生的事件的集合[2,3]。

描述逻辑[4]利用概念和规则构造符将原子概念和原子关系构建出新的概念和关系描述表达式,具有良构的语义和模块化的语义表达能力等特点。描述逻辑的重要特征是它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和可判定性,它保证推理算法总能停止,并返回正确的结果[5]。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描述逻辑展开了深入研究。Peter等人利用描述逻辑优化XPath查询[6]。Liebig等人利用描述逻辑LOOM来描述文本自动生成领域里动作间的层次关系[7]。Artale等人提出了时序描述逻辑,提高了表达能力[8]。史忠植等人提出了基于描述逻辑的主体服务匹配机制[9]。

工作流模型设计比较复杂,无效的输入或者状态变化都可能形成活动的冲突,从而造成工作流死锁或无响应等错误。目前有一些学者采用Petri网来分析工作流模型的复杂事件,但是对于活动冲突的检测研究还比较少。

本研究利用描述逻辑来检测工作流的活动冲突错误,以找出错误的节点数目,且进一步找出错误所在,便于设计者改进设计。

1基于描述逻辑的知识表示系统

基于描述逻辑的知识表示系统(DLKRS)包含一个知识库及其提供的推理服务。一个知识库∑由TBox和ABox两部分构成,即∑=(T,A),其中T代表TBox,A代表ABox。TBox是一个描述领域结构的术语集,包含了表示个体的集合的概念,以及表示个体之间二元关系的角色。ABox包含对个体的实例断言和关系断言。在描述逻辑的知识库中有内涵和外延两种知识。

TBox以术语公理的形式描述内涵知识。一般术语公理有包含和等价两种形式。①包含:CD(RS);②等价:CD(RS),这里C,D是概念(而R,S是角色)。对于一个解释I,如果有CIDI,那么CD;如果有CI=DI,那么C=D。假设T是一个公式的集合,那么如果I满足T中的每一个公式,则认为I满足T;如果I满足某个特定公式(公式集合),则认为I是这个公式(公式集合)的一个模型,如果两个公式或公式集合有同样的模型,那么它们是等价的。

ABox以实例化公理断言个体,描述外延知识。一般实例化公理有概念断言和角色断言两种形式。概念断言C(a):个体a属于概念C;角色断言R(a,b):个体ab存在R关系。其中,ab是个体名,C是概念,R是角色,ba的角色承载者。对于一个解释I,如果有aICI或者(aI,bI)∈RI,那么I满足断言C(a)或者R(a,b)。如果I满足某ABox中的每个断言,那么I满足该ABox,并且称I是该ABox的一个模型。

2构建工作流TBox

过程的主要属性有:触发事件、过程结果、执行规律集。过程的执行规律集用来描述过程内部各活动、子过程之间的控制流程。执行规律集由顺序、并发、与、或、循环等5种连接关系组成,通过这5种连接可以完整地描述活动与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活动是指一种操作,是工作流过程的最基本单元。一个活动的基本属性由功能输入/输出,资源输入/输出、控制输入/输出和活动的描述等组成。功能输入、资源输入、控制输入统称为活动的前条件,前条件对活动的发生有制约作用,只有所有的前条件都得到满足,活动实例才能进入“活动”状态;功能输出、资源输出、控制输出统称为活动的后条件,后条件影响着后继活动实例的发生。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建立类似如下所示的工作流TBox。

流程起点={单起点;多起点}

触发事件={人工激活;定时激活;外消息激活}

过程={触发事件;过程结果;执行规律集}

执行规律集={顺序;并发;与;或;循环}

等等。

3构建ABox

ABox以实例化公理断言个体,包括概念断言和角色断言两种形式,分别对应着工作流模型的活动和活动间关系。构建ABox个体集合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合适的算法,建立活动概念断言集合ActivitySet和关系断言集合RelationSet。

利用类似有向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或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扫描工作流模型网络结构,如果搜索到的是新的活动节点ActivityNode,则ActivitySet=ActivitySet ∪ ActivityNode,如果搜索到的是新的关系节点RelationNode,则RelationSet=RelationSet ∪ RelationNode。

