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的小学生日记(精选6篇)
三八妇女节的小学生日记 第1篇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阳春三月,女人如花,装扮着整个世界,格外美丽。在这个节日里,许多温馨的场景令人难忘……
镜头一:上午,做完作业,我闲来无聊,思来想去,得为家里的妇女们做点什么,终于我选择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在便利贴上写上:三八节快乐,让妇女们HAPPY吧!旁边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爱心图案。妈妈看了,笑着拥抱我,我顺便送上一份最甜蜜的礼物——吻!
镜头二:午睡起床后,我自告奋勇地为妈妈叠被子,诺大的羽绒被,先铺平,对面折成三折,再两头对折,最后成为一个大豆腐形状,我再坐上面压压。终于折好了,我像欣赏艺术品一样看着,那被套上的树与花远望如同我与妈妈,依偎着对方,保护着彼此。
镜头三:下午我们和洋洋母女一起做“有氧亲子运动”——打羽毛球,不仅健身,还增进友谊,真是一举两得。四人轮番上场对决。我们打了一小时,打得热火朝天,汗流满面,休息时喝着盼望已久的“奶特”,那个爽真是别提了。
“三八”妇女节,女同胞们得好好地犒劳自己,因为女人能顶半边天,我们不比男人差啊
三八妇女节的小学生日记 第2篇
我跑遍所有的精品店都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礼物,因为我认为精品店里的东西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一向简朴的妈妈不会喜欢的。这时候我觉得又渴又饿,以为我从今天早上什么也没吃。我打开手机一看时间,“天啊!现在都一点多钟了!”我只觉得头脑一阵眩晕。
正当我准备空手而归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妈妈是一位老师,开班会、上课,总要做一点笔记。本来双脚已有些瘫软的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劲儿,快速地跑到书店,左挑右选,终于选中一本笔记本。当时,我真想大喊:妈妈!祝您节日快乐!
我的计划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着。星期天有快结束了,妈妈要乘车回去了。我把妈妈送到车站,兜里一直揣着那份包装好的礼物。车子还有五分钟就要启动了,我对妈妈说:“妈,你先上车。“我还没等妈妈回答,我就跑到商店帮妈妈买了一些水果,一包纸和一瓶水。因为妈妈容易晕车,这些东西对他有用。
我气喘吁吁地跑到车子旁,踮起脚尖,把礼物从车窗外递给妈妈。对她说;“妈,等车开了再打开来看。”不一会儿,车子开走了,越走越远。我的心也用该像往常那样落寞了。但是,这次没有,我心中微微激动,仿佛在期待什么。我闭上眼睛,双手合十放在胸前,想象着妈妈看到礼物时欣慰的表情。我不禁“咯咯”地笑了。
三八妇女节的小学生日记 第3篇
一、整理分析材料
(一) 学生谈话记录显示:
这20个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不做作业;有随家人参加红白事、扫墓或上网玩游戏而不来学校的;有贪小便宜做出偷窃行为的;有因语言低俗而跟同学打架的, 也有因性格怪癖或思想庸俗而被同学冷落的。
(二) 家长的态度:
这20个母亲中45%认为迟到、早退、旷课是在所难免的, 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65%表示对于孩子的作业情况无能为力。80%认为因红白事或扫墓不上学是正常的。50%知道孩子经常上网、玩游戏不好, 应该制止, 但是自己不懂怎么教育。45%认为偷窃行为不应该, 经常打孩子。30%认为打架不是自己孩子的错, 有偏袒心态。80%认为很多农村孩子说话不文明。35%认为孩子不招同学喜欢跟自己家庭贫穷有关。
(三) 访谈发现, 多数农村妇女要求孩子文明礼貌, 诚实守信, 尊老爱幼, 不能去网吧, 不要玩游戏, 不给看电视。
自己却思想观念落后, “三观”不正。喜欢贪小便宜, 无事生非。集体观念淡薄, 喜欢斤斤计较。语言粗俗, 口无遮拦, 粗口话连篇。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小事情大内涵, 大道理小行为[1]。”母亲一些不当行为很容易给孩子产生极坏影响。孩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逐渐养成偷窃和语言粗俗的坏习惯。
农村妇女一有空就聊天 (38%) , 打牌 (25%) , 玩麻将 (12%) , 看肥皂剧不看“今日说法” (15%) , 缺乏法律思维。读书看报 (10%) 缺乏自我学习的自觉性。导致孩子旷课去上网玩游戏, 遇事不讲理, 喜欢动手打架的坏毛
病。她们经济独立能力不强, 致富手段不合法, 导致孩子跟着买六合彩或打散工挣钱而不愿意上学。
二、总结原因
农村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缺位。部分妇女对自身, 对孩子都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只解决温饱问题, 忽略孩子的思想教育, 对孩子的监管不到位, 家庭教育无力的困境。
