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黄历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首页 > 励志文章 / 正文

个人书信格式范文13篇(全文)

2024-12-09 00:03:32 励志文章
文章个人书信格式范文13篇(全文)由网友梦里花落知多少投稿,希望给你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当然本站还有更多个人书信格式范文13篇(全文)相关模板与范例供你参考借鉴。

个人书信格式范文(精选13篇)

个人书信格式 第1篇

书信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五个部分。

第一行写称呼,顶格写。

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

结尾写祝、此致一类的字词,空两格。后面的内容另起一行顶格写。

最后在右下方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日期,与署名对齐。

个人书信格式 第2篇

2、(空二格)先向对方问好长辈的话:“您好!”;平辈的话“你好!”熟稔的话:“好久不见了!”之类的.

3、正文有事说事儿,没事儿闲扯,反正随你写了,每段段首也要空两格。

4、结尾格式:“此致(空几格写)敬礼”(另起一行,要顶格写)

5、写信人署名(靠右)写信日期(靠右)

内容实例:

尊敬的XXX:

您(你)好

正文……(略)

此致

敬礼!

(上两行也可写成:祝身体健康!)

写信人名字或昵称

写信的日期

亲爱的赵老师:

你好!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在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对你的印象是,你一定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可是在相处下来的日子里,我知道了你是一个在教学方面是一丝不苟的人,却在课堂外是一个非常孩子气的人。

赵老师我对你的教学方法觉得很满意,可是如果你在上课能把题目讲得更让人理解一些,那上课一定会更有趣,更深动。赵老师,我是一个对英语很感兴趣的人,我对英语的喜欢从一年级就开始了,老师也让我参加过许多活动,可是在这个暑假里,你让我知道了英语成绩好,也不一定什么都懂了,我还有很多要学。

你的教学态度从给我们讲试卷开始,我就知道了你是一个好老师,对同学负责。赵老师,我相信如果你成为一名教师,一定是同学们的好老师,因为你的高度负责,因为你和其他的同学很处得来。

当我知道老师喜欢的和我喜欢的东西一样时,心里很激动,因为周围的同学很少会喜欢黑色和红色,因为他们觉得红色太艳,黑色太阴郁了,所以当我知道老师也喜欢时有点高兴。希望以后如果有缘再能见面。

祝:

英文书信的格式你知道吗? 第3篇

家风:我们家的老统书信书信格式 第4篇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是什么?有的人说家风就是勤俭持家,有的人说做人不忘本,也有的人说尊敬老人,爱小朋友之类的······我家的家风是最简单的`——爱之风,诚信之风。

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育我要尊敬长辈,要勤劳,要有一颗爱心。当然,他们也会以身作则。

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妈妈每天守候在奶奶身边,直到奶奶好了为止。受到爸爸妈妈的影响,我也跟他们一样尊敬老人。

妈妈每次教会我要有善心,要有爱心。

听说现在不能扶起摔倒在地下的老人,你一扶起老人就说是你让他摔倒的。一次,我跟妈妈出去逛街。看见有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妈妈正准备去扶。我把妈妈的手拉住,说:“妈妈,现在好多老人见到你扶他起来,你一扶起老人就说是你让他摔倒的。”

妈妈说:“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吗?做人要有一颗爱心,见到摔倒的老奶奶怎么能不帮助她一下呢?如果老奶奶说是我把她摔倒的,那就付一点医药费呗。”我说:“可是···”妈妈打断了我,说:“做人要有爱心。”

说完妈妈就去扶了一下老奶奶,没想到老奶奶却说:“谢谢你啊,年轻人。”妈妈走过来跟我说:“看到没,做人要有善心,要有爱!”

妈妈的举动感染了我,我以后见到摔倒的老奶奶就扶起来,因为做人要有善心嘛。

爸爸每次都嘱咐我做人要有诚信。一次,我去帮爸爸买东西。买完过后,由于我买完东西后十分匆忙,没有看找了多少钱。回去后,直接把钱交给了爸爸。爸爸看后,多出了5元。爸爸把我叫过来,说:“老板给你多找出了5元,你把钱送过去。”我说:“爸爸,我不想跑了。再说,多给5元钱不是更好吗?”

爸爸说:“做人怎么能这样呢?贪图利益,做人有讲究诚信,如果你不讲究诚信,别人会怎样对你?”听完,我把钱交给老板。老板是一位老爷爷,他说:“谢谢你啊,小朋友。我年纪大了,找的时候没看清楚。你把钱送过来,真棒啊!”

