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黄历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首页 > 大总结 / 正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6篇(全文)

2024-12-31 20:47:03 大总结
文章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6篇(全文)由网友琴瑟和鸣投稿,希望给你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当然本站还有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6篇(全文)相关模板与范例供你参考借鉴。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精选6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1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主讲人:何娟 五都中学

Unit4Don’t eat in class

一、Teaching aims: 1.Learn new words: hallway ,dining hall,listen to music,arrive,fight,sorry.2.Let students learn rules and learn to make rules.3.Let students learn to follow the rules

二、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Learn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eg.arrive late for.listen to.be on time.Don’t…

2.Learn important school rules

三、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1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2 Learn to make the rules.四、Teaching tools Media courseware.recorder.Paper

五、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Greeting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with a smile)Ss :Good morning.teacher.Step 2 Leading 1.Let the students listen to a piece of nice music: Rules Rules Rules 2.Show our school rules(Wudu middle school rules)Step 3 Presentation 1.Learn new words by presenting pictures:hallways dining hall listen to music arrive fight sorry 2.Media show th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bout school rules.Leading them to learn rules.T:What rules are they breaking? Ss: Arrive late for school.(Help them answer the rule and learn the rule)T:Can we arrive late for school? Ss:No, we cant’t.T;Don’t arrive late for school.We must’t be on time.3.Then learn other rules in the same way:Don’t run in the hallways.Don’t eat in class.Do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classroom.Don’t fight.Step 4 Practice 1.Learn school rules together.2.Do 1a :Write the number of the rule next to the student.3.Listen to the tape and do 1bStep 5 Pair work 1.Do 1c in pairs Student1 What are the rules? Student2 We can’t arrive late for school;We must be on time.2. Ask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dialogues by showing them the pictures.Step 6 Listening 1.Listen to 2a.check activities Alan and Cindy talk about.2.Listen to 2b.circle can or can’t Step 7 Pair work Talk about the rules according the answers of 2b.S1 Can we listen to music? S2 We ca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classroom.but we can listen to it in the musicroom.Step 8 Group work Let the students learn to make the rules.(Provide a passage of Qiqi.and help her make family rules.Divide them into groups of four.Ask them to make rules and present their rules to see which group is the best.Step 9 Summary 1.Make a summary about the rules : learn the rules and make the rules 2.Ask the student to do an exercise in class:Translate our school rules in English.Homework 1. Make our class rules(at least 5 sentences)2. Follow the school rules and class rules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2篇

班别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发生在()

A.北京

B.上海C.武昌

D.南京 2.两位同学在争论五四运动中谁的作用大,你能帮他们判断一下吗?()

A.学生

B.商人C.知识分子

D.工人 3.“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这里的“他”是指()

A.鲁迅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 4.“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开门。”这首打油诗反映了下面哪一历史事件()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5.五四爱国运动被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主要原因是()

A.这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C.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

D.他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6.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7.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爱国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爱国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五四爱国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8.五四运动的最重要贡献在于()

A.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C.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D.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唤起国人爱国热忱

9.我们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应该去()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武汉 10.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D.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11.“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孙中山 12.北伐的主要对象中,盘踞在最北面的军阀是()

A.张作霖

B.孙传芳

C.吴佩孚

D.段祺瑞 13.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五四爱国运动

③红军长征 ④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14.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是在一条游船中进行的,你知道这艘游船现在停泊在哪里吗?()

A.北京颐和园

B.浙江杭州西湖

C.浙江嘉兴南湖

D.北京昆明湖

15.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参加五四运动的阶层主要有()

①工人 ②农民 ③学生 ④商人

A.①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在1926—1927年初的北伐中,控制湖南湖北的军阀是下列三人中的哪一个()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17.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18.你知道“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矗立在今天哪个省的省会吗?()

A.广西

B.江西

C.山西

D.江苏 19.“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流传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0.“国民革命最终失败”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转入低潮

21.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施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A.广东国民政府的东征

B.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22.小刚同学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在该地召开的一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遵义

B.瑞金

C.吴起镇D.会宁 23.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召开于1935年1月

B.集中全力解决了陈独秀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4.暑假期间,八年级一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①南昌 ②泸定桥③遵义④吴起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有这样一个地方,1863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这里,蒋介石欣喜若狂,扬言要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你知道这是下列哪个地方吗?()

A.大渡河

B.金沙江

C.乌江

D.湘江 二.看图问答题:(共20分)

26.右面是2008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的两个镜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说出奥运圣火选择在以上两个景点的历史依据?

(2)当年这两个地方发生的历史事件解决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

(3)以上事件在党的历史上各有什么重大意义?