(一) 农村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缺位
基层政府重视不够。一是认识, 对妇女普遍存在“头发长见识短”的性别歧视。普遍认为发展农村经济重于泰山, 妇女思想教育轻于鸿毛, 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没有。二是作风, 即便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也是摆出高姿态, 照稿子直接念, 套用官话。访谈显示, 55%留守妇女觉得村镇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意思。三是经费, 用于留守妇女的财政资金少, 活动少, 救助少, 有些经费拨付下来被占用被挪用了。
(二) 农村妇女缺乏自我意识
这20位母亲里面85%是初中文化, 15%是中专文化。受教育程度都不算高, 无意中就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但有些行为是明知而犯的。访谈显示:60%妇女在孩子上学之前外出打工, 有一定的社会经历, 她们为了教育孩子而回农村。但是她们的信念被40%妇女的“读书无用论”动摇, 逐渐认同不读书也照样赚大钱的谬论。说明多数农村妇女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 价值观容易受身边不良风气的影响, 从众心理越来越明显, 管教越来越无力。经常打骂孩子, 导致孩子学会以暴反暴, 性格怪癖, 夜不归宿。
(三) 母亲监管缺位
农村妇女普遍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情。家访记录:25%母亲反映不懂得怎么管教孩子, 经常叫他按时上学, 完成作业, 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他还是不改。15%反映孩子不听话, 还经常顶嘴。40%说没时间管教孩子, 希望学校老师多教育他。20%说孩子从来不拿家庭作业给她们检查。
三、农村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农村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对妇女自身和孩子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妇女自身素质, 培育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其次, 发挥保证功能有效引导农村妇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三观”理念。最后, 教育内容融入女性教育, 亲子教育。增强农村妇女的自我认识, 认识自己的家庭地位, 认识自己的言行, 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在孩子的生活中, 跟母亲相处的时间最多, 对于母亲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生活作风等一言一行孩子都耳濡目染。母亲应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树立科学的孩子教育观, 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作用, 平时加强家校联系, 主动跟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 孩子的温饱问题与思想品德教育同样重要。
(二) 目前中国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主要由母亲承担, 父亲只是辅导作用。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见好学好, 见坏学坏, 母亲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方式是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提高农村妇女思想道德素质, 还具有优化社会环境的作用。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向孩子传递先进的思想, 高尚的道德, 文明的语言, 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一个小学生的挨打日记 第4篇
2005年9月1日是镇里实验中学开学的日子,一个半月前,李小旋以毕业考试第一名的成绩从院前村小学毕业,又以入学考试第二名的成绩被镇上重点中学实验中学录取。
吃好早饭,李平为自己泡了一壶乌龙茶。茶刚泡好,突然看见女儿跌跌撞撞地冲到了屋门外,他追出去,发现女儿扶着门廊半蹲着,把刚刚吃下的早饭吐了一地。
接着,李小旋在沙发上翻滚起来。8点半左右,李小旋被送到了医院。8点50分,第一份CT报告送到了脑外科副主任医师叶清安的手里。照片显示,李小旋颅内大量出血,必须马上做引血手术。
“你们今天打过孩子么?”手术室外,叶清安严肃地询问李平夫妇,“是不是打了她的头?”