4冲突检测算法

4.1复杂模型网络分解

当流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分支和选择逻辑之后,随着事件复杂程度的增加,活动和子过程的状态间的耦合程度会相应地降低,还可能出现大量描述条件之间相互关联的情况,导致逻辑上的理解困难,并且使得系统实现的难度大幅增加。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复杂网络分解成简单网络。

在进行复合事件分解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复合事件流程中完成一定功能、具有逻辑独立性的流程段分解成子网。

(2) 如果子网间关于某个活动耦合,那么这些子网所表示的过程之间属于顺序关系,前面的过程子网的最终状态是完成后面子网所包含过程的必要条件。

(3) 没有耦合活动的子网之间属于并发关系,相互间不影响。

(4) 如果当前层次的某子网中仍存在复合事件关系,那么在该子网段范围内再次进行分解;否则分解结束。

分解复杂网络,把可以无冲突运行的子网络用其结果节点表示。从而达到把复杂工作流网络模型化简为简单模型的目的。无冲突检测要求子网络和基网络都没有冲突。

在基网络中,子网络用其结果有效性表示。如果能得到有效输出,则将该子网络用一个有效节点N-E表示,否则将其用一个无效节点N-I表示。对于以消息触发作为子流程间通信条件的网络,同样可以通过分析触发消息的内容,把该子流程视为普通的有效节点或者无效节点。更新前面的活动概念断言集合ActivitySet和关系断言集合RelationSet,用N-E节点和N-I节点代替其对应子网络的所有活动节点和关系节点。如图1~图3所示。

4.2活动冲突检测

经过分解复杂网络,可以得到一个代表工作流整体模型的基网络和若干子网络。对这些网络再进行冲突检测,建立初始化为空的冲突集合ConflictSet和警告集合AlarmSet。检测算法如下:

算法名:活动冲突检测算法

输入:ABox活动关系集合RelationSet、工作流模型的基网络及其子网络

输出:冲突集合ConflictSet和警告集合AlarmSet

算法:

(1) 依次访问ABox活动关系集合RelationSet中的个体Unit。

(2) 如果Unit是and节点,跳转到(3);如果Unit是or节点,跳转到(4)。否则,跳转到(1)。

(3) 判断该节点的输入,如果有无效节点,则出现一个冲突,建立一个冲突节点ConflictNode=(RelationNode,InvalideNode),ConflictSet=ConflictSet∪ConflictNode。如果该InvalideNode是个子网络,则对该子网络进行分析,跳转到(3)并删除该ConflictNode。

(4) 判断该节点的输入,如果有无效节点,则出现一个警告,建立一个警告节点AlarmNode=(RelationNode,AlarmNode),AlarmSet=AlarmSet∪AlarmNode。如果该AlarmNode是个子网络,则对该子网络进行分析,跳转到(3)并删除该AlarmNode。

(5) 如果RelationSet已经全部访问过,则算法结束,否则跳转到(1)。

其中,InvalideNode和AlarmNode代表的是出现冲突或警告的活动节点。

5结束语

活动冲突检测算法得到两个集合ConflictSet和AlarmSet。ConflictSet里的元素是会导致整个工作流出现错误的冲突节点,AlarmSet里的元素是会导致出现无效路径但不会导致整体工作流出现错误的警告节点。由于两个集合的元素构成都包含了具体节点信息:ConflictNode=(RelationNode,InvalideNode);AlarmNode=(RelationNode,AlarmNode),因此不仅能体现冲突节点和警告节点的数量,而且很容易找到出现冲突或警告的活动,便于设计人员进行改进,提高了工作流模型的开发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摘要:针对工作流模型中出现的活动冲突问题,构建了用于工作流模型检测的TBox和ABox,并提出了基于描述逻辑的冲突检测算法。通过对工作流模型网络的分解和检测,得出结论:该冲突检测算法不仅能检测出发生冲突的活动数目,而且能够检测出冲突的具体活动,有利于设计者改进工作流模型设计。

关键词:工作流,描述逻辑,冲突检测

参考文献

[1]LUO H B,FAN Y S,WU C.Workflow technology survey[J].Journal of Software,2000,11(7):899-907.

[2]HOLLINGSWORT H D.Th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M].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1995.

[3]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BAADER F,NUTT W.Basic description logics[M]∥BAADER F,CALVANESE D,MCGUINNESS D,et al.The Description Logic Handbook:Theory,Implementationand Applic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47-100.