学会了妈妈身上要有善心,有爱心;学会了爸爸身上有诚信。把两种加在一起,我就是爸爸妈妈的结合版。

是爸爸妈妈教会我要有善心,爱心,诚信。这些简简单单的家风,却使我受益匪浅!

我们家的家风——爱之风,诚信之风,希望你永驻在我们家,使我们家变得更加完美。愿我们家的爱之风,诚信之风能感染全世界,让全世界都生活在爱的世界里!

xx

书信的写作格式 第5篇

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

(2)给平辈的信,可直接用对方的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父”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等同志”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的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起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3.结尾

正文写完后,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作“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祝你”“敬祝”,再另起行顶格写上“安好”“健康”等。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亲属、朋友的,可加上自已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况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英文书信格式 第6篇

I miss you so,and hope everything goes well with you. Today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life here in Shenzhen.

As you know,I am so happy to visit Shenzhen again,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since my first visit 3 years ago. When mentioning Shenzhen, people never forget to speak of Huaqiang Road,it is a very busy commercial district,I often visit the IT digital shops there when I have spare time,sometimes I take a walk along the road in the morning at weekend; besides,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high-rise buildings there,which look very spectacular and gorgeous when the night approaches and streetlamps begin to ligh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Best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浅谈中英文书信格式 第7篇

关键词:中英文;书信;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按通行的习惯,中文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而英文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即,信头(Heading)、信内地址(Inside Address),称呼(Salutation)、正文(Body of Letter)、结束语(Complimentary Close)、署名(Signature)。

在中文书信中地址是写在信封上的,而英文书信中含有信头和信内地址。

一、信头(Heading)

信头,一般写在信纸的右上角,包括寄信人通信地址和写信日期。如:

Changsha No.1 Middle School

P.R.China,

Nov.8,2005.

二、信内地址(Inside Address)

信内地址位于左上角。在信头之后,下空两三行,从左边顶格处写起。信内地址是收信人的地址,包括姓名,职务,公司名称,市、州或省,邮政编码和国家。第一行写称呼和姓名,第二行写收信人的单位名称,第三行写地址,地址中每个词的首字母要大

写,如:

Dr. David Fuller

Graduate Studies

Northern State University

1200 South Jay Street

Aberdeen,SD57401-7198

U.S.A.

三、称呼

中英文的称呼都会遵循“因人而异”,会根据收信人的年龄、地位或职位不同。

中文中的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如“爸”“妈”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等。

2.给平辈、晚辈的信

可直接用对方名字。

3.给师长的信

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

而英语中的称呼语(Salutation)同样也有多种形式:

(1)在不知道收信人姓名的情况下,有以下几种称呼方式:Dear Sir/Madam(to a man/Madam, if the name is unknown),如果是寄往某公司的信还可用“Dear Sirs”。

(2)在知道收信人姓名的情况下,有以下几种称呼方式: Dear Mr. Smith(for a man),Dear Mrs. Brown(for a married woman)Dear Miss Jones(for a single woman),Dear Ms Todd(Ms does not reveal the marital status of a woman).

四、正文

中文书信的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这一部分,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

英语中的正文(body)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头,需要开门见山地说明写信的原因和目的。如果是写给不认识的人,还要加上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如果是回信,还要说明何时收到对方关于什么内容的信。

五、结尾

正文写完后,一般都会要表达对收信人的祝福及勉励。我们把它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和礼貌。

中文结尾的习惯写法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敬礼”,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两个词的格式,“敬礼”要另起一行顶格。

英语书信的结束语(Complimentary Close),通常也以礼貌的祝福或者愿望来结束。如: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六、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比较亲近和熟悉的人,直接写上自己的名字,不用写姓。如果是写给单位的或是比较正式的推荐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以示尊敬。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

英文署名是在结束语的下方签名,先手写出,再打出来。

总体而言,中英文书信的格式有着相同点,也有着不同点,相同点体现了文化的相通性,而地域的差异又带来了不同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变得很方便,而最初的这些传统联络方式却渐渐地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更疏远,因此,我们更需要传承这些文化,保留其精髓。

(作者单位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英文书信格式 第8篇

Hello, Im your new friend. My name is Bob. Im fifteen. Im American. I live in New York.