“她从小就懂事,学习完了,就帮我做家务,我们哪里会打她?”李莉说。
叶清安觉得奇怪,经过仔细检查,没有发现李小旋有任何神经血管方面的隐疾,从身体发育上看,李小旋的体质也非常健康。“呕吐,剧烈头疼,颅内大量出血,这是很典型的因外伤导致颅脑受损。”叶清安说。
医院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没有原因的结论:自发性颅内出血。
中午12点,李小旋停止了自主呼吸。
“胆小如鼠”的女生
9月7日,李莉开始整理女儿的遗物。她打开了李小旋的一只黑色皮箱。上面第一层平铺着好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是李小旋几乎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的证明。箱子最底部,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引起了李莉的注意,打开包裹,是一个小小的日记本。
李莉从来都不知道女儿还有记日记的习惯,随着阅读的深入,李莉觉得天旋地转。
“我坐在他前面,是最悲哀的,常常挨打”;“他出手很重……以前,我坚强不哭,后来总是被打,想到今后的日子也要被打,就哭出来了”;“他像往常一样,打了我的背……用脚踢了我的腰……上课后我擦干眼泪,没想到,一下课他又来了……”
“他还警告我,如果老师骂他,他就要打我”;“我是多么的想读初一,不再受他们的摆布,不受到他们的命令……我是多么希望这漫长的岁月能够赶快过去,使我不再痛苦。”
李平夫妇抱头痛哭。
第二天,李平去了镇上的溪东中学,李小旋的大多数小学同学如今都在这所中学就读。在学校操场上,李平却不知从何说起,他干脆拿出日记本,一字一句念了起来,还没念完,十几个同学哭成了一片。“小旋被欺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我们全都告诉你。”
说起李荣,李小旋的好朋友张芳始终都显得非常害怕,她总是侧着身子,把头埋到胸前,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李荣谁都欺负,但是打小旋打得最多。”
张芳回忆说,李荣坐在李小旋身后,“打身子不方便,就专门打头,开始用手打,后来喜欢拿着又厚又重的语文书打,有时候还拿凳子打。”他喜欢一边打一边说,“谁叫你成绩那么好,就是要打你的头,把你打成傻子。”
“你从他身边过,他看不顺眼就会打你一顿。”另一名同学王梅说,“我们从来不敢跟大人说,他就是全校最有名的人,谁都怕他。”
忙碌的父母
李平在村里的石材厂干力气活儿,平时工作繁重;而妻子除了家务,还要耕种将近两亩的口粮田。女儿一直是李平夫妇在村里骄傲的资本。在李平夫妇的记忆中,李小旋从小就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孩子,长辈们常常夸奖李小旋“懂事”,“不让父母操心”。
站在操场上,听着同学们的叙述,过去的记忆突然在李平的脑海中清晰起来。对于李荣这个名字,李平并不陌生。
李小旋毕业前不久,一天放学回家,李平注意到女儿双眼红肿,明显是刚刚哭过的样子,问她,她却一言不发,问急了,她就冲上楼把自己锁进了卧室。
李平只好找到李小旋的好朋友张芳,追问之下,张芳吞吞吐吐地说,下午在学校,李小旋被班上两个男生李荣和跟班彭平打了。
第二天,李平到学校教师办公室找到了李小旋的班主任李秀铅,听完李平讲述,李秀铅说,“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放心吧,我会教育那两个男生的。”
等到李小旋放学回家,李平告诉女儿,要注意团结同学,不要争强好胜,“英雄要知进退”,他专门向女儿强调了这句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李小旋像往常一样默默听着,等父亲说完,又上楼把自己锁在了卧室里。
在李平看来,这件“小孩子打打闹闹”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对小孩来说,班主任就最大了,我想,找了班主任还有处理不好的么?”
从此李平再也没有发现女儿哭着从学校回来过。“现在看来,她就是太懂事,也太忍让了,”如今李平无比后悔,“被欺负的时候,忍让也是有限度的,我为什么没有教给她?”
逃走的同伴
李月枝还记得第一天认识李小旋的情景。三年级的时候,李月枝插班到院前小学,和李月枝最先主动说话的就是李小旋。“她特别关心同学,我新来班上,她就很照顾我。”从那以后,李月枝就成了李小旋最好的朋友之一。
对于李小旋与李月枝的亲近,李荣表现得很愤怒,他总是找理由禁止李小旋接触李月枝,也开始了对李月枝的“特殊照顾”。他给李月枝起了个外号叫“扫把星”,“她是来祸害我们班的,”李荣向全班同学宣布,“我要除害。”
“不懂行情”的李月枝曾把自己被欺负的事告诉了班主任李秀铅,没起到什么效果,倒是放学后在校门口被李荣堵住暴打了一顿。
“我快崩溃了,”李月枝说,“放学后我找到李小旋痛哭了一场。”
近两年的煎熬后,李月枝死活不去上学了。她休学了一个学期,然后跟着做生意的母亲去了杭州。
班主任:班上很太平
9月8日,在南安市海都医院,脑外科的一位医生看了李小旋的日记后告诉李平,他无法证明殴打就是李小旋的死因。因为殴打造成颅内出血死亡一般只见于头颅受伤当时,现在无从得知李小旋突发颅内出血当天或前几天是否被殴打过,因此无法将死亡原因和李荣彭平的长期殴打直接联系起来。
李平只有小学文化,他不大听得懂医生拗口的解释,于是他找到了学校,在校长李金玺的办公室,他拿着女儿的日记问,“我女儿在学校天天被打,你们难道都不知道么?”