(4)奥运圣火今天在以上景点传递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27.看图回答问题。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四张邮票反应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图片

请回答:

(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放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

(2)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3)“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估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一例。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三.材料解析题(共20分)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今年(2009年)是纪念五四运动多少周年?

(2)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哪些人?

(3)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4)你知道一直被中国青年传承和发展的五四精神是什么?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请回答: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

(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还说它失败了?

(6)参观这所学校遗址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四.问答题(10分)

3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你知道中国共产党于何时诞生吗?到2009年,他已走过多少年的历程?

(2)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结合所学内容和实际,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

(三)参考答案 一.

1.A 2.D 3.D 4.C 5.B 6.D 7.D 8.D 9.C 10.A 11.D 12.A 13.C 14.C 15.B 16.B 17.B 18.B 19.B 20.A 21.C 22.A 23.B 24.C 25.A 二.

26.(1)图1:中共一大在此召开;图2:遵义会议在此召开(2)图1:建立中国共产党;图2:确立了以毛泽东的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3)图1一: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图2二: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奥运圣火在这两个城市传递,能够激起人们对当年革命先烈的无限追忆,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激励每个中国人为举办奥运贡献自己的力量。

27.(1)①B;②A;③C;④D。(2)党内左倾错误的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3)思想、精神、身体、生活用品的准备等即可(4)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三.

28.(1)90周年(2)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乐于奉献,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赤子之心。

29.(1)黄埔军校;1924年5月(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4)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5)行动: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原因: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6)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四.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3篇

一、语法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法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一直以来, 学生学习语法, 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 语法教学也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误区。有些教师脱离现实的语言环境, 过分强调语法概念和侧重语法知识的孤立训练, 结果往往导致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语境, 手足无措, 词不达意, 无法灵活地运用语法规则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语法教学扼杀了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其实学习语法并非仅仅为了考试, 结合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进行语法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要求, 初中阶段的语法教学, 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 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

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在初中阶段, 写作是展现语言运用能力的方式之一, 然而很多学生由于语法基础薄弱, 写作时, 英语表述方面总是存在各种语法错误, 严重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究其原因, 是由于写作教学与语法教学脱节, 导致学生缺乏实践和应用的机会。

语言学习需要经历一个“输入———内化———输出”的过程, 如果说语法是知识的输入, 那么写作就是知识的输出。教师可以尝试把语法和写作教学相结合, 以句子或语篇的形式强化语法点, 从而夯实语法基础, 提高写作能力。

二、语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分析】以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为例, 谈谈语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标题: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语言目标:谈论物体的摆放位置。

语法知识点:1.正确使用介词on, in, under;

2.正确使用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物体的位置。

【教学步骤】

(一) 情景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的主人公Sally, 并进一步引导。

T:This is Sally’s house.Is it beautiful?Do you want to go into her house?

Ss:Yes.

T (因势利导) :OK.Let’s see what’s in her house.

教师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自然导入词汇教学。如, desk, table, chair等。

(二) 呈现目标句型

教师可利用Sally房间的图片与学生进行情景对话。

如图1, T:Where’s the clock?

Ss:It’s on the bed.

教师可以作如下引导:So we may say, the clock is on the bed.

如图2, T:Where’s the model plane?

Ss:It’s under the table.

教师可以接着引导:The model plane is under the table.

如图3, T:Where’s the radio?

Ss:It’s in the bookcase.

教师可以继续引导:The radio is in the bookcase.

此环节的设计, 意图在于引入介绍物体方位所需介词in, on, under等, 初步呈现本单元目标句型, 即“某物在某处”。如:

The clock is on the bed.

The model plane is under the table.

The radio is in the bookcase.

由于受母语干扰, 学生容易犯如下错误:

1.名词前面不加定冠词, 如:

(1) Book is on the desk.

(2) Computer is between sofa and desk.

2.介词前没有be动词, 如:

(1) The radio in the bookcase.

(2) The cat under the chair.

教师可以通过汉译英的练习, 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错误, 再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 引导学生发现并订正语法错误, 为下一步的写作打下坚实的语法基础。

(三) 通过教材上Section B部分的听力练习进一步巩固目标句型“某物在某处”

(四) 通过说的方式进一步强化目标句型

教师可设置如下任务:

T:This is Dale’s room.Please describe the things in his room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箭头提示, 说出每件物品摆放的位置。如:

1.The cat is on the sofa.

2.The schoolbag is under the table.

3.The baseball is under the desk.

4.The books are in the bookcase.

5.The pictures are on the wall.

由于之前进行了充分的铺垫, 学生可以流畅地说出以上五个句子。这时, 教师可加大任务的难度, 让学生尝试将以上五个句子串联成一篇文章。此环节可以通过“接龙”的方式完成。

【课堂实录节选】

S1:Hello!I’m Dale.This is my room.It’s very tidy.