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m good at maths. It is very interesting. My favourite sport is basketball. And I am not only a basketball fan but also a good player. I like music. My friend and I often sing pop songs together.

After school, I am interested in getting on-line. I have known a lot about China from the Internet. Now I am learning Chinese. I hope I will visit your country one day.

Please write to me and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life.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书信格式歌 第9篇

写称呼,要顶格,写完称呼写冒号

写“你好”低一行、空两格; 正文写在“你好”后。

书信格式英文 第10篇

Hello!

I suddenly felt the time to fall, I have a fear of pain, because of the need to apply iodine in the wound. But in the rub iodine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ve a warm, becausefromexperience to your love for me.

One day, when I was training early net wrapped, fell, which fell on the small maze day before wound bleeding again. Come home, I say to you: “today I am too miserable, and chat with my classmates in the net side, tripped and fell.” I rolled up my sleeves, “you see, its not very painful, but the joints are not easy to heal.” You frowned, said: “we must wipe iodine.” “Ah! No Wipe iodine very painful! I dont wipe it! ” Im a little bit nervous. “Do not wipe also have to wipe, wipe the healing of the wound is helpful.” Looking at your serious expression, I was a little scared and had to compromise.

After a while, you brought a bottle of iodine and a bag of cotton. You open the lid of the iodine bottle, with a cotton swab dipped inside, wipe back and forth in my wound. After a stab of pain, it was finally calm. A few days later, the wound healed.

Later I knew that if the injured part was not cleaned in time, the wound would become thicker and that would be dangerous. I suddenly feel that you give me when I apply iodine is how happy, although the pain in the body, but warm in my heart.

This

Salute

书信格式写景作文 第11篇

你好!有时间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我的家真的好美好美!

清晨,蔚蓝色的小溪旁,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河边玩耍,有一群小鱼儿在快活的游来游去,有一群美丽的天鹅在展示自己美丽洁白的羽毛,有一群小蝌蚪在找自己的亲生母亲。

溪水冲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向上抛,小溪旁的小孩子一个个成了落汤鸡,衣服都湿透了。我还正在诧异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会不会被妈妈狠狠的揍一顿呢!

沿着陡峭群峰的山峰线以下,是穿无尽的翠绿原始森林。茂密的绿树像巨大的棉花,帮我们挡着热烈的阳光。这些巨大的棉花,就好像载到下来似的,摸起来却是润滑的绿叶。绿叶轻飘飘的从我的面前飘过,这一瞬间,就好像被卷入了仙境之中。人穿行林中,只听见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这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走出密林,小溪旁的孩子们已减少了许多。周围的天鹅也走散了,只剩下了几只。蝌蚪也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亲身母亲,跟着妈妈回家了。小鱼儿也不再跳跃……这又让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太阳下山了,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了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的飞着,美丽极了。仿佛我也在天空中飘扬着,飘着飘着我就像成了一朵软绵绵的白云,在天空中不停地玩耍。

我的家乡就是个标准的“两面派”——一面是“热闹”,一面是“幽静”。来看看吧,亲爱的朋友。

给领导书信格式 第12篇

您好!

今天,我怀着十分感恩的心情,写下这封感谢信。我要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在我母亲突患重病急需经费救治的危难时刻,是你们捧出一颗爱心,在并不宽裕的口袋里,掏出一张张人民币送到我感激的手中,使我母亲及时得到了救治,让母亲又重新又回到了我们身旁。

近年来,我家家运不济,屡遭不幸。先是久病的父亲去年突然辞世,不但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悲伤和思念,还留下了大笔的债款。正当我们全家苦苦挣扎、奋力赚钱以期早日偿还父债时,苦难却再一次降临我们已经不幸的家庭——我那凄苦的母亲因为悲伤过度,加上营养不良,竟在一次平常的行走中跌断了脊骨,敲响了死神的大门。刹那间,死亡的阴影再次笼罩在我们姐妹心头,我们抱头痛哭,我们悲痛欲绝,我们刚失去了父亲,我们不能再失去母亲,我们姐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母亲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当我们好不容易将母亲送到医院时,高额的手术费用却让我们措手不及,正当我一愁莫展时,好心的工友提醒了我:我们有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有一批充满爱心的领导,有一群充满爱心的同事,也许他们能够伸出爱的手,帮我解决燃眉之急。于是,我冒昧地向厂领导作了汇报,领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带头捐出一万元,广大员工在厂领导的带动下,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极短的时间内,为我募得二万多元,使我母亲及时得到了救治,脱离了危险。