[5]董明楷,蒋运承,史忠植.一种带缺省推理的描述逻辑[J].计算机学报,2003,26(6):729-736.

[6]PETER B,ULRICHF,MARGRETG H,et al.Optimizingthe evaluation of XPath using Description Logics[C]∥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ubseries of Lecture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v 3392,Applications of De-clarative Prog.and Know.Manage.:15th Int.Conf.onApp.of Declarative Prog.and Know.Manage.,INAP2004and 18th Workshop on Logic Prog.,WLP 2004.RevisedSelected Papers,2005:1-15.

[7]LIEBIG T,ROSNER D.Action hierarchies in descriptionlogics[C]∥BRACHMAN R J,DONINI F M,FRANCONIE,et al.Proc.of the 1997 Int l Workshop on DescriptionLogics.AAAI Press,1997:99-103.

[8]ARTALE A,FRANCONI E.Atemporal description logic forreasoning about actions and plans[J].Journal of ArtificialIntelligence Research,1998,9(2):463-506.

行政工作描述范文 第4篇

一、衢州市试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衢州市从实际出发,在2004年底进行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试点,在综合行政执法的机构设置、职能转变和定位、执法范围内容、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一些成效。

(一)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衢州系浙江省实行综合行政执法的唯一试点地市,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属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依法集中行使综合行政执法权。主要职能归纳为“十一加一”,“十一”是指主要履行行政执法的职能,即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建筑施工、房地产、城乡规划和工商行政、环境保护、公安交通、卫生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和部分的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监督检查权;“一”是指履行市政府交办的其他职责,主要是执行市政府的公共政策,我们理解为城市管理的职能。从编制上看,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全部是公务员编制,较好地解决了执法主体资格的问题。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不仅承担了行政执法的工作,而且执行着大量地市政府的公共政策,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的职能。目前,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应由市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履行的各项执法职能正逐步集中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其次,根据衢州市的实际,确定了以市为主、一级执法的垂直管理体制,在规划控制区内按区域设立五个支队,规划控制区以外设立两个分局具体管理衢江、柯城两区的农村地域,以利于集中统一领导,确保行政执法渠道畅通、政令统一,并利于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确保公平公正。三是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制度,实行罚没款全款上缴财政,行政执法所有经费由财政保障的办法,彻底杜绝以罚代管、以权谋利、罚款与福利待遇挂钩等不当做法。四是为有利于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由市公安局设立治安支队城市管理警察大队派驻到综合执法局,业务受综合执法局指导,主要配合综合执法局工作,防止暴力抗法事件发生。通过体制理顺,初步建立了结构比较合理、内容比较完整、方法比较科学的执法框架体系,执法效率明显提高。

(二)不断完善、创新行政执法机制

一是加强了层级考核机制建设,科学制定考核方案,从队伍建设、职能履行、执法业务三方面明确考核比重和工作职责;考核结果和人员使用、评先树优、经济利益挂钩;二是加强了网格化执法运行机制建设,着力推进精细化管理、网络化执法运作机制,正确处理网格化执法与专项执法治理、开展和配合重大活动、集中突击整治的关系,在人员、时间和工作任务上统筹安排;三是加强了综合行政执法社区联动机制建设,实行辖区执法支队负责人街道(乡镇)挂职工作制度,深化“阳光执法”活动,逐步完善执法密切联系社区工作机制;四是加强了公安保障机制建设,密切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保障协作,建立健全公安保障执法工作办案制度、联络员制度、例会制度、情况反馈制度等四项机制;五是加强了综合行政执法外部协调机制建设,积极沟通市法制办、法院、建设、规划、工商、公安、环保、财政、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与有关部门的工作例会、配合协作、文件会签等制度。

(三)全面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自成立以来就全面推进行政执法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设。一是强调执法观念,促进工作思维转变。大力提倡用法律的思维考虑问题,用法律的语言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原来的城管思维向执法思维、城管行为向执法行为的转变,强化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忠于法律的意识。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促进队伍素质提升。通过执法资格考试培训、法律业务培训、法律学历进修和业务交流等形式,有效提升了队伍的整体法律素养。三是加强案件审核力度,促进案件规范办理。综合行政执法面向的范围广、权力比较集中,因此,行政执法队伍的行为规范化对有效控制执法过程的合法有效就尤为必要。通过规范执法程序,明确审批权限,加强办案指导和审核,做好案件听证和专家论证等,规范了案件的办理。四是注重制度建设,促进执法监督落实。

