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黄历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首页 > 美文欣赏 / 正文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5篇(全文)

2024-12-21 23:24:41 美文欣赏
文章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5篇(全文)由网友低头是人间投稿,希望给你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当然本站还有更多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5篇(全文)相关模板与范例供你参考借鉴。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精选5篇)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 第1篇

1、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 第2篇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

第一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

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概述; ②.应用文特点; ③.应用文的作用; ④.应用文分类、撰写;⑤.公文的一般文体与结构;

2、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①.规范性公文的撰写;②.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如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函等;③.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如:计划、总结、简报、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 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测试内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5、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五部分 时事政治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24.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26.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2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29.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30.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31.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提出申诉和控告。

32.公务员若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日之内。

33.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奖章,包括奖金、奖品、工资晋级。34.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10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的13个级别。

35.现代行政领导个体素质要求全面具备德、才、学、识、体。36.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构成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37.集体决策已成为科学决策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38.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的决策是程序性决策。39.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40.情报信息系统是行政决策组织中的“神经系统”。

41.现行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行政决策领导系统四部分构成。42.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43.“公民”这一概念是法律概念。

44.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抗诉。45.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恒定的。46.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

47.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

48.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49.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配偶、父母、子女。

50.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无因管理。51.公文中的词语应含义确切。

52.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53.若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谢亦须选用公告。

54.规定性文件是兼有行政公文和法律的性质。

5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56.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57.“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58.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社会运动。

59.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60.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1.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辩证法的观点。

6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观上的分歧是真理的内容是否是客观的。

6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64.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65.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需要。

66.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67.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党的思想路线。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69.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7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7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72.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3.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依法行政。

74.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75.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办事机构。76.分管政府某一方面行政业务的部门即职能机关。

77.对公务员的精神奖励不包括升职,包括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78.国家公务员升职不包括晋升职称。

79.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80.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但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81.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法的适用。

8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83.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市场监督。

8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85.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程序性。

86.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向单位行贿罪。

87.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88.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正本。

89.公告在撰写时要求行文郑重、用语规范。对公告中涉及国家、地区、机关要使用通用的规范名称;词语符合现代汉语的局面语言规范;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90.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有标题、正文、成文时间,没有主送单位。9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92.“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这一观点符合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原理。

9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

94.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95.概念、判断、推理是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

96.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97.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抽象的可能性。

9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9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100.承认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辩证论。

101.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

10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103.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

104.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105.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06.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107.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108.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是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增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

109.较为复杂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分权式。

110.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

111.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112.精神文明要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方针。113.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巡视员。114.在我国,有8个非领导职务序列。

115.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非领导职务最高不能超过所在部门的领导职务层次。

116.立法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17.行政监督机关是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18.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督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双重领导制。119.同一种社会关系应该同时由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120.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也应考虑形势。

121.颁发营业执照属于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122.行政复议是特定行政的活动。

123.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辩证唯物主义。12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5.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循环论的观点。

12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2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2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129.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130.行政反馈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131.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13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光荣义务是依法纳税、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

133.申请复议的条件包括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申请复议范围、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相对人。

134.行政执法的失效方式包括撤销、废止、变更。

135.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136.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审理对象不同、期限不同、审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提起理由不同等。

137.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复议中的第三人。138.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如下证明意见:被告人无罪、被告人罪轻、被告人应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

139.法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具体体现为引导作用、引导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140.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41.民事诉讼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员和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

142.下列原则中,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互济互助原则、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属于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

143.份号适用机密公文、绝密公文公文。144.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通告、公告。

145.有领导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行文时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越级行文、多级行文。

146.调查报告作为研究结果的书面材料,它必须以科学分析为手段、以叙述、描写为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147.撰写纪要应遵循的要求是要有专人在会议召开时作好会议记录、纪要写成之后,要送会议主持人审核修订。148.需要在首页标注签发人的公文文种包括请示、报告。

149.下列几组公文,既是行政机关正式公文,又是上行文的是报告、请示、请示、工作报告。

150.收文处理标志所包括的项目有以下收文机关的名称、收文编号、收文时间档号几种。

151.拟写和制作公文、包括会简、审核、签发等。

152.收文登记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掌握公文运转办理的情况、为查阅公文提供线索和论据、作为公文交接的凭证。