您的下属:xxx

中国传统书信格式 第13篇

文言书信书写指南目录

一、提称语

二、启辞

三、正文

四、结语

五、祝辞

六、署名

七、附候语及补述语

一、提称语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再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语常常被省略。省略提称语后,在称谓下加冒号“:”,如“希圣老师:”。书信中请察阅敬语 应用对象 常用敬语

尊长 :尊鉴、赐鉴、钧鉴、崇鉴 师长: 尊鉴、台鉴平辈: 台鉴、大鉴、惠鉴 晚辈 :青鉴、青览、收览 政界 :钧鉴、台鉴、勋鉴

女性:芳鉴、淑鉴、懿鉴(年高者)夫妇: 俪鉴 宗教:道鉴 常用礼告敬语 应用对象 常用敬语

直系尊亲 :谨禀、敬禀、叩禀、叩上

上辈 :谨上、敬上、拜上、敬启、谨启、谨上、谨肃、肃上平辈: 敬启、拜启、谨白、上 晚辈 :手书、手谕、字示 传统称谓敬语 应用对象 常用敬语

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

长辈: 尊前、尊右、尊鉴、慈鉴、赐鉴 老师: 函下、帐下、左右、吾师 兄弟、姐妹:手足

平辈: 阁下、足下、台右、台鉴、惠鉴、大鉴、执事、同志平辈年幼者:青览、青盼、如握、如晤、如见、如面 同学 :研右、砚席、文几

小辈 :知悉、见悉、阅悉、亲阅、亲览、收回、收览 长辈女性: 懿鉴、懿座平辈女性 :妆阁、妆次、绣次 文人: 史席、著席、撰席 新进 :英鉴、伟鉴、台席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二、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启辞又分为两类。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第一类,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传统启事用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语

祖父母、父母及上级: 叩禀者 叩肃者 谨禀者 谨肃者 敬禀者 敬肃者 尊长:谨启者 敬启者 兹肃者 通常使用 :启者 兹启者 迳启者 请求时使用 :敬托者兹恳者 丧家讣告时使用 :哀启者 详细说明如下: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第二类,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传统寒暄用语 分 类 常 用 语 人事叙别

用于父母:自违慈训,倏忽经旬。叩别尊颜,已逾数月

用于尊长: 揖别尊颜,瞬经匝月。不瞻光霁,数月于兹。疏逖德辉,忽经一捻。睽违道范,荏苒数年。用于师长: 不坐春风,倏经旬日。奉违提训,屈指月余。不亲讲席,瞬已经年。疏奉教言,寒喧几易。

用于平辈 :不奉清谈,忽将一月。揖别丰标,瞻圆几度。不亲乏宇,裘葛已更。睽违丰采,数易春秋。

用于女性 :不亲懿表,瞬已浃旬。奉违闺范,倏尔逾时。自隔壶仪,年华如驶。忆别芳颜,星霜几换。

用于文官: 不瞻福曜,又复经旬。睽违钧宇,萱荚屡新。拜逖钧颜,倏将一载。用于军官: 自违幕府,蟾月几圆。不瞻旌节,忽已经年。自共事而别 :某地共事,长荷云情,别来星序频移,未由一晤。自同学而别: 忆自某校研摩,获亲麈海,别后山川间隔,时序频迁。自送行而别 :忆昔行旌远指,趋送长途,别来物换星移,几经屈指。

自迎接而别 :忆某停车某市,荷蒙握手言欢,别后岁秩迁流,不觉星霜几易。承送行而别 :忆某驱车某处,荷承把袂流连,别后天各一方,彼经停云两地。承赐物而别 :忆某地握手,畅叙情怀,别时依依不舍,荷以厚仪相贶,至令篆腑,感何可言。

承赐饯而别 :昔日把晤,盛意频叨,临赋骊歌,复承赐宴,离人未散,早已心镌。节令叙别 :自春别及夏。东风握别,倏届朱明。忆风雨别离,正绿野人耕之候,乃光阴迅转,目下已是碧荷藕熟之时。