S2:The cat is on the sofa.

S3:Where’s the schoolbag?Oh, it’s under the table.

S4:I have a baseball.It’s under the desk.

S5:The books are mine.They’re in the bookcase.

S6:And the two nice pictures are on the wall.

S7:I like my room.Do you like it?

这个环节属即兴发挥, 效果却非常好。之后, 教师给出范文.

Hello, I’m Dale.This is my room.It’s very tidy.

The schoolbag is under the table and the baseball is under the desk.Can you see a cat?Oh, it’s on the sofa.Where are the books?Are they in the bookcase?Yes, they are.And two nice pictures are on the wall.

I like my room.Do you like it?

(五) 学生练习写作

要求学生以“My room”为题, 写一篇文章。

1.Hi, I’m Linda.I have a tidy room.My computer is on the desk.Where are my bag?It’s under the desk.My bed is big.My room have a plant.Is near the bed.I love my room.

2.Hi!I am a boy.This is my room.The plant near the bed.The computer on the besk.The schoolbag behind the chair.The hat behind the tape player.The clock on the table.The books in the bookcase.I like my room.

3.Hello, I’m Bob.This is my room.There is a bed, it’s very nice.The quilt it’s on the bed.What’s on the bed?It’s my books and computer.I have a plant, it’s near the bed.Here are my coloes, they’re everywhere.Look at the two photos of me.My hat, my ball and my model plane are under the desk.It’s not tidy, but Ilike my room.

(六) 搜集作文中的语法错误, 纠正错误,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此步骤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叉批改作文, 并要求学生在作文中留下修改的痕迹, 写上意见并签名。同时将典型的语法错误写到黑板上, 全班一起批改订正。

【语法错误片段】

(1) Where are my bag?It’s under the desk.

(2) My room have a plant.Is near the bed.

(3) The plant near the bed.The computer on the besk...

(4) The quilt it’s on the bed.

(5) What’s on the bed?It’s my books and computer.

(6) Here are my coloes, they’re everywhere.

分析学生的错误:

1.单复数不一致, 如 (1) , (5) 。

2.缺少主语, 或主语重复, 如 (2) , (4) 。

3.单词拼写错误, 如 (3) , (6) 。

4.中式英语, 如 (2) 。

5.介词前缺少be动词, 如 (3) 。

经过学生讨论, 改正后的句子为:

(1) Where is my bag?It’s under the desk.

(2) There is a plant in my room.It’s near the bed. (there be句型的运用)

(3) The plant is near the bed.The computer is on the desk...

(4) The quilt is on the bed.

(5) What’re on the bed?They’re my books and computer.

(6) My clothes are everywhere.

之后, 学生重新行文, 再统一交给教师批改。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共同探究, 互评草稿, 并从中发现错误。这一过程实质上是检验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 教师讲评典型错误, 一针见血地指明错因。这样, 不仅有利于强化语法知识, 而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规避此类错误,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优秀习作展示:

习作一:Hello!I’m Linda.This is my room.I have many books, they’re in the bookcase.The desk is in front of the window.The computer is on the desk.My bed is near the desk.The nice flower is between the bed and the small table.I have a clock, it’s on the small table.What’s that over there?Oh, it’s a nice picture of the sea.I like my room.What about you?

习作二:I’m Kate.My room is not only tidy, but also warm.My desk is at a corner of the room.It’s next to the window.My bed is at another corner.It makes me feel cheerful.Where is my bookcase?It’s between the bed and the desk.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books in it.And my closet is in front of the bed.In a word, it’s really great for me.I love my room.

由习作二可以看出, 这个学生的英语功底非常扎实。作为初一的学生, 不仅会用not only...but also...这组关联词, 还会使用短语at a corner of, a great number of, make sb.adj.结构, 及总结性短语in a word, 这无疑为她的文章锦上添花。但是, 这样的学生毕竟不多。作为教师, 在语法和写作教学中, 还是应该稳扎稳打, 不贪多求全, 从基本句型入手, 再逐渐拓展提升。

三、结语

正确使用语法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保证, 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应灵活地教授语法知识点并加以强化训练, 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减少写作中的语法错误。从以上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 在写作教学中贯穿语法教学, 效果很好。

首先, 不论是语法还是写作, 都是新教材的教学环节, 二者相辅相成, 联系紧密。初一的学生正处于接受新知识的最佳阶段, 准确灵活地运用语法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 要想从初一阶段开始就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篇章的学习, 离不开扎实的语法知识。

其次,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简单重复的训练, 可以更直接明了地纠正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错误, 将有关的语法点系统化、模式化, 加强语法点在句子篇章中的运用。

最后, 语法规则是不变的, 教学过程也相对枯燥, 而写作课是学生放飞思维的舞台, 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地抒发心中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二者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 丰富英语学习形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4篇