李金玺没有回答。有村民透露,李金玺在镇上一家石料厂兼职做会计,“厂里的事情忙,他就很少去学校。”
李小旋的班主任李秀铅则表示,李小旋从来没有向她反映过被殴打的事情,“如果她告诉我了,我肯定会教育打人的学生。”班里什么事她都要管的,她不让人欺负同学,李荣有一回打了人,她就罚李荣一直打墙壁,她当班主任的时候,班上很太平。
但在李小旋的日记中却有这样的记述,“李荣连考试也要传纸让我写答案,不写也要挨打,可语文老师李秀铅和数学老师李金权却都没发现。有一点我不明白,老师常常会说,我们班的男生(李荣,彭平)变好了,不欺负同学了,可根本不是这回事……李荣一点也没有变。”
李小旋死后,她的日记传开了,李荣的父亲曾经托人给李平带过话,主动要求赔偿2000元钱,希望李平“不要再拿日记追究责任”。李平断然拒绝,并且干脆找到了村里的老人会,要求给一个解决意见。此后李荣一家就消失了,有村民说,他们是举家去了广东。
李小旋下葬后两天,李月枝从杭州回到了院前村,她是带着和李小旋一起上初中的愿望回来的。在杭州的一年,李月枝对学校的恐惧渐渐消退,她又开始想念院前村,她的想法是,和李小旋一起考一所李荣考不上的中学,“这样我就又可以和李小旋一起上学了。”
三八妇女节的小学日记 第5篇
妈妈不是最爱百合花吗?虽然我没钱买,但是我可以自己折一束美丽的百合花送给妈妈。再说我已经学会折百合花了。说干就干,我从抽屉里拿出彩色纸,用心地折了起来。折好一朵我就会把那朵彩色百合花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爱心型的小纸盒里,很快我那个漂亮的小盒子已装满了温馨的小百合,远远望去像一条彩虹。一朵、二朵、三朵我边数边仔细地查看每一朵花,数完后我还在百合花的底部插上牙签,并在每朵花上点缀上可爱的蝴蝶结。哇,真让人一看就醉!我一边赞叹我的作品,一边盖上了盒子。
叮铛,叮铛!啊!我的妈妈回来了,我紧张了起来,赶紧把我手中的盒子藏到了身后。然后我走到妈妈面前大声地说:祝妈妈三八节快乐!并且把我身后的那个爱心型小盒子送给了妈妈。妈妈打开盒子,见了那些百合花眉开眼笑地说:哇!女儿,这是你折的百合花吗?可真香啊!妈妈说完,一下子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接着又是几个狠狠的吻。
三八妇女节的小学日记 第6篇
那一天,我帮妈妈到了一杯茶。我把那杯茶拿给妈妈喝。妈妈当着我的面就把它喝了下去。可是,我看看妈妈的眉间微微动了一下,感觉好像不大舒服。我就问妈妈:妈妈,你不舒服吗?不舒服的话我会带你看医生的。妈妈微微一笑,对我说:宝贝,妈妈没事,妈妈是在开心啊,看见我的宝贝那么懂事,妈妈心里开心啊。我听了妈妈的这段话,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就像整个人掉进了蜜罐一样。
到了中午,我看见桌子上有我给妈妈倒的那杯茶。于是,我就想:妈妈喝了我的茶那么开心,我也喝一下,品尝品尝我亲自为妈妈泡的茶,我心里越想越开心,拿起妈妈的那杯茶,一口气全部喝了下去。等我把茶给喝到肚子里的时候,发现我的嘴巴里很苦。这是为什么呢?我拿起茶杯看了一下,原来是茶叶放的太多了。可是,妈妈怎么会把那么苦的茶喝下去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我就跑过去问妈妈。妈妈,妈妈,我泡的茶那么苦,你怎么喝得下去啊!我疑惑的问。妈妈回答我说:只要是宝贝为我泡的茶,再苦,妈妈也觉得是甜的。我听了妈妈的话,眼泪就不知不觉的流了出来。我现在才明白,妈妈刚才眉间那微微颤动,是因为茶很苦,苦的我自己都想抽自己一巴掌了。可是妈妈却把茶喝了70%。
由小编逸风整理的文章三八妇女节的小学生日记6篇(全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