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黄历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首页 > 心情随笔 / 正文

致妈妈的一封感人书信7篇(全文)

2024-12-31 20:47:02 心情随笔
文章致妈妈的一封感人书信7篇(全文)由网友风几里投稿,希望给你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当然本站还有更多致妈妈的一封感人书信7篇(全文)相关模板与范例供你参考借鉴。

致妈妈的一封感人书信(精选7篇)

致妈妈的一封感人书信 第1篇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在你们的陪伴下,我走过了十五载的风风雨雨。十五年来,我们之间有甜美的回忆,有苦涩的争吵,一路磕磕碰碰,走到现在,我已经被你们的爱深深地感动了,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幸福。

记得小学时,我的心里总是觉得你们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和弟弟之间,我总是感觉你们给予我的太少,给予弟弟的很多。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让你们操心过,学习虽然不是“尖子生”,但是我品学兼优,是老师同学心中的好学生,每一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弟弟的成绩不好,你们却很少骂他,还把他当块宝。每次期末考试后,我们各自把成绩单拿回家,假如弟弟有那么一丝进步,不管他需要什么,你们都会买给他,以此奖励他的进步;而我即使有很大的进步,甚至考了年段第一,得到的也仅仅只是一句话“你很棒!”

在家里,扫地、拖地、洗衣服、洗碗等家务活你们总是要我一个人做,而弟弟则什么都不用做。每次我在做家务时,看到弟弟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啃着零食,我就会怒气冲冲,然后走过去臭骂他一顿。每次跟你们说这些事情,你们总是袒护弟弟,说他年龄小,要我做家务是锻炼我的能力等等。但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认为是你们重男轻女。

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我要上初中的那一年。那一年,我为了让爸爸妈妈真正感受到我的存在,拼命努力读书,争取好成绩。皇天不负有心人,我获得了巨大成功,成绩突飞猛进,不仅在服务区中学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而且被当地有名的民办学校录取。当我得意地向同学夸耀时,没想到这一切也愁坏了你们。原来我只是想拿个好成绩给你们瞧,可你们知道我的成绩能上好的学校后,执意要我去那里读书。于是,你们开始东奔西走筹集钱。当时,我不忍心看到你们这么辛苦,跟你们说我不读名校,你们却说:“男生女生都一样,只要你们能读书,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你去读书,钱的问题你不必操心。”

听了这些话,我心里很惭愧,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你们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原来是我一直误会了你们……我痛恨自己那自私狭隘的思想,也为你们宽容无私的胸襟而感动。

如今,我已经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也更能懂得你们对我的爱了。我真的很感谢你们对我十五年的培育,谢谢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你们的女儿:丽娟

20xx年2月3日

致妈妈的一封感人书信 第2篇

亲爱的妈妈:

今天是母亲节,我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但是我写的这封信里面包涵着我的敬意、我的关心和我的心里话。 妈妈,我知道您最关心我的学习,现在我就告诉您:我的学习请您不用担心,我自己会学好的。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妈妈,您该注意一下您的身体了,请你休息一会儿吧。您太累了。天天要在家里洗衣服、刷碗、刷锅、拖地板、抹桌子.....

我决定:以后帮您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好,而且我还不会给您添麻烦。 您看看您的脸,因为操劳而显得苍老;您的身体,因为操劳而显得虚弱。所以您不得不在脸上涂抹护肤品、化妆品----您的身体也三天两头的生病,还要带病工作......。 您是一位教师,我敬佩您。是您,播撒了知识的种子,使青少年们的心里开出了智慧的花朵,结出了知识的`果实。 因为您是一位称职的妈妈,所以我敬佩您。您在家里为我的学习操心。为我听写时,您总要检查一遍。为了帮助我学好英语,您甚至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您还是一位好妻子。您关心、体贴爸爸。在家里,拖地、做饭、刷碗样样行。为了我们一天有充足的精力去工作、学习,您每天早早的起来做饭、收拾。7点20分又要去上班,晚上7点才回来。吃了晚饭还要忙着打理家务,关心我的学习。在此,我要真诚地向您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请您也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吧,要知道您是我们这个家的粘合剂呀。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女儿:李淑敏