15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真理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154.关于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15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静止中包含运动、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

156.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和实质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事物运动的上升性、前进性。

157.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推理、概念、判断。

158.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15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表现是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

160.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放生产力。

161.“所有制结构”这个概念是针对国民经济整体的经济成份而言的、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162.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商业资本、货币资本。

163.根据市场体系的本质要求,市场体系的特性具有统一性、开放性。

164.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增强经济活力、调节经济结构。

165.“一国两制”的提出符合如下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

16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67.邓小平同志制定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是指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168.精简政府机构必须大力裁并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将其大部分改为经济实体、服务实体。

169.公务员考核应贯彻如下原则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依法考核。170.在四种应回避的亲属关系中,如一方担任领导职务,另一方则不能在其担任的工作有监察工作、审计工作、财务工作、人事工作。171.公务员工作回避的类型主要有:任职回避、地区回避、公务回避。

172.行政领导者作为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在决策活动中,必须掌握以下要求统筹兼顾,随机决断、权衡利弊,区别对待、发扬民主,尊重科学。

173.当代中国,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准确、合法、及时。174.一般违法包括两种事实行政违法、民事违法。

175.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可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法律行为。

17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表现在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十分广泛。

177.编制法的内容包括规定编制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责权限、总结编制工作经验。

178.不能请求行政复议的事项有对行政法规不服的、对国家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满的。

179.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原则有处罚规范制定机关与处罚执行机关分离原则、处罚法定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

18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181.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182.犯罪的特征有刑事违法性、阶级性、应受刑罚处罚性。183.新《刑法》规定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行政执法人员构私舞弊罪。

184.主犯包括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185.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意、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186.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正职领导、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187.议案的提出应严格遵守以下哪几种法律中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88.属于收文处理过程的是拟办、批办、注办。

189.文件的特征通常表现在作者、文种、时间、地区等等方面。190.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世界的本质、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问题。191.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

19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193.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194.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195.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性质上同旧社会这类矛盾根本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196.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下列各项属于社会进步的标准的有先进的社会意识代替腐朽的社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进步的政治制度代替反动的政治制度。

19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因为它本身是这个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这一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重要观点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它对建设实践起着先导奠基的作用。

198.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内容是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200.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选择可分为促进竞争、反垄断的目标、限制竞争、促进规模经济的目标。201.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体现在竞争主体能够平等地取得生产要素;竞争主体能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并进行自主决策和经营;竞争主体能平等地承担税赋和其他方面的负担;竞争主体在法律和经济往来中处于平等地位。

20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货币供应量、转移支付。203.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如何实现的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0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企业。205.公务员定期增资的途径有:晋升职务、晋升级别、增加工龄、工资标准提高。

206.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为做出原处理决定的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行政监察机关。

207.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地区津贴;岗位津贴构成。

208.下列情形下,公务员不得辞职涉及重要机密不满解密期;正在接受审查;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未满五年。

209.政务公开是公开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职能、职责;公开工作纪律;公开办事规则、程序、时限和结果;用人、财务和分配公开。

210.传统经验决策的特点是过程简单、随意性大。

211.法的规范作用是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212.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产生,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消灭。

213.法的适用具有以下特点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专有活动、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它必须严格限制在其职权范围内,并具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214.可以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对外代表国家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215.可以成为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有法律允许的生产资料、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文物、图书等。

216.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滥用国家权力。

217.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诉讼法律关系、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调整的对象。

218.行政合同与其他合同比,有以下特征当事人一方必为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

219.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是要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220.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主体特征,即它是行政机关的行为;职能特征,即它是国家管理活动;法律特征,即它是法律行为。

221.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有主体要件、内容要件、权限要件。222.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223.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包括判处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224.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

225.物权的客体是物;物权和权利主体是特定的;物权是一种排他的权利反映了物权的法律特征。

226.《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年龄、精神状态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227.工作报告的标题应包括的内容是发文机关、针对时间、内容、文种。

228.区别正文各层次的标注方法,常见的有用数量词标示、用小标题标示、用惯用语标法。

229.应在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撰写的有概述调查对象的情况,给读者以概貌的认识;告诉读者写作背景的有关情况;给读者展示前景,发出号召;以议论、提问的方式揭示全文主题。