教材地位与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2013年第一次印刷。是新目标的新版。 本单元教材以“谈论问题及给出建议”为中心话题,围绕着“为什么不……”进行。学习和运用几个常见的句型: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my parents don't allow me to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I can't get on with my friends等 。本节课 SectionB 部分进一步拓宽了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主要是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来减轻压力,如何面对压力,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描述困难,表达建议。

二、说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 指导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重点词、短语,play sports/hang out with friends spend time alone /give sb a lot of pressure/ have enough free time have a fight with sb/compete with sb (2) why don't you… ?句型的熟练掌握运用 。

2. 语言技能目标 (1)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需要真正开口讲英语。 (2)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谈论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3.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要爱学英语、爱说英语、想说英语,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说教法

为了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并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教法:

1.听录音。听音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在听中可以感知,可以模仿。

2.重点解释,个别操练。在每一堂教学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型、短语、句子或某一语法现象。如本课出现的why don't /not you …? 句型的用法等都需要个别解释甚至创设语言情境进行操练和举例,以扫除自由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为语言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师生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思路创造性地交流,这种教法是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变的途径。

4.学生分组合作。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师生示范独立对话,随后叫几组分别站起来表演。 5.设计填空和单项选择,以检查学生对本课单词,短语,句型的掌握情况。

四、说学法

1.养成听的习惯。学生要经常听录音,听教师讲英语,听同学们讲英语,这对学好英语很重要。

2.要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记忆深刻、灵活度大。

3.及时巩固,反复记忆。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到的语言难点,学生应及时整理,再次认识并积极使用。对前面已学过的课文,学生要有安排地经常复习,否则常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4.积极操练,重在口头。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大胆开口,创造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和其他同学及时进行英语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口说英语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1.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2.warming up.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为将要学习的新语言打基础。What’s wrong with the girl? She’s too stressed out. What should she do? Can you give her some advice?

3.Discussion What did you do after school? Do you have stress in your life? How do you relax yourself?

4.口语训练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生活中或在学校和家里的烦恼,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情景交際操练。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如此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畅所欲言,大胆说英语。 How to lower your stress? (give your advice.)

6.重点句型积累。 Why not/don’t you do …? Will you please…? Would you please/like to do…? How/What about doing…? Could you please…? You should/could do…?

7.听力训练。(1c,1d)学生通过听力训练,能听懂话题大意,捕捉关键信息,并能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8.Group work(小组活动) 通过实际交际活动问题,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9.当堂检验 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查缺补漏,趁热打铁。

10.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记今天学过的新词,短语及句型;预习明天的新课。 (2)书面作业:《学练优》同步训练—page24(1,2)

板书设计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

hang out with sb. my parents give me lots of pressure.

spend time alone. why don't/not do…?

give sb lots of pressure You should/could do…?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赏析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3.课外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自古以来,酒就是人们逢年过节、好友相约借以助兴的佳品,更是中国文学的催化剂。一杯酒,一种情。它是薛宝钗《对菊》“弹琴酌酒喜相酬,几案婷婷点缀幽。”的高兴;是范仲淹《苏幕遮》“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愁苦;是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悠闲;是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凄凉……还有一种酒,叫思乡。让我们斟满杯,品一品它浓烈的味道。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的《春酒》

二、整体感知,为“春酒”取名。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目标:

1.勾画你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薏仁米、枸杞、衣襟、煨炖、两颊、如法炮制、家醅、挑剔

2.这杯“春酒”包含着哪些味道呢?能否取一个合适的酒名来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春酒”的味道?

师:从学生取酒名的角度板书:

童心酒

母亲酒

乡情酒。

三、赏读细节,“品尝”春酒

同学们从这杯春酒中尝出了童心的味道、母亲的味道、乡情的味道,那就让我们一一来品尝一下这三种浓烈的味道。(读语句,抓细节,品酒味。)

1.问:先让我们端起这杯童心酒,你觉得哪些细节能体现儿时“我”的童心童趣?