(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运行以来一直致力于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通过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以及确定执法责任等方式,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制和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等制度,强化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进一步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例如,对于单位来说,综合行政法部门任何违反法定义务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有关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的落实,根据过错形式、危害大小、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离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等形式的处理;对行政执法行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认定违法或者变更、撤销等比例较高的,追究相关领导人和承办人的责任;对实施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依法依纪应采取组织处理措施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办理。

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法律制度还有欠缺

一是相比较其他政府部门序列的成熟有序,综合行政执法体制至今仍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模式;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对综合行政执法进行指导,只是原则上规定集中执法权的工作是由国务院法制办来管,建设部来牵头日常工作。这样的机制让综合行政执法的合理性、合法性也因此屡受争议。

二是综合行政执法局所执行的行政法律法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很多法律法规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对法律责任规定畸轻,导致违法主体的违法成本极低,无法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另外,一些部门规章,基本上都是各部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制定的,部门利益化的立场非常明显;综合执法部门在实际执法中不可避免地要触及相关部门利益;一种违法行为可适用多个部门法的法条,零碎散乱,规范执法队员的自由裁量权较为困难。

(二)部门配合有待加强

以综合行政执法为主导的新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涉及到既有利益格局和条块关系的调整, 涉及到行政权力重新划分和组织结构重组的问题。绝大多数管理部门的传统模式是“一条龙”管理,从立法到执行,从管理、审批到监督、处罚,都由一个部门决定。部门自己给自己设定权力,又自己去行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行政执法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原来制定的各项法律都是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制定的,相互之间在立法之初就没有彼此呼应,导致实际执法过程出现法律漏洞或者法律矛盾。很多部门规章尤其反映出此类问题,现在由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处罚权,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和相关部门争夺利益。综合执法机构设置后 ,触动了某些行政机关的部门利益,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必然面临如何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之间衔接和协调关系的问题。

综合行政执法通过将处罚权与其他行政权进行分离,强化权力之间的监督和制约,从而减轻部门自利性的影响。但是,行政执法只是行政管理的一个环节,要实现政府管理的目的,有赖于其他行政管理环节的配合与协调才能实现。实行综合行政执法之后,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认为失去了行政管理最有力的手段,其责任压力减轻了,因而就放松了审批许可后的监督管理,导致事前管理的责任缺失,增加了事后控制(行政处罚)的压力和执法成本;现场监督、检查以及处罚权由综合执法局行使,出现问题不是追究职能部门的责任,而往往将责任归咎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

(三)执法保障需要完善

一是外部保障方面。主要是公安执法保障和法院执行保障。一方面,公安执法保障主要是由公安派驻城市管理警察大队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其职能主要是配合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防止暴力抗法事件发生。由于办案程序较复杂,环节多,使大队的保障功能受到限制。城市管理警察警力严重不足,造成阻碍执行公务的案件处理不及时,保障不到位。另一方面,综合行政执法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面广量多,且多数执法相对人由于自身利益的原因,对综合执法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往往不主动履行,大多数案件必须通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严重影响了效率。由于法院执行力量不足,导致一些申请执行的案件不能及时到位,既削弱了执法的威信,也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成效。

二是内部保障方面,主要是经费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劳动强度大、专业性强和执法成本高的特点,经费保障非常重要,但衢州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属于“吃饭”财政,财政状况比较困难,目前我市相对而言财政保障与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福利待遇也比较低,执法保障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政府管理的公共政策需要调整

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是城市市区日常执法中主要打交道的两个群体,但问题产生的根源——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是城市管理难的根本。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大量的下岗失业职工和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生存问题,城市中的练摊人员并非都是农民,有相当一部分是下岗失业的城市居民,他们除了最低生活保障之外,就靠“练摊”来补贴家用。如果管理者的政策目标定得不恰当,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最末端的行政处罚权时就会遭到暴力抗法。如为了配合政府管理工作的“创卫”、“创园”等工作,行政执法局经常疲于应付,忙于奔波,但是城市管理的很多问题却还是没有根本解决。很多公共政策的问题、政策目标的设定以及涉及城市管理的种种公共问题的解决,是属于公共管理的问题,是政策层面的问题,需要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进一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