230.条例的制发权属于国务院、党的中央组织。

231.公文处理精简原则的内容包括在保证有效的前提下努简化公文的格式与语言表达;简化公文处理的程序、手续与方法;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牍主义。

232.文件的签发主要有代签、会签、核签、正签。23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23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否定是自我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否定是“扬弃”。

235.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表明: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规律、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利用规律。

236.事物自我完善的哲学依据是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事物的自我扬弃。

237.社会意识包括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238.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239.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240.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质上就是坚持生产力标准、人民群众的利益标准标准。

24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作政策和措施。

2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这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决定的;它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243.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这三步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4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245.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必需的数量化的、短期的、比较精确的政策指标有货币供应量;利率;基础货币;超额储备。

246.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企业兼并。247.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创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基金用于保障特定当事人的生活消费,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收入调节手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局限于社会的某一部门或行业。

248.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是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缓解建设资金不足,调整消费结构的需要。

249.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内容有要求受理的权利,要求经济损失赔偿的权利;要求及时纠正原处理决定的权利;要求造成名誉损失的负责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权利;要求惩处责任人的权利。

高考化学常考知识要点 第3篇

1、F原子半径小,获电子能力强;无正价,无含氧酸,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如OF2的化合价为

2、F2与H2反应剧烈,低温、暗处即发生爆炸。 化方为:

3、F2可以与稀有气体中的Xe、Kr等作用生成相应的氟化物: XeF2、XeF4、XeF6、KrF2等,它们在常温下都是白色固体。 氙气与氟气按 的体积比混合,恰好生成XeF4。

4、稳定性HF、HCl、HBr、HI依次,酸性依次

5、AgCl(白)、AgBr(浅黄)、AgI(黄),但AgF为无色晶体;

6、F2、HF气体与氢氟酸均能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容器盛装,应保存在塑料瓶或铅制器皿中。

SiO2 + 2F2 = SiF4↑+O2↑,SiO2 + 4HF =

7、F2能与水反应放出O2,故F2不能从其他卤素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将其单质置换出来。F2 + H2O =

8、Br2常温下是液态,且是唯一的一种液态非金属单质。

9、Cl2易液化。易液化的气体还有:

小升初语文常考知识要点 第4篇

【扩句和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 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练习: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1、 周总理( )听汇报。

2、(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 )地掠过湖面。

4、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排列句子】

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练习: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

()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

()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标点符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

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引号:

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

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

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等名称。

破折号:

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示声音的延续。

省略号 :

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

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练一练】给下列句子加标点符号。

有一回小朋友在树林里找到一只很小的松鼠把它带回家松鼠还没睁开眼睛不会吃也不会走小朋友们把它跟猫放在一块儿猫在小松鼠身上这儿闻闻那儿舔舔它 就把它当作小猫来抚养和松鼠睡在一块儿松鼠觉得冷了大猫就用自己的身体来暖它

【修辞】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辅助练习】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②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③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④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⑤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2、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字补充完整:

① 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 。(拟人句)

② 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比喻句)

③ 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 。(排比句)

【古诗词】

描写山、水、花、鸟、长江、黄河、月亮、四季的古诗词

(一)诗中山 :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二)诗中水 :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三)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o孟浩然《过故人庄》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o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o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o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o王维《鸟鸣涧》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o孟浩然《春晓》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o柳宗元《江雪》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o贾岛《题李凝幽居》

(五)诗中长江: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六)诗中黄河: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七)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八)诗中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九)诗中夏: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十)诗中秋: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十一)诗中冬: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 第5篇

甘肃省10000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 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臵起基础性作用

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26.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臵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2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29.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30.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31.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提出申诉和控告

32.公务员若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 日之内

33.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奖章,包括奖金、奖品、工资晋级

34.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 10 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应的13 个级别。

35.现代行政领导个体素质要求全面具备德、才、学、识、体。36.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构成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37.集体决策已成为科学决策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38.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的决策是程序性决策 39.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 40.情报信息系统是行政决策组织中的“神经系统”。

41.现行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行政决策领导系统四部分构成。42.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43.“公民”这一概念是法律概念

44.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抗诉 45.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恒定的 46.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

47.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

48.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49.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配偶、父母、子女

50.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无因管理 51.公文中的词语应含义确切

52.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53.若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谢亦须选用公告。