(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几处细节,感受春酒中“我”童年最纯真的快乐。)

例子

①“其实我没等她说完,……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胆怯与好奇;一个“舔”字活画出一个嘴馋可爱的小女孩的样子,充满童趣。

②“母亲给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也是个酒仙呢。

“只”“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充满孩子气的天真与可爱。

“端、闻、走来走去”说明对酒的珍惜。

说小花猫是酒仙以我当时孩子气的心理去揣摩小花猫,可见我也一样馋得要命,足见我可爱的童心童趣。

③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问:这个比喻恰当吗?用像小猪像皮球像企鹅不是更可爱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吗?(因为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蜜蜂到处采蜜、我家家户户到处喝酒;高兴、满足、快乐、幸福)

另外,如“总是”“一马当先”“眼巴巴”等说明我对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2.师: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这种幸福、快乐是谁给我的呢?(母亲)

问:那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来描写。)请同学们找出刻画母亲的句子。

如:聪明能干——母亲酿的酒最好喝。

热情好客——让出花厅、捧酒助兴、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吃等

纯朴贤惠——得到别人夸奖,脸红红的 温柔慈爱——对我善意的提醒、闻闻我的嘴巴

教师可问学生“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滴酒不沾唇的。” “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课文前还有一处写母亲得意的句子“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读,注意语气词“哟”,再一处语气词“但是你呀,……——温柔慈爱)

3.问:文中除了刻画母亲这个人物形象,还写到了哪些人? 品析“乡情酒”时可明确:

①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巴结”、“亮晶晶”、“呼呼呼”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最好体现。(乡情缩影)

②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

③“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才过瘾。”(大家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邻里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令人向往。)

小结:从这杯春酒中,我们品出了童年的纯真快乐、母亲的纯朴热情、温柔慈爱,还有故乡的温馨融洽,其实这三种味道可以归结为一种味道,那就是——家乡味。(板书)四.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1.师:作者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不能)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作者因为对家乡的春酒念念不忘,还如法炮制了春酒,那她尝出家乡的味道了吗?没有,美国货。即使用上当年母亲酿酒的材料,就能酿出家乡味的春酒吗?不能。远离了童年、母亲、家乡)

2.【资料链接】了解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琦君曾在她的另一篇作品《家乡味》中深情地怀念道:“故乡,我们哪一天我能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品尝呢?”

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

琦君生前终是没能回到家乡去,所以这杯春酒里那美丽的乡愁终是透着一股隐隐的怆痛。

一桌亲人的春酒

载满眼巴巴的渴望

流淌着阿标叔“巴结”的心意

一滴岁月的春酒

盛满幸福童年的愿望

漫撒着杯中的“酒仙¡”的睡意

一指甲缝母亲的春酒

浸满不能多喝的“关爱”

凝结着一遍又一遍的说道与得意

为何无法炮制那家乡的味道? 问你能否掺入:那沾不完的幸福

那说不完的得意

那萦绕心头的叮嘱

那彻夜不眠的守望

师:这甜甜的春酒让我们陶醉,这隐隐的哀愁让我们感伤。

五、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师:从古到今,思乡都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人作家们往往借用丰富的事物(即意象)来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情思。

问:琦君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乡作品中常常借助哪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明月、笛、乡音、秋风等)。让学生吟诵有关乡愁诗句。

(课件出示有关乡愁诗句,学生齐诵)

故乡是一道永远也看不厌的风景,故乡是一段永远也忘不了的过去。它让多少游子魂牵梦萦,它让多少叶落不能归根的人想了一辈子、念了一辈子、痛了一辈子?

【资料链接】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若能不再哭, 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琦君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6篇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嗔视(chēn)归省(shěng)藤椅子(tãng)...

B.冗杂(yǐng)粲然(càn)..

C.撺掇(duo)颦蹙(cù)..

D.惬意(qiâ). 水门汀(tīng). 口头禅(chán).晦暗(huì)踱来踱去(d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

断涌现

C.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歌剧《白毛女》使人叹为观止 ....

D.悠悠岁月已抹去了绝大多数历史的痕迹,历代古人的悲欢离合早已烟消云散....

3.填空。(4分)

(1)鲁迅先生依据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创作的__________(体裁)《社戏》,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风俗人情,其中月夜行船、船头看戏、______等情节写得生动精彩,富有生活气息。

(2)《口技》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在《口技》一文中表现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主要从“屏障里声响”“__________”和“道具极其简单”三方面进行生动描绘的。

(3)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抒发了诗人在世事凋敝、丧乱之际又见故人的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苍苍竹林寺,________。(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杳杳钟声晚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安塞腰鼓表演的节奏明快、热情奔放,《安塞腰鼓》一文在语言表达上也力求与这种艺术形式完美统一,多用长句,极富表现力

B.《竹影》一文以几个少年的游戏,引出了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C.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鲜明的民族特色。她们以身体、神态、服饰等表现了舞蹈的“飞动的‘美’”

D.《口技》一文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5.综合性学习。(10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戏曲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迷住了中华儿女,迷住了世界上所有对中华文化钟情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戏曲大舞台,一同欣赏这道美丽的景观,领略戏曲文化的魅力,从语文的角度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1)各抒己见话戏曲。(3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60多个地方剧种,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戏曲种类(至少两种)。你对这些剧种有哪些了解?任选一种进行介绍即可。

