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黄历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首页 > 美文欣赏 / 正文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12篇(全文)

2024-12-08 23:51:48 美文欣赏
文章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12篇(全文)由网友一勺草莓酱投稿,希望给你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当然本站还有更多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12篇(全文)相关模板与范例供你参考借鉴。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精选12篇)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1篇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一) 以分组的形式讨论确立题目

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后, 把学生按照三至五人的形式进行分组, 让学生集体讨论写作思路并最终确定写作题目。 这种学生自己确定写作题目的方式, 可以通过集思广益的方法, 找到文章的实际切入点, 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热情,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 完成初稿撰写

写作开始前, 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写出具体的写作大纲, 实现对文章的初稿创作。 因为一个结构缜密的提纲可以让学生的写作紧紧围绕中心创作, 使全文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结构性, 这样才能对文章内容更好地展开与补充。

(三) 同学之间互相评阅

完成初稿的撰写后, 教师不用参与初步评阅, 而是让学生之间交换彼此的初稿进行简单的互评与交流, 使学生在开拓写作思路的同时, 发现对方文章的错误与不足, 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 教师评阅

教师在进行评阅时要利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专业的英语知识为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审阅, 对不同文章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单词错误应及时指出, 让学生发现所写内容的不足与缺憾, 从而加以修正。

(五) 最终定稿作文

通过教师的修改意见, 学生要对其英语作文进行全方位的修改, 可以建议学生在修改时把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记在本子上, 防止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再犯同类型的错误。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写作的具体应用

(一) 构建写作框架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对文章写作的整体规划能力, 教师要熟练使用过程写作法指导学生搭建在实际写作时的逻辑框架, 让其不偏离写作主题, 从而确定写作方向。 例如在写相关环境问题的英语作文时, 学生在写作前首先要确立文章的逻辑框架, 系统地排列出整篇文章的逻辑写作顺序, 即当前有哪些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建议措施, 有了这样的框架, 在展开内容时, 才会更有目的性。 然而, 由于每个学生在英语作文的实际写作中面临的问题不同, 因此教师在采用过程写作法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时要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情况研究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不要在实际教学中完全搬照上述基础措施, 以免造成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

(二) 转换写作语句

通过完成上述的写作逻辑框架, 学生可以就具体内容开始相关写作。 由于高中阶段对学生语法和单词的考查更加广泛, 因此实际上, 高中英语作文的写作不仅仅限于对文字内容的创作, 更重要的是要合理运用所学语法和单词知识完成具体写作。 在英语写作时, 不妨把一些非常罕见单词或者独特的句式加入文章, 从而提高英语知识的综合能力, 最终达到润色文章的效果。

例如 “Nothing is more adj than to do sth.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o study hard. (没有任何事比学习更重要。 ) ”, 或者“An advantage of (doing) sth is that -clause.An advantage of using the solar energy is that it won’t create any pollution. ( 对太阳能进行使用的最大优势就是它不会污染环境。 ) 。 上面两句话通过对“important”和“solar”进行单词的替换, 再加上定语从句的渲染, 对文章在用词造句方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 提升写作技巧

教师在使用过程写作法进行教学时, 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还要提升不同题材和格式下的写作技巧。 在高中英语的初级阶段, 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写作题材一般是书信和记叙文,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 议论文这一题材成为学生需要驾驭的文体。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写作模式进行学习与试写, 对学生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实施英语写作教学。

此外, 学生对各种类型的写作模式和问题有了一定了解后, 如果缺少相应的写作技巧, 仍然是无法写出好文章的,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技巧训练, 特别是复合句、强调句与被动句的搭配使用, 或者不同关联词的合理运用。 例如一些转折性词语 (after all, however, nevertheless及but等) ;总结性短语 (finally, at last, in brief, in a word, in short等) ;表递进词语 (furthermore, besides, then, moreover等) 。 通过对写作技巧的强化, 学生在之后的写作中能从容面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 从而写出高品质的英语作文。

三、结语

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模式的改革, 使更多的英语教师把过程写作法积极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学习地位。 因此该教学方法应该更广泛地运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 以期提高学生在未来英语学习中的整体水平。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英语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过程写作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因此, 过程写作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新型教学方式, 被广泛地应用在英语课堂中。本文深入研究与分析了过程写作的具体应用流程和应用措施, 希望在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工作给予参考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写作,过程写作

参考文献

[1]汪汝萍.高中英语“注重过程写作教学模式”的课堂运用[J].考试周刊, 2012.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2篇

关键词: 概念隐喻 隐喻理论 英语写作

Abstrac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rhetoric device, but a matter of thought and action.The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and further proposes that importance be attached to developing students’ metaphorical thinking in English writing.K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metaphorical thinking;English writing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 & Johnson 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1]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靶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2]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和隐喻语言(metaphorical expression)的区别。前者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隐喻表达式,例如:

例1.We are at a crossroad.例2.The relationship isn’t going anywhere.例3.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例4.Thei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这里只有一个隐喻:LOVE IS A JOURNEY,上述这些例子都是该隐喻在语言上的具体表达式。

概念隐喻理论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隐喻的本质,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拟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隐喻在英语写作中遣词、造句、谋篇的功能,并指出隐喻思维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为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隐喻与词汇学习

在写作中,词汇居于核心地位。不管是句子层次的语言现象还是语篇层次的语言现象,都离不开词的理解和运用。传统词汇学习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词语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了对词语的认知和理解。词汇不仅有其所指意义,也有其转指意义,而且,词汇表层意义与其深层内涵都是语言认知的产物。由于大多数学习者不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学习词汇,而是采用死记硬背方法,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内涵。通过概念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词汇,不仅有利于词语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效地利用该词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借助方位隐喻来理解介词的学习。人们可以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前——后,高——低,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时间、情绪、身体状况、数量、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在方位隐喻中,“up-down” 概念的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最初,“上”概念(up)和“下”概念(down)都是纯空间概念。Up的基本意义最“向上,由低往高”;down的基本意义为“向下,由高往低”。英汉语言经过反复的运用与发展,“up-down”都以原来的空间意义为核心,产生了“

HAppINESS IS Up, SADNESS IS DOWN;MORE IS Up, 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 LOW STATUS IS DOWN”等方位隐喻来表达对社会地位和人的情绪的认识。在这些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丰富的隐喻表达式,进一步深化对“up”概念和“down”概念的隐喻理解,如:“I am feeling up.”,“prices are going up”,“The temperature has gone down.”,“Be nice to people on your way up, because you will meet them on your way down.”等。由此可见,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来理解介词,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意义,增强学生隐喻能力,提高写作的多样性。

其次,由于隐喻是一种映射,其实质是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3]因此人们总是会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词汇表达上,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例如:提到概念“argument”,我们有概念隐喻“

ARGUMENT IS A BUILDING;ARGUMENT IS WAR”, “argument”为较抽象的概念,而“building”,“war”是人们较熟悉的概念。在讲“building”这个概念时,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和“建筑物”有关的词汇“solid building, framework of a building, construct a building, collapse, the groundwork”;而在谈到“war”这个概念时,又可以联想到跟“战争”有关的词汇“the fierce war, attack the enemy, win the war, be defeated in the war”。在这两个概念隐喻中,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argument”这个概念的内涵。用于谈论“building”,“war”的词汇大部分都可以用来谈论“argument”,因而可以创造出如下句子:

例5.We’ve got the framework for a solid argument.例6.If you don’t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solid facts, the whole thing will collapse.例7.Within the groundwork you’ve got, you can construct a pretty strong argument.例8.He attacked my argument fiercely.例9.Joe spared no pains to defend his argument.例10.Joe won the argument with her.例11.Joe was defeated in the argument.又如:“IDEAS ARE FOOD”这一概念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 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 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但是关于“food”我们可以表达如下:

例12.Food can be digested.例13.Food can be swallowed or devoured

例14.Food can be nourishing.例15.Food can be spoon-fed.然后,利用“food”这一概念所派生的词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的句子:

例16.David has a hard time swallowing new ideas.He has to stew them over for days.例17.We don’t need to spoon-feed our students.例18.He devours the book.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通过概念映射原理,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较为抽象概念方面的一系列词汇,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词汇框架,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为准确自如地选词表意。

(二)概念隐喻与句式表达多样性

“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4]这句话说明了语言表达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句法运用多样性程度是需要训练的,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多维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写作是和思维同步进行的,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思考。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恰恰是从思维的角度认知世界,以人的已知的具体经验去映射未知的抽象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如“视野是容器”(VISUAL FIELDS ARE CONTAINERS)这一基本概念隐喻衍生出的隐喻式语言表达是多种多样的: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I have him in sight, he’s out of sight now, that’s in the center of my field of vision等。而在表达同一概念时的概念隐喻也是多样的,“idea”这一概念,就有如下概念隐喻:IDEAS ARE FOOD, IDEAS ARE pEOpLE, IDEAS ARE pLANTS, IDEAS ARE pRODUCTS, IDEAS ARE COMMODITIES, IDEAS ARE RESOURCE, IDEAS ARE MONEY, IDEAS ARE FASHION,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式,这也为写作中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语言更生动、自然。

此外,概念隐喻为学生在写作时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有着重要的认知作用,它为我们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赋予我们一种灵敏的触觉,使我们感知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征的联系。因而,根据创新度,在写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隐喻式表达,例如:

例19.Joan knew that surgery was a very dangerous option.The stakes were high.Nevertheless, Joan decided to take her chances and have the operation.例20.Joan knew that surgery was a very dangerous option.She could lose it all.Nevertheless, Joan decided to ante up and have the operation.例句19和20是基于“LIFE IS A GAMBLING GAME”所构建的隐喻表达。第一句是常规隐喻表达,常规隐喻是那些建构我们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第二句是新隐喻表达,新隐喻是对常规隐喻的扩展应用,很多新隐喻是人们创新思维的结果。因此,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我们既可采用常规隐喻表达,也可创新思维,采用新隐喻。

(三)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上的连贯(coherence),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是让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重新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因此它可以帮助实现连贯。

概念隐喻在内容上的连贯既可以通过一个隐喻,也可以同时通过多个隐喻来实现。[5]在语言实践中,由一个概念隐喻帮助构建语篇连贯的情况经常出现。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象。从这个概念隐喻的角度看,整个语篇应该是连贯的。在写作中,如果能够把握语篇连贯的这个特点,对某些语段结构或语篇意义的构建就能事半功倍。如:

Ted got on the ride when he decided to campaign for mayor of his small town.After flipping, rolling, and shaking for the public for eight weeks, he finally felt like he was in control.But as he watched the exit polls reported on TV, he plummeted.He had lost in a landslide.[6]

在以上的例子中,中心隐喻是“pOLITICS IS A FOLLER-COASTER”,其余的隐喻“ride, flipping, rolling, shaking, plummeted, landslide”等都是围绕其中心隐喻的,并且是互相关联的。

又如:The professor told me my argument was shaky: as a student of physics,you have to construct stronger foundations for your theoretical models.Use facts to support your theory.上述例子的中心隐喻是“THEORIES ARE BUIDINGS”,整个语段都共享了这个概念隐喻的隐喻内涵,使得这个语段具有连贯性。

语篇在表达上的连贯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章衔接(cohesion)的处理,衔接是一种语篇现象,语篇的衔接主要是依靠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搭配等来实现。隐喻可以使得词汇的衔接在不同领域内得以实现,再加上语言上的手段如对照、省略等,说话人可以表达经验和人际方面的语义连贯。

三、结语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运用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在写作教学中,隐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写作中的隐喻思维必不可少。为了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求学生收集概念隐喻及隐喻表达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隐喻认知理论,并鼓励其大胆使用;第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隐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减少在写作中出现汉式表达方式,从而改善他们的写作思维;第三,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2][3]Lakoff, 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3,26,26

[4]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 2001(4):28

[5]文 旭,叶 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外语学刊, 2003(3):5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写作模式;应用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具有帮助学生提高获取英语信息、分析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显著功效。而过程写作模式旨在结合素质教学要求,探寻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对其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过程写作模式的内涵

1.过程写作模式的含义

过程写作方法是指为适应素质要求而研究出的一种管理学生写作训练的新方法,主要包括预写、打草稿、修改、校订和完成五个阶段。在预备写作前,学生先要选择话题,这里的预写不是无目的、无方向的,而是要对作文目的、形式进行选择,再建立起包含中心思想的作文概貌。此外,过程写作中还对合作环境有着严格要求,在修改、校订、发表的过程中都需要成立同伴反应小组对作文表达分析意见,写作后的修改过程包括自我修改和同伴反应小组的互助修改,根据小组对优秀作文的讲评和归纳,实现文章的提高和升华。这种方法也是体裁法和过程法的有机结合,通过对预先的写作计划和写好后的修改,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方式。在过程写作方式下,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以此增进同学间情感,而且还将写作与环境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突破普通写作的界限,实现了英语表达这一目的。

2.过程写作模式的背景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写作教学法通常是对课本例文的临摹,具体说来就是按照课本中的素材进行仿写,这种陈旧死板的写作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英语运用灵活性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做到教学效果的提升。随着素质教学改革的深入,过程写作模式也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其教学效果有目共睹。

过程写作方法与成果写作法也有着明确的区分,其中显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写作过程中对作文的构思和修改,并在写作过程加入师生活动与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写作,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互评,既拓展了学生天马行空的创造思维,又保障了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不同之处,方便其结合学生现有的水平能力对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这种英语写作教学方式也被广泛应用在现在的高中教学中。