致妈妈的一封感人书信 第3篇

适值您出任教育部长之际, 我——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 以公开信的形式向您提出当下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八大问题, 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所述所议, 当属一孔之见, 偏颇之处在所难免。

1. 当下的基础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

尽管各级各类学校在总结教育成果和办学成就时, 都以八股文式的文字, 罗列出育人的种种辉煌和卓越。但从教育本身来看, 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 都程度不等地存在着漠视人的存在、忽视人的发展、甚至是亵渎人的尊严的严重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围着知识转、学生围着分数转、家长围着考试转, 这成了学校教育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常态形式。“一切为了考试、为了一切的考试、为了考试的一切”, 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终极目标。“得分数者得天下”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高度一致的共识。因此, 有人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不是优秀的学生, 而是卓越的考生。此言毫无虚饰的成分。在这种严重偏离教育主旨的教育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 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存在, 被完全的忽视和漠视了。

思考:1998年, 李镇西老师在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曾经当面向苏霍姆林斯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您父亲在教育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卡娅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正是我父亲, 第一个把‘人性’引入了苏维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 首先是人学”的论断是教育理论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创造。但是, 今天, 在所谓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几十年之后的中国基础教育领域里, 目中无“人”的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常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和嘲笑。更有甚者, 一个个有灵性的人被模塑、一个个健全的人被摧残、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被杀戮, 也已经成为教育成果中重要的副产品,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2. 师生负担的异常沉重导致师生一体化肤浅。

踏着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 教育部重磅推出的减负令不可谓不悦人耳目, 也不可谓不振奋人心。但是, 时至今天, 九年的时光已过, 学生学业负担不但没有丝毫减轻, 相反日益加重。如果有谁对此持怀疑态度, 则只需要去看看大中小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小朋友中, 有多少人戴着眼镜;去看看节假日里, 学生作业的数量是十几页还是几十页;去看看夜晚熄灯最晚的是学生的房间还是爸妈的房间;去看看有多少学生的书包早已演变成书筐……就可以疑虑顿消了。非但如此, 教师负担之重也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之一。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忙到熄灯, 还是不中。“起得比公鸡还早, 睡得比小姐还迟, 干得比牛马还累, 责任比省长还大, 名声比汉奸还差, 挣钱比民工还少, 装得比总统还像”, 虽有些夸张, 但却是教师真实生存现状的形象写照。

思考: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这话似乎是针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来讲的。如果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定肤浅还是深刻的标准, 那么, 这过重的负担带来的绝不只是肤浅。如果仅仅从掌握知识要点的角度来衡量, 无论其达到怎样的高度, 无论其达到怎样的宽度, 也无论其延伸到何等的深度, 都与肤浅脱不了干系。至于说我们所培养的人是否肤浅, 只要看看我们的教育“硕果”中, 那些“英才们”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低, 就会不言自明。笔者曾经不知轻重地断言:中国基础教育的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脑力资源的大规模持久性行动, 将在五十年乃至一百年之后, 给中华文明带来毁灭性的重大灾难。

3. 农村教育中诸多恶性问题的不断凸显将使整个中国教育失去发展的坚实根基。

首先, 教师结构失调, 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日渐明显。随着城市学校的不断改建、扩建、新建, 师资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出现了市级学校从县级学校选拔人才, 县级学校从乡镇级学校选拔人才, 乡镇级学校从村级小学选拔人才的人才联动现象。一位地级市的教研员在一次教育质量分析会上指出, 这种选拔人才方式造成的结果必然是选拔上来的人才不能够满足高一级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 而低一级学校出现人才真空, 导致师资队伍建设的全面滑坡。此语可谓是一语中的。其次, 学生流失严重。学业负担过重、师生关系日渐淡化、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不少家长和学生产生了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即使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辍学务工者大有人在。农村中小学校中, 教室几近十室九空的窘相绝非个案。再次, 挪用教育经费现象触目惊心。据知情人士介绍, 一所农村小学, 一年间用于吃喝招待、应酬送礼的费用高达几万元者已非少数。最后, 教学质量严重滑坡。上述几方面情形的普遍存在, 加之教学设施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和补充, 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当属必然。