我所了解的戏曲剧种有: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我最喜欢__________,对该剧种的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腔舌剑论戏曲。(3分)

在e时代的今天,艺术形式日渐地多元化,人们的文化需求得到了空前的满足,而保存着最古老元素的传统戏曲,也就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渐渐地为人们所淡忘,代之而起的是“流行”,甚至出现了“我不追流行,让流行追我”的口号,因此,我们不得不面 1

对一个尴尬的话题:中国传统戏曲,到底是去,还是留?实验中学七年级(1)班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的辩题是“中国传统戏曲更有生命力”,反方辩题是“流行音乐更具生命力”。假如你是正方一辩,请你作申论陈词。

(3)出谋划策兴戏曲。(4分)

①经过以上活动,相信你对中国戏曲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为你熟知的某一剧种设计一段广告,要求围绕它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做到言简意明,让大家都来了解你喜欢的戏曲。

②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是黄冈的地方剧种,随着时代发展,其重心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蓬勃发展。如何振兴黄梅戏,请你为“把黄梅戏迎回娘家”献上一计。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9题。(14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了,身体也似乎()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几尺,即又()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6.在第①段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形容词或动词并分析作用。(4分)

7.“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这句话说明了()。(3分)

A.“我”在这些小伙伴中是年小的B.“我”是城里来客,应该坐在舱中

C.故乡的小伙伴们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8.第②段中加点的“跑”与第①段的哪个词相呼应?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文段中与加点的“也许”有相同作用的词语及相照应的词语分别是什么?(4分)

9.第②段表现“我”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衬托了“我”________的心情;第③段表现“我”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社戏显得“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充满了诱惑力。(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4题。(13分)

秦腔吼起来

张格娟

在秦水岭村,方圆几百个村落,没有人不认识秦天奇的。

秦天奇,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民间的戏子,一个走乡串户演皮影戏,吼秦腔的艺人。说着说着,秦天奇也老了,还是先说秦天奇的女儿香伶吧。

那个严寒的冬天,天刚麻麻亮,十六岁的香伶就开始偷偷在院子中练功了。正练到火候时,西屋里传来了老爹急促的咳嗽声,她翻身起步,急步跑向父亲炕头前。她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在偷偷地学唱秦腔戏。

秦天奇看到女儿绯红的小脸,喘着粗气问道:“香伶啊,„„你,你这么早在院子中踢踢踏踏做什么呢?”

香伶躲闪着父亲的目光说:“爹,我在侍弄花草呢。”老爹爱怜地拉过香伶的手说:“闺女啊,怨老爹没本事,当了一辈子秦腔人,演了一辈子戏,到头来仍然是一个高级叫花子,去学一门手艺,千万别学你爹去演戏啊!”香伶流着眼泪没有言语。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爹演了一辈子秦腔皮影,日子却过得相当凄惶。直落到如今病入膏肓了,也没钱医治。当年,爹吼着秦腔辗转南北,曾经名噪一时,威震八方啊。

可是,香伶两岁时,娘受不了日子的清苦,扔下香伶和吼秦腔的爹,跟一个南方养蜂人走了。

自从娘走后,慢慢长大了的香伶,几次三番的让爹教自己唱戏时,爹都不肯。爹说了,闺女,爹吼秦腔已经走火入魔了,不能再让你受这份罪了,干点别的吧。

香伶没有听爹的话,爹在演戏时,香伶就趴在后台看,她好像从小有演戏的天分和灵气。一样的台词,刚学戏的演员都要十遍八遍的,可香伶却能脱口而出。她总是趁爹不注意时学习,一招一式,蛮有大将风味。

爹临走前,眼睛仍然盯着炕头的两只大箱子,那里面是爹一生的全部家当——皮影人。爹说了,将它捐赠给县文化馆吧。爹一辈子都生活在民间,捐了,爹也心安了。

爹走后,香伶赶着驴,将两只大箱子送到县文化馆。文化馆的老师怜惜地说:“闺女,秦老前辈是我们秦腔艺术界的一朵奇葩,他临走时,还有什么要求吗?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我们一定满足你。”

香伶说,我只有一个愿望,我想进县剧团吼秦腔。老师面露难色地说,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

香伶斩钉截铁地回答,再难我也要走,我爹走了一辈子,我也要继续走下去,我忘不了爹临走前望着戏箱子不忍的眼神。

老师说了,那明天来团里考核吧。

考核中,在场的秦腔界老艺术家们都以为,这个小巧玲珑的姑娘,那准是“闺阁旦”的好角儿。谁知,灵秀的香伶一声大吼,“王朝马汉喊一声,包相爷手下不留情„„”高亢激越的唱腔,吼得地动山摇。激扬的旋律在台上响起时,台下的评委们个个惊呆了,大家都拍手叫绝。这样,香伶的吼秦腔生涯便拉开了序幕。

生活中的香伶,总是生活在戏中,有时候她自己也搞不明白,是自己在台上演绎生活呢,还是生活中她在将戏剧演绎呢?