二、过教学程写作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过程写作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过程写作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对班级进行学习分组,这种讨论评价小组最好确定为6~7人左右,然后再将收集好的学生作文进行交互评价,在此环节中学生要对自己的写作思维进行整理,以此保证评价的正确性与目的性。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Day为例,关于“国际朋友日”这个题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预先写作,然后再开展小组讨论,建立的反应小组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作文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朗诵自己的作文,让小组集中思想进行讨论以获得评论反馈,并以此确定文章朝着什么方向修改。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讨论的方向进行引导,这种评价应该是对作文的构架、方向、中心等进行分析,而不是纠缠于简单的格式、错别字等技术细节。这种探讨需要的是高水平的知识社交,需要学生仔细聆听作者的写作意图,再据此对写作的模式做出自己的模式反应,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2.运用过程写作模式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建立全面的系统写作架构。过程写作法中,对学生所进行小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对写作形成自己的思维和拓展能力,学生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方向思维的创造性拓展,搭建起自己的写作思路及思维模式。这种能力的建成还需建立在对教材有一定的认知的基础上,同时还应兼具表述能力,对周围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独到见解。

第二,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清晰、准确的英语词句。语言的流畅性的和文章逻辑性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必备要素,同样也是考查学生英语掌握能力的重要表现。学生要将高级词汇尽善尽美地运用到英语写作中,融入生活实际中自己的领悟。

第三,教师在写作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牢记一些表关联性的语句,对其基础的遣词造句做出指导,还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收集多种写作题材和写作格式,让学生对写作内容和英语语言的架构做到烂熟于心。此外,还要对校订小组的评价培训开展总结活动,保障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过程写作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练习方式,使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符合当代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更加需要加强对这一方法的运用探索,以此完成灵活化、多元化的素质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鲍小玲.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与策略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1):30-34.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4篇

写作是表达信息和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 英语写作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英语教学中很难掌握的技巧。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学生普遍对英语写作有畏难情绪, 感觉没有内容可写, 不知道如何写。采用先进的过程写作教学法, 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过程写作法的概念

过程写作法被广泛应用在国外的写作教学中, 它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是一种着重强调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写作教学模式。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 传统的结果写作教学法, 主要是由教师为学生限定不同的写作题材, 并收集相关题材的写作范文, 给学生进行分析讲解, 最后让学生按照题材的范文进行写作, 等学生完成后, 教师对写作进行批改和打分。这种写作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没有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也不能有效地提高独立写作能力。期间, 教师通常一味注重讲解英语写作中的语法结构和英语单词, 对学生写作的创造性思维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 没有新意。新课标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写作法, 注重英语写作的过程指导, 是指学生通过总结、构思、训练来不断提高英语写作的一种方法, 这样的写作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被动的写作变成主动的写作教学,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 设计系统全面的写作框架

由于过程写作法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手法, 将它应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可以使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变得更加完善, 改变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过程写作教学法是指教师对全班的同学进行分组,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写作内容的讨论和训练, 最后让学生进行写作的评价与建议。过程写作法注重的是学生理解写作的过程, 写作步骤只是让学生的大脑思维形成过程写作法的写作思路, 并且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写, 因此,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写作框架, 即对英语写作有一个大致的写作方向。例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 如白色垃圾的泛滥、生活用水的污染及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这些都会影响环境问题, 甚至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因此, 作为社会的一员, 应自觉保护环境。针对以上的概述, 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英语短文。”针对以上的英语写作任务, 学生应先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写作框架:第一, 说明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第二, 采取哪些环境保护措施;第三, 对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因此, 第一段可以这样写: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today is the increase of c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As a result, the air becomes dusty, and is not so fresh as before...

第二段可以这样写:

We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ake measures to solve that problem. For example, we can try to go out on foot or by bike instead of driving private cars...

第三段可以这样写:

Protecting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we are all facing now. It is for our own good.This planet is the best and only place we can live till now. So saving the world means saving ourselves...

2. 提炼清晰精炼的写作观点

有了全面系统的写作框架后, 学生不仅要按照写作框架进行英语写作, 也要注重英语语句的正确使用及观点的表达。由于高中英语不同于初中英语, 它的语法比较难, 词汇量也有大幅增加, 因此, 学生在进行写作时, 也要逐步尝试使用更丰富、贴切的词句。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正确使用语法和时态, 也要注重连接词的使用及新单词的使用, 如not only...but also、so...that...等。对于写作中时态的正常使用, 学生应该勤加练习。比如, 现在完成时一般为have/has done sth.的结构。此外, 要使文章通顺流畅, 学生应该学会正确使用连接词。

结束语: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5篇

布鲁纳曾在“脚手架”理论中指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如果我们把知识分割成阶梯状,他们不喜欢别人把他们抱到一个阶梯上,而更感谢你引领他们自己迈步上一个台阶或为他们提供一根迈步的拐杖。“支架式教学法”源自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它就是通过搭建“脚手架”,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环节,借由完成一个个环节,化难为易,来引导学习者一步步掌握学习中的重点,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起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

一、现状分析

写作是英语学习中一项重要的输出环节,而很多学生害怕和抵触英语写作。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有许多内容想要表达,可是由于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缺乏,使他们言之无物,只能写简单句,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要想改变现状,我们教师就必须要将学习任务分解,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利用 “支架”达到最近发展区。

二、“支架式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江苏牛津英语教材中的Task板块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内容后,能运用该单元的知识来完成一个有关该话题的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以江苏牛津版初中英语7A第八单元Task板块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述为自己设计怎样的衣服以及这样设计的理由。

(二)教学目标:学生能用本单元所学单词来表述所穿的衣服并且能写出一篇有关自己设计衣服的文章。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难点:学生在描述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时会有困难。

(五)教学步骤:

Step One: Presentation

1.Present pictures to learn new words and phrases.【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图片的形式,在情境中教学,能帮助学生形象有效地记忆生词,为学生写作时能正确表达搭建了“脚手架”。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看懂书本中带有生词的范文,而且为他们自己的写作扫除了一定的障碍。

2.Read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Step Two: Sandy’s Design

1.Present the tabl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设计意图】教师用回答问题的形式来检测学生是否看懂表格,为下一环节让学生看表格来描述Sandy的设计做好铺垫。

2.Invite stud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Sandy’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able.【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看表格描述Sandy的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是为写作做好铺垫。

3.Read the passage loudly and find out the good sentences.【设计意图】让学生积累好的词句,为之后自己的写作搭好表达的“脚手架”。

Step Three: How to write a good passage?