自春别至秋:知已阔别,春复徂秋。赋别离于昔日,杨柳依依,数景物于今晨,蒹葭采采。

自春别至冬: 春初话别,倏忽岁寒。鸟弄春园,折杨柳而握别,驿驰冬岭,抚梅萼以增怀。

自夏别至秋 :麦天一别,容易秋风。昔听蝉鸣青槐,方摅别意,今睹鸿飞紫塞,顿起离思。

自夏别至冬 :不通闻问,经夏涉冬。炎日当空,方赋离情于凉 馆,寒风吹沼,忽牵别恨于灞桥。

自秋别至冬: 自经判袂,秋去冬来。玉露初凝,迩日别离不舍,雪梅将绽,今宵感概偏多。

地点叙别 :自京中分别 ,忆京华把袂,饫聆麈谈,明月清风,至今在目。自省会分别 :忆于某省会聚首,快我私衷,自赋河梁,又经久别。自县城分别 :相聚邑中,时亲教益,自经握别,离索殊增。自乡中分别:奔走四方,久离乡井,从此远隔,顿觉阔疏。自他乡分别 :忆自某乡把晤,同馨情怀,分别以来,徒深饥渴。

自旅馆中分别 :昔日旅邸聚谈,叠荷殷殷关注,嗣认睽违两地,顿觉岁序推移。自火车上分别:忆昔日邂逅相遇于车上,接领教言,别后却山河远隔不觉数年。自船上分别: 自同舟某地,借挹兰芳,别后相违,寒暄数易。自近处分别:不亲淑度,倏忽迩时,咫尺相违,如遥百里。自远处分别 :关河修阻,跋涉维艰,忆隔光仪,递更节序。三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结语

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收得太急,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临告辞之前需要说几句过渡,完了再告辞。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因故迟复,请谅”、“恕不详叙,望早日面谈”等等。

结尾应酬语的写作原则与开头应酬语同,须从正文内容引出,要简捷自然,不落俗套。一般来讲,从书信中心内容自然引出的结尾应酬语就比较活泼和谐。结尾敬语,敬告对方谈话到此结束,与前段的启事敬辞相呼应。前头用“敬启者”,后面“敬此”、“肃此”;如果前头用“兹复者”,后面则用“专此”、“草此”之类。我国传统的信函书札中结尾应酬语和结尾敬语很多,并且人们还在根据书信内容的需要不断创新。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匆此先复,余后再禀。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谨申数字,用展寸诚。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请长纸短,不尽依依。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专此奉复辟。手此奉复。敬候回谕。结语分类总结。请对方回信: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答复对方询问: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表示关切: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传统结尾应酬用语 应用对象 应用环境 常 用 语 长辈亲友

临书:谨肃寸禀,不尽下怀。肃此奉陈,不尽欲言。请教 :乞赐 指示,俾便遵循。幸赐 清诲,不胜铭感。请收 :伏祈 莞存。伏望 哂纳。候复 :乞赐 钧复。恳赐 钧复。

申悃 :肃此、敬此、肃此奉禀、肃此敬禀。保重:寒流来袭,伏请 珍卫。寒暖不一,千祈 珍重。平辈亲友

临书:临纸神驰,不尽欲言。专此奉达,不尽所怀。请教 :乞赐 教言,以匡不逮。如蒙不弃,乞赐 兰言。请托:如承 俯诺,实济燃眉。倘荷 通融,感激不尽。请收:敬希 鉴纳。至祈 台收。候复 :幸赐好音,不胜感激。申悃: 特此奉闻。草此。申复: 专此敬复。申贺:敬申贺忱。用申贺悃。申谢: 肃此敬谢。用申谢忱。辞谢: 敬抒辞意。敬达辞忱。

感谢:感荷隆情,永志不忘。私衷铭感,何可直言。请鉴: 伏乞 鉴察。伏祈 垂鉴。敬祈明察,并祈垂照。

馈赠 :土产数包,聊申敬意。附呈薄仪,聊申下悃。谨具芹献,借祝 鹤龄。薄具菲仪,用申贺敬。

保重:秋风多厉,珍重为佳。暑气逼人,诸祈自卫。吊唁:恭陈唁意。借申哀悃。

居丧人 :节哀保重。伏祈 节哀顺变。还乞 稍节哀思。五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

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传统请安用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语