女儿刚生下来第三天,本来正是静养的时候,香伶却开始在家中吼秦腔了,一天不吼,她喉咙发痒。

孩子刚满月,香伶不顾老公的劝阻,毅然走上了秦腔舞台。穿起了黑蟒袍,戴起了长须,将一个黑脸包公演绎得活灵活现。在台上激情洋溢的香伶,做梦也没有想到,回到家时,老公却和人在家谈一场交易。

香伶发怒了,几次三番劝老公,那种钱不能拿的,可老公非但没有听他的,却痛骂她,穷戏子。香伶没有言语,她清楚,生活中的她只有走进戏里,她才能忘却诸多不快乐。如今,这种不快乐已经像毒蛇一样吞噬着她的心。她不能容忍,剧里剧外自己两重性格,她在犹豫矛盾中徘徊着。

一向将包公演得活灵活现的她,突然间却像一把断了线的二胡,发出了呜呜的声音。一上台,香伶脑海里总是出现老公将那笔希望工程款装进自己口袋中那狰狞的面孔。她演砸了,台下一片喝倒彩的声音。从此,香伶拒绝饰演包公,她觉得自己不配。

香伶做了生活中的包拯。她一纸诉状,将老公送入了监狱。香伶又何尝不知道,将老公送进监狱,意味着她和女儿要受苦的。可她别无选择,她要让戏中的她和戏外的她融为一体。她无悔自己的选择。

重新上台后的香伶,奇迹般的又开始演包公了,而且比以前演得更形象生动。

夜深人静时,香伶望着灯光下酣睡的女儿,她轻轻地说,女儿啊,长大了当一个好妻子吧,别再像娘一样吼秦腔了,娘已经离不开秦腔了。

可她又怎么能知道,女儿会不会又是另外一个自己啊?

10.小说题目“秦腔吼起来”中的“吼”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分)

11.香伶爹去世前,眼睛仍盯着炕头的两只大箱子,表现了人物的怎样的心理?(3分)

12.参加剧团考核时为什么香伶“一声大吼”使评委惊呆了?(2分)

13.“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这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4.仔细阅读小说的结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另外一个自己”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2)你认为香伶的女儿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个自己”?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5~18题。(12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几欲先走().

16.请把文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在下面。(2分)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8.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三、写作(40分)

19.大千世界,精彩纷呈: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文艺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雄伟壮观的城市建设,幽静秀美的田园风光,还有你的朋友、同学在事业上、学业上取得了优秀成绩,你的家庭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你自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都值得你用优美的文字去赞美,用善感的心灵去欣赏。

请以“学会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A项中的“省”读音应为“xǐng”;B项中的“冗”读音应为“rǒng”;D项中的“踱”读音应为“duó”。

2.答案:A解析:A项中的“参差不齐”意思是“高低长短不齐”,用在此处明显不当,此处可用“良莠不齐”。

3.答案:(1)小说月下归航(或:偷吃罗汉豆)

(2)清林嗣环观众们的反应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杳杳钟声晚

4.答案:A解析:《安塞腰鼓》一文在语言表达上多用短句。

5.答案:(1)剧种:京剧、昆剧、河南梆子、山东吕剧、黄梅戏、茂腔等。剧种介绍:京剧的前身是徽剧,它的形成源于“四大徽班”进京,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京剧表演成熟、唱腔雍容华美,被誉为“国粹”“国剧”。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唱腔悠扬委婉,优美动人,表演上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昆剧是四大声腔系统之一,又是影响面最大、历史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以唱词典雅,表现细腻,音乐缠绵婉转为特色,它的表现程式和技巧,声腔和曲调,乃至部分剧目,都被大量地吸收入京剧和许多地方剧种,被尊为“祖剧”。(2)示例:世界上有三种典型的戏剧文化形式:一是歌剧,二是芭蕾舞,三是中国京剧。中国戏曲成熟较晚,到12世纪才形成完整的形态。它走过了漫长的坎坷不平的道路,经过八百多年的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当今中外戏剧文化的撞击与交流中,中国戏曲不仅展示出华夏民族戏剧的浓厚传统,而且对世界未来戏剧艺术的发展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我方认为中国传统戏曲更有生命力。(3)①示例:戏曲恒久远,世代永流传。②示例:在学校开设“黄梅戏”地方课程,让青少年了解黄梅戏,为振兴黄梅戏出一份力。(言之成理即

6.解析:根据记忆和情景填词语,分析作用要联系上下文乃至文章要表现的感情和农村少年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轻松舒展;与上文的沮丧、压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我能和伙伴们一起去看戏时的极度兴奋之情。