1.Learn how to write a good passage.【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为之后写作句式的丰富性做了铺垫。学生通过扩句练习,使自己的作文变得丰富多样且有内涵。最后还教授怎样用表示顺序的连接词使文章变得有条理。这些都是为最后学生自己写作文搭了“支架”,因为很多学生不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大量的输入和有效的操练。

Step Four: Writing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学生为自己参加圣诞晚会设计衣服的任务来让学生写一篇作文,给了学生有用的词句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在学生写完后,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赏析了一篇学生的作文,借此让学生查找自己作文中的不足,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修改自己的作文。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过程写作;应用

所谓过程写作,就是强调以实际应用为最终目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一种更符合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的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是其重要环节,而结果教学法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老师将大量英语写作范围提供给学生,并由教师来分析与讲解这些范文,要求学生根据范文模式写作,写作完成后由教师批改与打分。结果教学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始终为被动状态,写作思路受到限制,缺乏自由创作思维能力。但是在教学中对过程写作法的推进与实施,能够保证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写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全面拓展。下面本文就对“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流程

1.分组讨论

学生开始写作前,英语教师可为学生多提供些写作体裁与写作题目,将学生进行四人一组的划分,并相互讨论,以最终确定写作题目。之所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写作题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写作自己感兴趣或者比较擅长的题目,并在交流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2.初稿写作

初稿写作要求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提纲,对英语文章进行初步创作。因为英语写作思路具有灵活性,所以,学生科展开想象,对自己英语写作内容予以完善。

3.学生互评

学生在完成写作后,英语教师先不对其评阅。可由四人小组作简单互评,这样,学生在对同学写作问题及错误予以指出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对方写作技巧及方法。

4.教师评阅

学生互评后,英语教师可认真评阅学生写作内容,对学生在文章中所出现的语法错误、语句错误以及单词拼写错误进行更正,专业评阅学生写作,同时指出学生写作不足及缺憾。

5.最终定稿

学生对学生与教师给予的建议与问题进行综合,并作针对性修改,学生也可对自己在写作时所存在的错误与问题进行审视,尽可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过程写作要具备全面系统写作框架

作为灵活多变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过程写作使得英语教学内容更为完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训练与讨论,通过互评方式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然而,此方法仅为一种教学形式,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对过程写作达成一种意识。不能对实施步骤进行完全性依靠,其主要因素是学生写作内容不会完全根据此写作方式进行。教师必须采用此训练方式形成学生独到的英语创作思路。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能够全面完整的搭建英语写作框架进行培养,让其对自己写作方向与计划予以确定。比如: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工厂气体排放、汽车尾气以及河流污染等都对人们生产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然而,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所有人都有义务与责任对那些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进行遏制。根据以上内容,创作一篇不限词数的文章。

依照以上内容,学生在写作前,必须要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写作框架。第一段描述现阶段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二段具体说明保护环节所采取的措施。第三段主要作整篇文章的总结。

2.过程写作要具备精炼清晰的英语写作语句

在高中英语写作中巧妙运用过程写作法,前面有了体系与框架,学生就能根据此框架来写作。因为高中英语语法通常较为繁杂,而且单词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在写作时并不仅限于英语写作内容,写作内容还对单词与语句提出更高要求,而且高中英语不同于初中英语语句那样简单易懂,高中英语要求对单词与语法进行充分运用,并将一些较为新颖的单词融入进去,以达到润色文章的效果,不断提高自己英语写作水平,具体内容可分析以下实例,并加以说明:例一:Nothing is more adj than to do sth.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o study hard.(没有任何事比学习更重要)。

例二:An advantage of (doing) sth is that-clause. An advantage of using the solar energy is that it won’t create any pollution .(对太阳能进行使用的最大优势就是它不会污染环境)。

3.过程写作需要学生掌握英语基本写作模式和技巧

在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英语不同写作格式和题材进行掌握和了解,在对英语每个单元学习过程中,其都将会出现不同的写作要求和训练重点,其中在高中初级阶段,关于英语写作方式主要就是书信和记叙文,随之会逐渐要求学生对议论文等不同写作形式进行训练,那么在目前这一形势下,在高中实施英语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英语写作模式进行掌握,并且能够依照不同题材进行不同风格的英语写作,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英语写作教学。

学生有了对英语写作模式和文体的了解,再加上有了相应的写作素材后,还不能保证写出来的就是好文章。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些相应的写作技巧训练。在进行英语训练中,要注重对各种英语句型的灵活运用进行训练,其中包括分词短语、复合句、长短句、强调句、介词短语等的相互搭配使用,尽可能的避免一篇文章中所采用的为一个句式,这样可以对文章句式的单调性进行避免。同时还要学会使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例如一些转折性词语(after all、however、nevertheless以及but等);总结性短语(finally, at last,in brief, in a word,in short等);表递进词语(furthermore,besides, then, moreover);还包括一些对比性词语(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same way以及just as等)。最后也要学会采用一些固定搭配或者谚语等对同一句话的意思进行表达。

三、结语

总之,现阶段,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在写作教学的方法及理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及英语写作改革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予以加强是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很多同行近些年将过程写作坚持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效果非常显著。由此可见,只要对过程写作进行灵活科学运用,就能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汝萍.高中英语“注重过程写作教学模式”的课堂运用[J].考试周刊,2012(17):164-165

[2]刘艳荣.“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8):114-115

[3]高霞.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法”有效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0(9):69-70

作者简介: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7篇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 该课程在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开设, 其应用性、实践性很强, 以应用为主要目的。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学习目标以听说技能训练为主, 在高年级阶段, 读写的技能训练往往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讲, 学生英语基础不尽相同,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还存在一定难度, 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课程内容的选取要以学生写作兴趣为出发点, 以鼓励式写作为主, 从而使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合作学习认为知识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 而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合作学习方式以学习为主要目标, 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分组进行实现, 语言课堂上小组活动的巨大优势已被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所证明。合作学习在语言教学中体现出许多优势, 有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教学交往的充分发展;有利于增强合作能力, 建立自信心, 体现学习的成就感, 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增加了学生用语言交流、表达思想的机会。

二、合作写作模式的功能

英语写作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 本身有其不可忽视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单纯教师的讲解已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的职业必修课, 其目的是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书面交际能力。合作写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因材施教, 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 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三、合作写作模式在高职写作教学中的实现

(一) 写作任务前期准备

写作任务的前期准备包括写作内容的选取、任务完成时间的估算、小组分配的有效性三个准备工作。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设计每次课程的写作任务, 写作任务的选取要考虑到内容的难易程度。如果内容过于简单会使学生失去小组讨论写作的兴趣, 认为独自可以完成没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但内容过难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很难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每组应以不超过6人为宜。如在进行英语记叙文的写作时, 理论的讲解部分并不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 教师只需将写作要点, 如记叙文构成的六大要素以及文章展开的顺序进行讲解, 或让学生从范文中总结出来, 写作任务的设计紧随其后。写作任务可以是给定一个故事开头和结尾, 让学生以合作写作模式自由发挥, 然后将其内容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写作任务的完成时间不要太长, 要尽量留出在课堂上评价、讨论的时间, 达到即时的反馈, 这样也可以使任务评价阶段得以完成和实现。

(二) 写作任务完成过程

教师在布置好写作任务以后,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由学生自主来完成, 教师此时充当指导者、监督者的角色。教师要时时了解学生对任务完成的进展情况, 以便有效地控制时间的分配, 教师此时要对学生的合作情况有所了解, 也方便随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与此同时, 很好地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 学生愿意与老师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沟通, 共同探讨授课内容。学生首先要进行分工, 如确定组长和组员的主要任务。有了共同目标以后, 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合作完成信息搜集、整合以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首先形成写作提纲, 在此基础上, 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进行初稿的写作。这个阶段主要是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写作任务, 其方式灵活多样, 有时每人完成一篇, 然后集体进行修改。这样也使写作的难度降低下来, 克服学生对于写作的抵触情绪, 也利于养成写作的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初稿经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后, 由小组成员对初稿进行加工、修改、润色。主要从文章结构、内容的组织与选取、语法点使用、词汇的准确以及标点的运用上进行修改。合作写作的成果经小组成员共同加工修改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