(一)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框架内,依法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应该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是行政系统的一部分,其设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建议地方各市政府有效整合政府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局、科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依法设立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作为政府的本级序列部门,实行综合行政执法。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集中权力,强化配合和监督,将分散的行政执法权力、监督、制约职能优化重组,对现有行政执法机构实行综合设置,通过整合职能、精简压缩地方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原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地方政府设立一级政府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局,直接负责综合行政执法事务,向地方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制定地方性法规,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法律适用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涉及到既有利益格局和条块关系的调整,涉及到权力重新划分和组织机构重组等一系列问题。法治政府要求权力和责任的对等。按照行政管理科学化和提高行征效率的要求,同一级政府所属的不同部门之间要求分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所属的不同层级部门之间应当划分事权,确定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以自己的名义行使专属的权力,其所行使的执法权自原来的专业部门移交后,原专业部门就不再行使这些权力,具有行政主体地位,应当独自承担相应的执法责任,遵循独立的活动规则,不再受其他部门的干涉。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成立只是解决了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力冲突问题,但是,对于这种综合的、集中的行政权力运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运作程序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则需要地方法规以立法的方式予以明确和规范。建议在推广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模式的同时,应该以地方立法的方式设立法定、科学的、高效的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责任制以保障综合行政政法权力的合法行使;为综合行政执法提供法律依据,为将来制定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法规打好基础,逐步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体制,使行政执法不断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打破传统的改革思维模式,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原本就是一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在现有体制下的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符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宗旨是促使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打破了传统的条条管理的弊端。现在很多地方提出的要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上级部门找个所谓的“婆婆”或者“父母”之类的想法是典型的传统思维方式。事实上,不同层级的政府有不同的侧重面;只有对不同层级政府的功能进行定位,按照其不同功能特点,合理划分事权,解决好各自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把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转变为以宏观管理和调控为主的“决策型政府”,把市、县、乡政府转变为以向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为主的“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才能有效得到解决。因此,实行综合行政执法不仅解决长期以来的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实际情况,成立综合的行政执法部门,直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可以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应该重新认识行政管理职能,重新改组政府组织机构,使政府的权力和行政机关的职能既有简化又相对集中,合理配置权力资源。

(四)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促进相关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

以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带动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探索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原则上与政府各部门协同业务相关的信息,应根据应用的需要免费交换与共享,以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部门配合。通过跨部门的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办公、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体制与机制创新,带动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行政机关的前置管理环节,用信息化手段与其他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如许可、审批以信息共享的方式告知执法局,其他部门认为应该由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罚的案件(行为)及时告知执法局。前置管理环节如果有违法行政等行为,执法局不去处罚,则有行政不作为之嫌疑;综合行政执法局如果发现其他相关部门有不依法行政的行为也会函告相关部门,从而形成执法部门与其他部门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格局。

(五)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理解、认识到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意义

由于全国各地的情况不同,以及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经验不足,个别地方的暴力执法行为严重损害了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因此,应该加强对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宣传力度,加深社会公众对综合行政执法的理解。综合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行政执法人员利用执法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具有典型教育的案件,通过有关的电视或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对于一些地方的暴力执法现象不应该片面地报道,新闻媒体应该更多地从正面报道、宣传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工作,为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也促进全民的公德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等。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有利环境,努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行政经理工作职责描述 第5篇

2、负责公司重要客户接待及会务行程安排;

3、大型商业活动(展会等)的规划及实施;

4、公司重要档案汇总归档;

5、公司知识产权的申请及管理;

6、公司法务管理;

行政文员工作职责描述 第6篇

2、具有一定的文字撰写功底,可以撰写各类文档;

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独立工作;

4、专科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或从事类似职位1年以上者优先;

5、性格外向、反应敏捷、表达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交接技巧,有亲和力;

由小编红尘旧梦整理的文章行政工作描述范文6篇(全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

Tags:描述   行政   全文   工作  

搜索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