54.规定性文件是兼有行政公文和法律的性质

5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56.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57.“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 58.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社会运动

59.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60.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1.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辩证法的观点。6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观上的分歧是真理的内容是否是客观的 6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64.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65.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需要

66.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67.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党的思想路线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69.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7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7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2.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3.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依法行政

74.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75.各级政府中设臵的政策研究室是办事机构 76.分管政府某一方面行政业务的部门即职能机关

77.对公务员的精神奖励不包括升职,包括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78.国家公务员升职不包括晋升职称

79.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80.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但至少要有两个主体。81.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法的适用

8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83.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市场监督

8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85.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程序性

86.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向单位行贿罪

87.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88.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正本

89.公告在撰写时要求行文郑重、用语规范。对公告中涉及国家、地区、机关要使用通用的规范名称;词语符合现代汉语的局面语言规范;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90.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有标题、正文、成文时间,没有主送单位 9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92.“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这一观点符合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原理

9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

94.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95.概念、判断、推理是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

96.16 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97.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抽象的可能性

9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9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100.承认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辩证论 101.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10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103.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

104.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05.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06.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107.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108.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是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增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 109.较为复杂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分权式

110.1999 年9 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

111.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112.精神文明要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方针 113.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巡视员 114.在我国,有 8 个非领导职务序列。

115.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非领导职务最高不能超过所在部门的领导职务层次 116.立法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17.行政监督机关是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18.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督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双重领导制 119.同一种社会关系应该同时由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

120.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也应考虑形势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121.颁发营业执照属于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122.行政复议是特定行政的活动。

123.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辩证唯物主义

12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5.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循环论的观点 12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2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129.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130.行政反馈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131.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13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光荣义务是依法纳税、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

133.申请复议的条件包括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申请复议范围、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相对人。

134.行政执法的失效方式包括撤销、废止、变更

135.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136.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审理对象不同、期限不同、审理的法院不一定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相同、提起理由不同等。

137.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复议中的第三人

138.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如下证明意见:被告人无罪、被告人罪轻、被告人应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

139.法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具体体现为引导作用、引导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140.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41.民事诉讼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员和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

142.下列原则中,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互济互助原则、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属于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143.份号适用机密公文、绝密公文公文。144.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通告、公告。

145.有领导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行文时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越级行文、多级行文

146.调查报告作为研究结果的书面材料,它必须以科学分析为手段、以叙述、描写为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147.撰写纪要应遵循的要求是要有专人在会议召开时作好会议记录、纪要写成之后,要送会议主持人审核修订

148.需要在首页标注签发人的公文文种包括请示、报告

149.下列几组公文,既是行政机关正式公文,又是上行文的是报告、请示、请示、工作报告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150.收文处理标志所包括的项目有以下收文机关的名称、收文编号、收文时间档号几种

151.拟写和制作公文、包括会简、审核、签发等

152.收文登记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掌握公文运转办理的情况、为查阅公文提供线索和论据、作为公文交接的凭证

15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真理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154.关于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15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静止中包含运动、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

156.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和实质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事物运动的上升性、前进性 157.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推理、概念、判断

158.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

15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表现是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

160.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放生产力

161.“所有制结构”这个概念是针对国民经济整体的经济成份而言的、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属于生产关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系范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162.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商业资本、货币资本

163.根据市场体系的本质要求,市场体系的特性具有统一性、开放性 164.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增强经济活力、调节经济结构

165.“一国两制”的提出符合如下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

16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67.邓小平同志制定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是指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168.精简政府机构必须大力裁并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将其大部分改为经济实体、服务实体

169.公务员考核应贯彻如下原则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依法考核

170.在四种应回避的亲属关系中,如一方担任领导职务,另一方则不能在其担任的工作有监察工作、审计工作、财务工作、人事工作

171.公务员工作回避的类型主要有:任职回避、地区回避、公务回避 172.行政领导者作为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在决策活动中,必须掌握以下要求统筹兼顾,随机决断、权衡利弊,区别对待、发扬民主,尊重科学 173.当代中国,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准确、合法、及时 174.一般违法包括两种事实行政违法、民事违法

175.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可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法律行为

17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表现在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十分广泛