(三) 写作任务评价阶段

小组合作完成一项写作任务后, 就进入到合作写作的最后阶段, 当学生看到一篇成稿时, 增加了学生学习方面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由三个部分构成, 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 首先, 组内进行初评, 组内成员对已完成的写作任务轮流进行评价, 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大家集体讨论进行修改, 这是一个巩固提高的过程, 语言的学习在这个阶段得以巩固。第二部分, 即各组学生将文章与全班同学分享, 全班同学认真听取其他组的写作成果, 进行评价, 提出优缺点以及如何改进, 这样扩大了学生参与度, 提高了学习效率。以竞赛的方式进而评出在此次写作任务中完成最好的小组, 进行奖励。最后, 教师进行整体评价, 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和文章的质量进行评价, 并把成绩公布给学生。

四、结语

合作学习法不同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把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充分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起到了良好的收效。

摘要:写作课程中采用合作写作教学模式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小组写作模式以鼓励式写作为主,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热情, 从而使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写作,高职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8篇

一、“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意义

“过程写作”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主要强调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了解英语的实际应用,写作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打破以往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制定局限性的写作题材,避免学生机械的按照写作材料等进行照搬模仿。“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主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写作题材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有效提高了学生英语写作积极性,摆脱英语写作中的畏难心理,对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 科学的选择写作题材。

英语写作题材是英语写作的核心,以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题材都是教师根据教材要求进行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些题材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使学生在写作时产生畏难心理,进而影响了学生写作兴趣。因此,应科学选择写作题材,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选择和拟定自己喜欢的题材。

例如,在进行“Friendship”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按照教学要求给学生拟定一个主题,尊重学生个性,按照学生的意愿拟定与主题相关的题目,如,拟定题目《My deskmate》写出自己和同桌之间的friendship,拟定题目为《My neighbour》,虽然题目各不相同,但文章主旨都是围绕“Friendship”展开的,这种选题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建立全面的写作框架。

如果将高中英语写作比作建一座坚固的高楼大厦,那么“过程写作”则是构建这座高楼大厦框架基础,“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先构建写作思路,写作思路的构建就是写作框架建立的过程。

例如,在进行“expository writing”写作教学中,教师使学生选定题材,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说明,如,对中国的festivals进行说明,教师要知道学生在写作前首先对festivals有大概的了解,将自己认为重要的festivals列出来,之后再在头脑中回忆每一个festival的特点和意义,这样就对写作逐渐建立起一个知识框架,写作时按照知识框架进行构思、组织语言,建立全面的写作框架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是“过程写作”实施的重要手段,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写作技巧,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例如,在进行“narration”写作练习中,教师要使学生掌握记叙文要素,看到记叙文题材时需先理清narration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并按照题材写作要素展开写作,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常用词汇和短语,如“be active in sth”、“be regarded as···”、“at the age of···”,“on behalf of my classmates”等等,一方面便于学生捋顺写作思路,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词汇积累,写作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增强学生对写作的信心,以此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不能忙目照搬之前学过的词汇,还要科学创新,使英语写作具有新意,以免学生被固有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思维束缚住,此外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要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给予指导纠正,使学生不断进步,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

4. 进行客观的写作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更是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不足的重要举措。然而,以往写作教学评价,教师片面的以写作结果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文章中语法错误出现较少、单词拼写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肯定,而对在写作中出现词汇错误较多、语句不通顺的学生给予完全否定,这种片面的评价严重影响到学生写作信心,使学生失去英语写作的积极性。而“过程写作”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用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不应只围绕写作结果,还应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对在写作过程中具有创新思想的学生给予肯定,对在写作过程中积极和教师探讨的学生给予肯定,对写作过程中遇到陌生词汇主动查找词典的学生给予鼓励,“过程写作”评价中,教师发现了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和赞美,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写作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热爱英语写作,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这种评价方式是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效率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提高学生高中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前提,写作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以往的词汇进行汇总、编辑,还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掌握英语语言的具体应用。此外,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过程写作”使学生真正喜欢英语写作的同时还使学生在写作中尽情发挥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回归教学主体,更加注重的学生写作过程,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使学生真正学会了“英语写作”,对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过程写作,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邓鹂鸣,刘红,陈芃,陈艳,章毓文.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13(06).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9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 即由教师布置一个写作题目, 学生独立写作后上交给老师批改, 最后老师会讲解或写出一个范文供学生参考。这种只注重写作结果而忽视过程训练的教学不仅造成了学生严重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很难提高。

面对亟待改进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许多英语教师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而任务型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福音。任务型教学法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的一种实用性外语教学模式。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一种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要求语言课堂教学在计划和教授语言的过程中以运用和完成任务为中心, 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语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是: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宗旨, 以学生为主体, 以话题为主线, 以任务为中心, 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 评价方式过程化的语言教学基本模式。教师在此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合作, 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积极调动智慧和兴趣, 充分运用知识、技能、通力合作, 克服困难, 完成任务, 从中获得真实交际的能力以及其他综合技能和素质。任务型教学法通常由三个教学阶段组成:前任务 (pretask) 、任务环 (task cycle) 和后任务 (post-task) 。

以中职英语第三册 (拓展模块) Unit 4为例:本单元讲的售后服务, 通过处理投诉和处理退换货两个案例, 向学生展示了基本售后服务模式。写作环节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一封投诉信后, 运用相关句型写一封回信 (an adjustment letter) 。课前根据学生的性别、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 按照混合搭配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了分组, 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下是任务型教学的三个环节:

1 前任务——导入主题, 写作铺垫

教师在前面听、说、读的环节基础上趁热打铁, 引入所要完成的写作任务。

1) 针对前一节阅读课Letter of Complaint (一封投诉信) 提出四个简单的wh问题:

Who wrote the complaint letter?

Where did the unhappy experience happen?

Why did the writer complain?

What resul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get?

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进一步熟悉相关词汇, 句型和表达等语言知识, 同时在交流中活跃了课堂气氛。

2)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搭配题。要求学生把右栏的句子 (回复投诉信的常用句子) 与左栏的功能进行配对。如右栏中e项的I would like to apologize for the error made by our company (我想为由我公司引起的错误向您道歉) 属于左栏第 (2) 条Apology for the error or fault (为错误道歉) 。此环节给出了回复投诉信的常用句, 能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

3)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总结出回复投诉信的写作要素。教师在学生讨论汇报的基础上确定回复信的四个步骤:

第一, 告知对方已收到投诉信;第二, 接受投诉;第三, 提出解决问题的意向;第四, 结尾段旨在保持与顾客间的友好关系。

2 任务环——分工合作, 进行写作

本节写作课中教师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阅读一封本校一年级某同学对学校食堂的英文投诉信, 然后替学校给这位同学写一封回信。任务设计较为真实,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规定每个学生都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样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