点磕退后上前;显示了农村少年熟练的驾船技巧和勤劳肯干的品格。

7.C解析:要联系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答,不能只看句子表面的意思。

8.解析:从词义、用法和所表达的作用上综合分析。

参考答案:与“飞”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船行速度快的情形。似乎(料想、依稀)果然

9.解析:找出描写心理感觉的句子,结合语境分析其表现的心情和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急切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0.解析:“吼”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秦腔的艺术特色,二是展示秦腔艺人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吼”既能表现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能展示秦腔艺人刚正耿直的精神特质。

11.表现了香伶爹对秦腔艺术的热爱与不舍,以及他对秦腔艺术传承的担忧与期望。

12.解析:结合选文中“考核中,在场的秦腔界老艺术家们都以为,这个小巧玲珑的姑娘,那准是‘闺阁旦’的好角儿。„„台下的评委们个个惊呆了,大家都拍手叫绝”这些内容来思考和归纳。

参考答案:一是因为一个小姑娘却扮演了包公的角色;二是因为小姑娘唱的高亢激越,非同寻常。

13.解析:从全文来看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结合全文说出这句话是如何承上启下的即可。

参考答案:既是对香伶爹一生的总结,又为下文香伶因秦腔忍受身心的煎熬埋下伏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4.(1)热爱秦腔,执著,充满正义感。(2)示例1:会成为。香伶对秦腔的热爱、高尚的人格以及秦腔自身永恒的魅力都会影响女儿,让她走上秦腔艺术之路。示例2:不会成为。秦腔艺人的生活太艰辛,他们对艺术和人格的追求往往不被世俗社会所理解。在越来越功利化的社会,女儿不会变成“另外一个自己”。

答案:15.(1)夹杂(2)说出(3)跑

16.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17.(1)(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2)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8.B解析:B句用宾客的反应从侧面来烘托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19.答案:写作指导:所谓欣赏,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用审美的眼光对客体进行细致入微的观赏和体味。此题写作范围很大,可以欣赏大自然:欢歌鸣叫的鸟儿,粲然怒放的花儿,无语凝重的远山,来去匆匆的河流,空旷与落寞的戈壁,令人怦然心跳的峭壁;可以欣赏人类几千年来的人文艺术:满怀崇敬地去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欣赏人自身,因为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学会欣赏是一种爱,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世界才能充满爱!当然还有其他事物,如生活、生命等。

题目中的“学会”两个字最重要,一定要写出为何要学会欣赏,如何学会欣赏。写成议论文要在“学会”与“欣赏”两词之间再展开一下,使文章主旨更深入、更充实一些。如“如何看到别人身上不被常人注意的长处”,甚至“要学会欣赏别人的缺点”等。写成记叙文要保证两条:第一,所记之人最好是你曾轻视、甚至伤害、如今感到愧疚的人;第二,结尾要点题,升华主旨。

参考例文:

学会欣赏

记得有人曾说: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万事万物,各有其特色,只要你学会欣赏,学会发现美,你就会感觉:风景这边独好!

因为拥有欣赏的眼光,所以才有了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因为拥有欣赏的眼光,所以才有了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因为拥有欣赏的眼光,所以才有了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学会欣赏,便可获悉世间的美景。

学会欣赏,不仅仅是学会欣赏美景,还要学会欣赏周围的人和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年轻人先后来到绿洲,他们都遇到了一位长者,他们问了老者一个相同的问题:“这里如何?”老者反问:“你们的家乡如何?”前者答道:“糟透了。”于是老者劝他离开这里。而后者说:“一切都美!”老者却对他说:“这儿和你的家乡一样美!”老者截然相反的回答令许多人费解。当他们问老者原因时,老者只说了一句:“你想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是啊,你想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当你用欣赏的眼光看事物时,你所看到的都是美好的,反之,你所看到的都是丑恶的。

当你遇到狂风暴雨不能出门时,不要抱怨,想想风雨过后天际那条七色彩虹吧;当你感叹冬天的严寒时,想想傲雪挺立的那株蜡梅吧;当你遭受失败的打击时,想想“失败乃成功之母”那句名言吧!事物总是双方面的,这边是坏,那边则是好,关键是我们用什么眼光去看待它。

学会欣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去欣赏事物好的一面。欣赏你的对手,他便是你努力的动力;欣赏你遇到的困难,它就不会再是你的绊脚石,而是你通往成功路上的一块基石„„学会欣赏,你会发现,世界在对你微笑。

学会欣赏,你也会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你也会感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你也会高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

由小编琴瑟和鸣整理的文章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6篇(全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

Tags:第四   英语   下册   教学设计  

搜索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