177.编制法的内容包括规定编制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责权限、总结编制工作经验 178.不能请求行政复议的事项有对行政法规不服的、对国家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满的

179.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原则有处罚规范制定机关与处罚执行机关分离原则、处罚法定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

18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181.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182.犯罪的特征有刑事违法性、阶级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183.新《刑法》规定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行政执法人员构私舞弊罪 184.主犯包括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185.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意、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186.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正职领导、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

187.议案的提出应严格遵守以下哪几种法律中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88.属于收文处理过程的是拟办、批办、注办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189.文件的特征通常表现在作者、文种、时间、地区等等方面。190.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世界的本质、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问题。191.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

19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193.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194.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195.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性质上同旧社会这类矛盾根本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196.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下列各项属于社会进步的标准的有先进的社会意识代替腐朽的社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进步的政治制度代替反动的政治制度 19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因为它本身是这个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这一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重要观点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它对建设实践起着先导奠基的作用

198.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内容是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200.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选择可分为促进竞争、反垄断的目标、限制竞争、促进规模经济的目标

201.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体现在竞争主体能够平等地取得生产要素;竞争主体能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并进行自主决策和经营;竞争主体能平等地承担税赋和其他方面的负担;竞争主体在法律和经济往来中处于平等地位 20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货币供应量、转移支付

203.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如何实现的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0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企业

205.公务员定期增资的途径有:晋升职务、晋升级别、增加工龄、工资标准提高 206.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为做出原处理决定的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行政监察机关

207.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地区津贴;岗位津贴构成。

208.下列情形下,公务员不得辞职涉及重要机密不满解密期;正在接受审查;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未满五年

209.政务公开是公开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职能、职责;公开工作纪律;公开办事规则、程序、时限和结果;用人、财务和分配公开 210.传统经验决策的特点是过程简单、随意性大

211.法的规范作用是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212.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产生,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消灭

213.法的适用具有以下特点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专有活动、是运用国家强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制力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它必须严格限制在其职权范围内,并具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214.可以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对外代表国家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215.可以成为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有法律允许的生产资料、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文物、图书等

216.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滥用国家权力

217.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诉讼法律关系、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调整的对象。

218.行政合同与其他合同比,有以下特征当事人一方必为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 219.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是要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

220.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主体特征,即它是行政机关的行为;职能特征,即它是国家管理活动;法律特征,即它是法律行为

221.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有主体要件、内容要件、权限要件 222.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

223.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包括判处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224.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

225.物权的客体是物;物权和权利主体是特定的;物权是一种排他的权利反映了物权的法律特征

226.《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年龄、精神状态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227.工作报告的标题应包括的内容是发文机关、针对时间、内容、文种 228.区别正文各层次的标注方法,常见的有用数量词标示、用小标题标示、用惯用语标法

229.应在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撰写的有概述调查对象的情况,给读者以概貌的认识;告诉读者写作背景的有关情况;给读者展示前景,发出号召;以议论、提问的方式揭示全文主题

230.条例的制发权属于国务院、党的中央组织

231.公文处理精简原则的内容包括在保证有效的前提下努简化公文的格式与语言表达;简化公文处理的程序、手续与方法;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牍主义 232.文件的签发主要有代签、会签、核签、正签 23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23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否定是自我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否定是“扬弃”

235.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表明: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规律、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利用规律 236.事物自我完善的哲学依据是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事物的自我扬弃 237.社会意识包括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238.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239.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240.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质上就是坚持生产力标准、人民群众的利益标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准标准。

24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作政策和措施

2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这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决定的;它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243.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这三步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4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245.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必需的数量化的、短期的、比较精确的政策指标有货币供应量;利率;基础货币;超额储备。

246.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企业兼并。247.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创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基金用于保障特定当事人的生活消费,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收入调节手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局限于社会的某一部门或行业。

248.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是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 2012甘肃省10000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精髓整理总结

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缓解建设资金不足,调整消费结构的需要。

249.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内容有要求受理的权利,要求经济损失赔偿的权利;要求及时纠正原处理决定的权利;要求造成名誉损失的负责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权利;要求惩处责任人的权利。

250.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奖励的原则是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公平合理、奖励得当的原则;奖励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

由小编低头是人间整理的文章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5篇(全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

Tags:基础知识   要点   公共   全文  

搜索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