教师把这封投诉信发给每位同学, 由各组的组长列出本次写作的单项任务:例如, 根据这封投诉信来确定回复信的headings (写信人及收信人相关信息) 、greetings (称呼) 、signature (落款) 的内容;通过阅读来指出投诉信的关键内容 (即四个Wh-问题的内容) ;确定正文部分的框架;遣词造句并纠正有可能出现的词汇搭配及语法错误, 考虑上下文的连贯性等。然后组长分配任务或小组成员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组员之间及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探讨, 也可以向老师寻求语言帮助。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鼓励每一组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写出正文的最后一段。

3 后任务——范文点评, 提高改进

当堂学生互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可先选择2-4组学生的典型习作, 通过投影呈现, 组织同学一起点评并提出建议。学生对这种交流互评很有兴趣, 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有所借鉴, 收获很大。同时这一环节中学生及时纠正了自己的一些错误并进一步明确了回复投诉信的写作思路, 真正做到在“做”中学, 在“用”中学。

课后教师总评:学生们的作文经过课堂交流并修改后, 质量显著提高, 老师在评阅这些作文的时候能很快找出他们容易出错的地方, 也便于总结。老师对评阅学生的习作不再感到压力重重, 评阅时的心情也更为愉快!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习作, 在一次次修改中学生逐步提高了写作能力, 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任务型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效果是明显的, 在实际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重视输入

相对阅读来说, 写作是语言输出。没有大量正确的知识输入, 就很难有准确的语言输出。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写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单词拼写错误率较高;词语搭配不当;语法结构运用凌乱;用汉语思维来进行中式英语表达。对于这些问题, 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有针对性的训练, 如听写单词短语、句子的英汉互译、不断复习五种简单句 (S+V;S+V+O;S+V+P;S+V+IO+DO;S+V+O+C) 并通过翻译句子来训练巩固。在此基础上还要经常提供一些范文, 让学生通过背诵积累语篇, 内化语言规则。对于中职生来说, 大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内化的前提, 而语言内化就是语言输出的根本保证。

3.2 指导合作

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 教师指导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尤其在写作初始阶段。教师应关注过程多于结果, 做好写前的“导”, 让学生熟悉应用文的格式、内容、信息和语言形式, 从而降低认知难度。同时应该意识到写作不能仅仅理解成个人的行为, 应提倡学生开展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 通过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写作。合作学习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它是学生通过个体努力及小组讨论、成员间的合作、互助, 完成分配的写作任务, 每个成员的学习活动成为整个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一个成员都能抓住有用的信息并形成写作思路, 最终获得写作素材, 再进行组内交流、全班分享来完成写作任务, 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3 资源利用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 语言学习被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多媒体及网络资源, 语言学习环境得到了有利的改善。Email、QQ、博客、微博等技术为学生英语写作学习提供了平台, 学生有了更多的展示自己英文习作的空间,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在网络学习圈内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合作探究, 共同进步,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同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英文报刊和优秀网站, 扩展所学知识。

3.4 以评促进

传统的以分数论输赢的单调评价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多样化的评价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 激发兴趣的信心评价。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信心不足, 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课堂任务的启动, 让学生了解自我的已有知识, 在评价自己已习得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2) 积极参与的协作评价。任务型写作课堂教学中每一写作步骤都离不开小组互助、协作学习与评价, 合作学习, 协作评价能扩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是任务学习的延伸。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和互助好学的精神。

3) 多元综合的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个过程性评价。因为写作过程往往显得比结果更为重要, 所以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持之以恒, 同时尽可能地把学生所有学习活动都纳入评价范畴, 既要注重学对生掌握英语基础语言知识的、写作技能的评价, 还要重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评价。

写作是用书面语言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重要交际方式。在中职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 写是最复杂的, 也是最难的。而实践证明, 任务型教学法以把个体学习转化为合作学习、从注重写作结果到重视写作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等优点, 给中职英语写作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它将成为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线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根据中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林立, 王之江.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陈玫.教学模式与写作水平的相互作用[J].外语学习与研究, 2005 (11) .

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思维应用 第10篇

1 高等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不足之处

1.1 忽视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一些高等院校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认识不够全面, 没有把写作作为重点培养课程, 没有开设专门的写作课程。大学生在写作方面缺乏全面而深入的培养, 当然这样培养出的大学生在英语能力上就有一部分缺陷。高等院校忽视写作教学, 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从而使得英语教师忽视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导致大学生也不注重写作, 忽视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只有在考试之前, 才会采取集中复习策略, 猛背几篇优秀的文章, 然后在考试时默写下来。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文章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也不会根据不同的主题写出文章。大学生会背英语文章, 但是不会写英语文章, 这已经成为英语教育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1.2 有些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质量不高

有些高等院校即使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但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的质量却很低, 教学的效果也差强人意。很多英语教师不会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教学生写作, 他们空有一肚子理论和优秀范文, 却不知道怎么让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英语教师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把优秀的句子和文章背下来, 然后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对于学生的写作训练非常片面, 纠结于正确的字词和语法, 而不注重文章的整体构思, 以及学生自己的想法, 甚至对写作的一些创新。所以, 英语写作课堂变得非常死板和固定, 教师的写作教学效果不高, 而学生也无法活学活用, 并且加以创新。

1.3 英语写作教学材料的编排不尽合理

如今的高等院校在英语写作的教学材料编排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其包含的写作题材不够全面, 主题都要么太狭窄, 要么很宽泛。而且大多数教学材料只是列举优秀的范文, 然后标上应该用到的句子或短语, 对于文章的结构没有做过多的涉及。而且其中涉及记叙文、说明文、书信通知等写作形式, 并没有对其他形式做相应的训练。英语教师对于写作教学材料的运用也不是很好, 只是把教学材料当作一个知识的容器。教师只是通过教学材料给学生呈现书上的例文和例句。最后让学生背诵这些内容, 并且参考它们进行写作。英语教师根本没有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思考, 所以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是死板而无法变通的。

1.4 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态度不全正确

大学生在进入高等院校之前, 已经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所以, 他们对英语的态度和相关早就形成并且根深蒂固很难改变了。因为长期的压抑以及错误的引导, 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不高, 也习惯于背诵文章和句子, 然后用到写作当中。他们认为背诵句子和范文才是写作的关键, 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写作的创新性。而且写作是一项见效很慢的技能, 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够看到效果。因此, 学生难免对写作学习容易失去信心, 并且认为不管怎么样努力, 写作能力都得不到提高, 从而放弃努力。而且写作教学的单调刻板特点, 使得学生也对英语写作失去兴趣。他们对写作学习只是应付一下老师的检查, 对自己的作文也缺乏分析和反省, 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取得一定的进步。他们只是在写完作文之后, 拿一个分数, 然后对范文进行背诵。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都不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2 创新思维对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

2.1 创新思维使得写作含有更高的价值

在英语的写作教学中, 模版和范文总是教师的重点, 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也会产生千篇一律的感觉。在如此模版化的写作教学就像古代的八股文一样, 要求学生写文章时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什么都是固定好了的。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从而使得写出的作文完全都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学生写作时就像是在默写别人的文章, 而其中都没有什么自已的意识。这样机械而刻板的写作教学亟需创新思维的加入, 使得写作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学生具有更加自主的意识。写作就不再是默写, 而成为真正的创作, 使得作文更加有价值。