祖父母、父母 :敬叩金安 敬请福安

尊长:恭请福安 敬请康安 顺请福履 顺叩崇祺 敬请崇禧 虔请崇安 恭请福绥 老师 :敬请讲安 虔请诲安 肃请麈安 祗叩教安 上级 :恭请德安 敬请勋安 祗请钧安

平辈:祝你安好 此颂曼福 即请道安 敬颂台安 敬颂大安 顺颂时绥 即颂时祺 此颂时祉 敬候佳祉 即颂佳胜 即颂近祺 此祝康吉 即候日祉 顺候起居 并祝安健

小辈: 顺询近祉 此询近佳 即问近好 即问日佳

文化人: 敬候撰安 敬祝著安 即颂著祺 敬请文安 即颂文祺 祗请著安 祗颂道安 顺颂撰安 即颂文址 女性长辈 :敬颂壶安 敬候坤祺 女性小辈 :此询壶佳 即询闰好 商人: 即请财安 顺颂筹安 顺颂商祺

旅途者 :敬请旅安 顺请客安 顺颂旅祺 顺候旅祉 贺喜信: 敬请俪安 恭贺燕喜 顺贺大喜

贺年信 :敬贺年禧 敬贺年禧 顺贺新祺 顺贺新禧

季节: 敬请春安 即颂春祺 并颂春禧 顺候夏址 此颂暑安 即候夏安 即请秋安 顺颂秋祺 并请秋安 敬颂冬绥 此请炉安 即请冬安 常见祝辞分类总结。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谨祝 谨贺

对晚辈: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金安 福安 对尊长: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麟安

对家居者,颂: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勋扯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六 署名

笺文结尾,要写上发信人的名字和写信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自称,名字之下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

自称,是对受信人的自称,如给祖父母写信时自称“孙”(或“孙女”),给老师写信时自称“学生”,给哥哥写信时自称“小弟”(或“小妹”)等等。一封信中的自称与开头所书受信人的称谓是相呼应的,它们之间反映着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反映特殊的感情或自谦。书信中署名的一般运用规律如下:

1.直系尊亲给子孙写信时不署名,只写“祖父示”、“父(母)字”即可; 2.给家族中或其他关系中特别亲近的人写信时署名但不写姓,只写名或字,如“男伟”、“女儿迎峰”、“挚友洪东”、“愚兄晓林”等; 3.其余关系用全姓名,如“学生林涛”、“同学赵白帆”等。

关于礼告敬辞,如“学生赵白帆敬启”、“男伟叩”、“鲁迅启上”等,这些便是自称、署名、礼告敬辞三者联用的形式,其中的“敬启”、“叩”、“启上”等,即所谓礼告敬辞,也叫做“末启辞”。

礼告敬辞的使用应切合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

时间是书信写作必不可少的内容,按常规,都把写信的时间写在最后,在礼告敬辞之下;如果省略掉礼告敬辞,则时间便写在署名之下。传统礼告用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语

直系尊亲 :谨禀 敬禀 叩禀 叩上

长辈:谨上 敬上 拜上 敬启 谨启 谨上 谨肃 肃上平辈 :敬启 拜启 谨白 晚辈 :手书 手谕 字 示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示 白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附候语及补述语

附候语是附带问候的辞令。给亲朋写信时,如果与受信人的家人或身边朋友、同事也有交情(如“请向某某致意”,“请在某某前问安”),或者写信人的家人及身边朋友、同事也认识受信人,往往在信中附带致以问候,表示思念及之情(如“某人嘱笔问候”)。所以,附后语通常有两种情况: 写信人附带问候受信人身边的亲友

例如:①令尊前乞代请安(附带问候受信人的父母)②令兄处乞代候(附带问候受信人的兄长)

写信人代自己身边亲友问候受信人

例如:①广平及海婴随叩(附带代妻儿行礼问候)②家父嘱笔问候(附带代父亲问候)附候语的写作应特别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称谓的恰当,二是另行写起,三是力求简练。

补述语,即信写毕之后又要补充说明的话语。补述语一般用“又及:”、“又启:”加以提示。补述语不宜过长。传统信札附带问候用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语

请受信人代为问候长辈 :令尊(堂)大人前,乞请叱名请安。某伯(叔)处,烦叱名问候。

请受信人代为问候平辈 :某兄处,祈代致候。某友处,祈代致候。12:50 2008-11-16 附带问候受信人的晚辈:顺候 令媛近佳。顺问 令孙康壮。代长辈附带问候 :家严(慈)嘱笔问候。某伯处嘱笔问候。代平辈附带问候 :某兄(弟姊妹)嘱笔问候。某兄附笔道候。代晚辈附带问候: 小儿(女)侍叩。小孙随叩。古代就有书信礼仪专著

彭教授先是给大家讲解了中国古代书信礼仪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典故。他介绍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