2.2 创新思维使得写作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创新思维不仅使得写作的形式更加自由和开放, 还有利于写作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学生可以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范文和模版, 而可以自己的发挥来建立文章的结构, 用自己的经验去充实文章的内容, 而不是照搬别人的经验去无味的填充。创新思维可以使得学生的作文更有他们自己的思想, 也变得真实而不空洞, 生动而不呆板。创新思想还能够让他们的创作充满乐趣, 他们在写作文时也更加轻松自如。他们的思绪和灵感如泉水一般涌出来, 而不会像以前一样老是词穷句竭, 凑字数, 拼文章, 却还怎么都写不够字数。创新思维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使得他们的作文更加新颖, 更有意义。

3 高等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思维应用现状

虽然我国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日渐意识到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而且通过政策文件也提出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全面培养。但是,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还是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尤其是学生的写作训练一直都离不开模版和范文, 写作教学也缺乏创新思维的应用。很多大学生一遇到英语作文就犯难, 不知道怎么写, 老是词穷。或者写的作文内容比较枯燥, 没有深度。写作学习需要学生背诵单词、句子和文章, 所以记忆负荷过大, 学生已经没有经历去创新了。

而且学生对英语各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已经够多了, 都没有机会去涉猎英语以外的知识, 所以对于写作也没有材料或内容创新的来源。而且写作教学只注重作文的单词是否拼写正确, 独特的短语和句型有了几个, 文章字数够不够, 而没有注意过有没有创新之处。可见, 如今的高等院校, 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 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而且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也缺乏有效的实施途径, 只是流于形式而已。

4 高等院校英语写作教学应用创新思维的途径

4.1 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加强自己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只是创新能力中的一个方面, 还涉及意识、情感等各个方面。英语教师应该对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且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使得创新思维能够发挥实际效果。创新思维对英语写作的应用, 使得学生的角色更加明显和突出, 通过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和启发学习等多种方法, 帮助学生在写作学习中树立创新思维, 从而发挥自己的无限潜力。创新思维要求写作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弘扬出发, 从而通过自己的思考, 在写作学习中探索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对此, 英语教师需要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把创新思维更好地应用到写作教学中去。

英语教师要勇敢地创新, 学会分析和处理写作知识和技巧。根据社会变化和热点问题, 不断更新写作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根据教学理念的发展, 不断更新写作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英语教师还应该充实自己的写作知识, 以及多收集写作的素材和经验技巧。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也要有所了解, 据此来寻找创新思维培养的最好切入点, 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创新思维发挥。为了让大学生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要求, 英语教师需要在写作教学的创新思维应用上下足功夫, 不仅使得学生会把创新思维用到英语写作上, 还会把创新思维用到每个地方。

4.2 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创造自由开放的写作课堂

课堂是创新思维滋生和生长的土地, 正如有一位专家曾经说过, 轻松愉悦的气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 写作教学需要改变以往既刻板又束缚的课堂, 开拓一个既自由又开放的课堂。学生的思维会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 刻板被动的课堂环境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开发, 他们就会逐渐对写作学习失去信心。如果是自由开放的课堂环境, 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 从而提高写作学习的效率。要把创新思维应用到写作教学中, 就需要创造一个自由、开放而轻松的课堂环境。

在这样的课堂里, 教师不是主导和控制一切教学活动的人, 而更多地扮演引导和帮助的角色。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探索, 在写作海洋中开辟出自己的航线。学生掌握着自己的船舵, 而教师只是海上的一股轻风, 让学生不会偏离正常的航线。在写作课堂上, 教师以帮助学生辩证性地看待问题, 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它。教师给学生批判和怀疑的机会,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自由开放的写作课堂能够使学生感觉到受尊重, 受重视,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4.3 高等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充分利用发散思维

英语写作教学需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给写作添上想象的翅膀, 飞出课本和范文的牢笼。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在更广阔的天空飞翔, 这样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结合是有利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书本上的范文也不是绝对正确, 完美无缺的, 而且还要鼓励学生跳出范文和模版的圈子。从而对范文进行大胆的质疑和修改, 最后找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这样, 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越来越多, 学生对写作学习日渐恢复了信心。他们不再会觉得写作是一件无聊枯燥的事情, 而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各个方面的分析, 从而对文章的写作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一篇文章需要先有主题, 然后根据主题构建一个行文框架, 然后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内容的充实和扩展, 并且通过优美的短语和句子进行修饰。所以, 发散思维也是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需要树立发散思维, 从主题发散开来, 寻找各个方面的题材, 在发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使得作文既有丰富多样的内容, 又具有新颖独特的地方。

5 结束语

虽然国家和高等院校都开始重视写作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开始注重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培养。但是, 英语写作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忽视写作的重要性, 教师的写作教学质量不高, 教学材料的编排不合理, 而且学生的英语写作态度也不正确。创新思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使得英语写作具有更高的价值, 形式和内容也更加丰富。但高等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对创新思维的应用并不是很到位, 所以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 使得创新思维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富成.浅析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文化与教育, 2012 (12) :177.

[2]杨建香.简析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7 (6) :181-183.

[3]董爱娟.浅谈高校英语写作教学[J].才智, 2012 (28) :196.

[4]李绍芳.寓积极情感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于英语写作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 17 (7) :142-144.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过程写作 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应用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难点,对于学生来说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处于极其被动的状态,这严重影响到学生写作积极性。鉴于此,本文阐述了“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深入研究了“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为激发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提供科学借鉴。

一、“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意义

“过程写作”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主要强调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了解英语的实际应用,写作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打破以往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制定局限性的写作题材,避免学生机械的按照写作材料等进行照搬模仿。“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主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写作题材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有效提高了学生英语写作积极性,摆脱英语写作中的畏难心理,对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科学的选择写作题材。英语写作题材是英语写作的核心,以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题材都是教师根据教材要求进行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些题材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使学生在写作时产生畏难心理,进而影响了学生写作兴趣。因此,应科学选择写作题材,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选择和拟定自己喜欢的题材。

例如,在进行“Friendship”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按照教学要求给学生拟定一个主题,尊重学生个性,按照学生的意愿拟定与主题相关的题目,如,拟定题目《My deskmate》写出自己和同桌之间的friendship,拟定题目为《My neighbour》,虽然题目各不相同,但文章主旨都是围绕“Friendship”展开的,这种选题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建立全面的写作框架。如果将高中英语写作比作建一座坚固的高楼大厦,那么“过程写作”则是构建这座高楼大厦框架基础,“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先构建写作思路,写作思路的构建就是写作框架建立的过程。