在中国古代的书信中最著名的是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从这些书信里可以看到比较规范的书信格式和用语,这些书信都成了书信礼仪的典范。彭教授还介绍了在魏晋就出现了专门记录书信礼仪的文献《书仪》。

-书信格式

不能称自己妻子为“我夫人”

彭教授向学生介绍了书信的格式和方法。他说,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

据彭教授介绍,书信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比如社科院的庞朴先生,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夫人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夫人。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息就是子息的意思。称对方为贤兄、仁兄、台甫、台鉴。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他还举例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称是错的。

彭教授还特别强调了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学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封上也称他为某某砚兄。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彭教授说,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古代皇帝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做略具菲酌。

-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 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 敬请福祉 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 敬请教祺 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署名——

对长辈:叩禀 敬叩 拜上

对平辈:谨启 鞠启 手书

对晚辈:字示 白谕

-礼仪作用

E-mail该有传统书信礼仪

学习中国传统书信礼仪,可以使我们在不能见面的时候,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揖让进退。此外,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注重书信礼仪,但在我国港台、韩国日本以及华侨地区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书信礼仪,掌握基本的书信礼仪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文化礼仪素养,而且还有助于增进交流。

彭教授收到过很多韩国和日本友人或者我国港台学者的来信,他们都非常讲究书信礼仪。比如一位韩国朋友写信中有“将命考”的字样,彭教授问他的学生,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一种自谦,不敢给您写信只好给传命的人,“将命”是指传命的人,“考”是副手,这句话的意思是给您传达室的人的副手,可谓谦而又谦。彭教授珍藏一封钱穆先生夫人给他的信,除了抬和阙以外,还有很多传统的书信格式。她写道,匆匆不及所言,并候双安,又称他们夫妻为俪,这封信充分体现了传统书信礼仪。此外我们还可以看看鲁迅写给母亲的信和Mao.ZD写给老师的信,可以体会出中国传统礼仪的魅力所在。8 书信历史

现在人写信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都用E-mail,但其实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书信的结构敬语称呼等还是应该和传统书信一样的。学会写信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个人涵养的最基本体现。

-礼仪反馈

原来我不会写信

人文学院一位女生:我学了这么多年中文,现在才发现其实我连一封信还都不会写,也不知道写信原来有这么多讲究。我平时很少写信,最多不过就是发个EMAIL,也不讲求格式。不过现在觉得书信礼仪还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有的时候我读到名人书信中有些地方看不懂也没有注意,其实这些细枝末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另外,一封措词得体恰当的信也反映出个人修养。连一封信也写不好,会让人笑话我这个学中文出身的人。

-不用完全照搬

经管学院一位男生:我觉得很长知识,书信是一种礼仪和文化,学习书信礼仪可以增加个人修养和文雅气质。我觉得了解书信礼仪是很重要的,但并不说明我们就要完全照搬,因为真的完全写旧式书信会有掉书袋的嫌疑。有一些过于复古的东西不太适用了就应该被改进或者抛弃,只要有一套大家都接受和认可的书信礼仪就可以了。在书信礼仪这个问题上,我们保持尊敬别人和谦虚的传统是最重要的。

-去信别让人“跪启”

彭林老师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有一个学生给父母写信:“敬爱的爸爸妈妈我钱不够用了。”一点拐弯都没有,应该先委婉问候一下,说,“敬爱的爸爸妈妈天气暖和了,可是有的时候还很凉,一定要注意增减衣服,保重身体”等等,然后再说“我的钱不够用了”。

一个男孩收到一封女孩来信,很激动,但一看提称语,上面写某某跪启,本来还想说一句有文彩的话,可是让别人跪着看信,实在是欺人太甚。

-名人书信

鲁迅致母亲: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不能吃了。其余的东西,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吃法,下次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张纸上,今附呈。

专此布达,恭请

金安。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一月十六日

Mao.ZD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澄宇先生夫人道席: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

肃此。敬颂

教安。不具。

书信是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通、最为古老的一种沟通方式。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

1、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有“你好”、“近好”、“节日好”等。



2、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 敬语:写信人在书信结束时身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多用“此致、即颂、顺祝”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项格处,用“敬礼、X安、安康”等词与前面呼应。

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

 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收、启、鉴”等字

由小编梦里花落知多少整理的文章个人书信格式范文13篇(全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

Tags:书信   格式   全文   范文  

搜索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