例如,在进行“expository writing”写作教学中,教师使学生选定题材,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说明,如,对中国的festivals进行说明,教师要知道学生在写作前首先对festivals有大概的了解,将自己认为重要的festivals列出来,之后再在头脑中回忆每一个festival的特点和意义,这样就对写作逐渐建立起一个知识框架,写作时按照知识框架进行构思、组织语言,建立全面的写作框架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是“过程写作”实施的重要手段,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写作技巧,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例如,在进行“narration”写作练习中,教师要使学生掌握记叙文要素,看到记叙文题材时需先理清narration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并按照题材写作要素展开写作,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常用词汇和短语,如“be active in sth”、“be regarded as···”、“at the age of···”,“on behalf of my classmates”等等,一方面便于学生捋顺写作思路,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词汇积累,写作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增强学生对写作的信心,以此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不能忙目照搬之前学过的词汇,还要科学创新,使英语写作具有新意,以免学生被固有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思维束缚住,此外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要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给予指导纠正,使学生不断进步,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

4.进行客观的写作评价。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更是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不足的重要举措。然而,以往写作教学评价,教师片面的以写作结果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文章中语法错误出现较少、单词拼写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肯定,而对在写作中出现词汇错误较多、语句不通顺的学生给予完全否定,这种片面的评价严重影响到学生写作信心,使学生失去英语写作的积极性。而“过程写作”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用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不应只围绕写作结果,还应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对在写作过程中具有创新思想的学生给予肯定,对在写作过程中积极和教师探讨的学生给予肯定,对写作过程中遇到陌生词汇主动查找词典的学生给予鼓励,“过程写作”评价中,教师发现了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和赞美,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写作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热爱英语写作,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这种评价方式是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效率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提高学生高中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前提,写作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以往的词汇进行汇总、编辑,还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掌握英语语言的具体应用。此外,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过程写作”使学生真正喜欢英语写作的同时还使学生在写作中尽情发挥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鹂鸣,刘红,陈芃,陈艳,章毓文.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13(06).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写作,过程写作法,教学

1 调查及结果

1.1 方法

英语写作教学在中国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结果写作法, 正当国外的过程写作法发展迅速的时候, 我国的英语教学界却没有丝毫的动静。是因为过程写作法不适合中国学生的现状吗?还是因为当前的结果写作法就是最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呢?笔者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了一次调查, 通过这次调查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答案。调查的对象是随机抽取的我院学生。

1.2 发现与讨论

(1) 主要问题。我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发现了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存在着一些问题, 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是采用三段或者五段的方式, 整个作文的语法错误很少, 但是就整个作文的内容来讲, 思想并不明确。作为英语教师, 笔者都常常对他们想要表达的作文中心思想难以琢磨, 也不知道他们整个作文在表达怎么样的一种情感。因此, 笔者认为, 当前高职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 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词汇和语法等问题, 而是对缺乏对整个作文的细节和中心思想的探索和挖掘。

(2) 教学法。传统的结果写作法认为, 英语写作只是进行英语学习的一种手段, 并不是一种英语交际的方法。在中国的结果写作法中, 教师评判一个英语作品好坏的标准主要是看语法、词汇以及格式等, 对于作文的中心思想内容并不看重。因此, 在调查中, 笔者发现, 教师和学生们普遍都比较坚持传统的三段和五段的方式, 重视最终的写作成果, 最好是一次成品, 师生间对于作文的思想的交流几乎没有。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总结, 我们发现首先在100位学生中, 有40名学生选择了教师在日常的写作评价中重视对语法的点评, 有25个人选择的是教师着重词汇的使用的评价, 有30人选择的是教师重视的是整个作文的格式, 而选择教师重视对作文思想内容评价的仅仅只有10人。因此, 我们调查的结果是大约90%的学生都在日常的英语作文学习中认为教师重视的是作文的词汇、语法和格式这些外表, 而对整个作文的中心思想内容要求比较低。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只是机械式的, 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中心, 没有思想内容。

1.3 结果写作法的弊端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 培养出的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虽然考试的分数能够达到要求, 但是应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以及表达思想的能力还是非常欠缺, 这和结果写作法在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 我们有必要提出结果写作法的一些弊端:首先, 结果写作法在写作中重视的是形式, 而不重视内容, 这种教学法认为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应当是语法正确、词汇正确、格式正确就可以了, 对于作文的内容和思想并没有过高的要求,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人思维的发展。其次, 这种结果写作法往往是教师制定题目和思路, 学生被动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写作, 难以提升学生自主写作的积极性。最后, 这种结果写作法教师重视的是结果, 而不是学生的写作过程, 从而造成了教师只是在等到学生的作文完成之后, 收上来进行批改, 从而造成了师生之间对于作文的写作交流不多, 而这是机械式的周而复始。

2 新的写作教学思路:过程写作法

根据过程写作法, 我们将整个写作的过程划分成以下若干个步骤:写前准备, 也可以称为写作构思的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自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搜集一些对于作文写作有用的资料和信息。并选择自己的写作方向、中心思想、作文的体裁等等。通过师生交流, 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写作中心思想, 并且为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意见;在写作的阶段中, 学生就按照自己提前设定好的中心思想, 以及提前打好的草稿进行书写, 并可以提供给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阅读, 增加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写作法有一个重要的步骤是重写步骤, 这是过程写作法最明显的特点, 在这个步骤, 学生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修改, 如果在前一步骤中发现的问题太多的话, 甚至需要重写,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够追求完美。

笔者认为, 高职的英语写作教学应当是在愉悦, 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的, 但是传统的结果写作法需要学生每天语法, 词汇的训练, 往往会比较枯燥。而在过程写作法中, 就不会显得非常的枯燥。因此, 笔者认为, 我国的英语教师应当着力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变。首先, 要积极的在写作教学中应用分组探讨的方式, 这样可以很大限度的活跃学生们的思维, 并开阔学生们的写作视野, 对于学生写作的内容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 要改变当前的作文评价方法, 我们应当对作文的中心内容的评价上增加重视的程度, 而不是机械的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语法, 词汇的错误。

不过, 过程写作法仍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1) 中国的英语教师大多未接受过写作教学方面的系统培训; (2) 过程法花费时间较多; (3) 过程法认为学生应多次修改、重写作文, 但考试时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定稿。所以, 它不能适应当前中国的考试制度。

3 结论

一直到现在, 关于结果写作法和过程写作法谁对英语写作教学更加有利的争论还在继续着,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着重点不同, 传统的结果写作法看重作文成品的外在形式, 往往会忽视作者的写作过程, 而过程写作法看重的是作文的整体中心内容和内在思想。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 笔者认为, 当前我们的写作教学应当对写作的过程教学重视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我国的高职学生写出来不再是空洞的内容, 不再是没有中心思想的英语论文。

总之, 每一种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有它出现的意义, 我们应当正视过程写作法的出现, 并要积极的吸收其在我国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尽管当前的过程写作法在一些地方还有待完善, 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对于我们当前的实际问题来说, 还是应该大力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郭锦辉“.预制语块”在大学英语“过程写作法”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8) .

[2]王晓丽.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S2) .

[3]胡绍廷.论“过程写作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29) .

[4]余冬梅.网络环境下过程写作法的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5]潘琪, 谭万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评价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 2009 (2) .

[6]张效国.过程写作法实验教学研究报告[J].文教资料, 2006 (34) .

由小编一勺草莓酱整理的文章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12篇(全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

Tags:应用文   英语   写作   教学  

搜索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