思考: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的比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占绝对多数。但是, 农村教育中众多恶性问题的不断凸显, 不能及时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必然会给整个基础教育带来致命性的灾难。国家对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充分说明了“三农”问题在整个民族发展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价值和作用。同样, 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众多问题, 也要引起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的高度重视。

4. 口号加评估, 使教育中的形式主义泛滥成灾。

形式主义泛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花样繁多的教育口号漫天飞舞。曾经一度被网络热炒的《中国教育的十大谎言》则集中体现了各级各类政府机关和学校在办教育过程中的口号化追求。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样两则:一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如果仅仅从口号本身看, 确实完美无缺。但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这只是假汉语特殊的造句功能玩儿的文字游戏而已。二是有关部长和主任们常讲的类似口头禅似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一经典口号, 一方面将教育办得几近千夫所指, 一方面又厚颜无耻地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喊得震耳欲聋。形式主义泛滥的另一重要标志是各类评估检查使所有的大中小学无有还手之功、只有招架之力, 甚至连招架之力也荡然无存。最为典型的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所下发的“禁补令”, 不可谓不及时、不可谓不明确、不可谓不严格、不可谓不具体。同样, 也不可谓不形同虚设。

思考:以行政化的手段、运动式的思维、表面化的追求、官样化的风格来办教育, 其结局必然是糟蹋了教育, 也危害了学生。一会儿让样板戏进课堂, 一会儿让集体舞进校园, 一会儿是阳光体育冬季长跑, 一会是“3+2方案”, 一会儿是大综合, 一会儿是新课程改革过度, 一会儿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真可谓是山重水复、乱花迷眼。其结果不只是学生的穷于应付、也不只是教师的两眼茫然, 更有甚者, 时至今日, 连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何, 也很少有人知道了。

5. 科学评价标准的严重缺失, 使得学校教育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无论是社会, 还是政府, 评价学校的主要依据依然是升学率。如果说过去人们对片面追求升学率还颇有微词的话, 那么如今所不同的是, 人们早已不再片面追求升学率, 而是代之以全面追求升学率。这在最近山东省沂水县政府下发的红头文件中便可找到最好的注解。事实上, 有多少县委县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所作所为和沂水县惊人地相似,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红头文件让沂水的领导闹了个脸红耳赤。于是, 出现了社会和政府以升学率评价学校, 学校以升学率评价班级, 班级以升学率评价老师, 老师以升学率高低的全部标准——考试分数——评价学生, 学生也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自己是优是劣的标志性存在。按照人们惯常的认识标准, 排名第二者较之于排名第一者, 就是失败者。这一点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的低年级阶段, 表现得尤为明显。

思考:有人说, 我们的教育是制造失败者的教育, 这话一点不假。要真正对钱学森大师留给总理也是留给国人的“教育难题”———即“为什么中国的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找到准确的答案, 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我想, 一个只能培养失败者的教育体制, 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才是正常的。相反, 如果培养出了杰出的人才, 倒是咄咄怪事。如果说共和国的教育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努力之后, 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确是事实。但是在这种时候我们又惯常于一白遮百丑, 甚至连存在的最大问题也可以遮掩过去。这最大的问题就是, 即使到了今天, 我们仍然不明白评价教育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这是所有教育人的耻辱。

6. 教育资源不公成为教育的一大伤痛。

且不说如中西部等大的范围内不同区域的教育资源不公有天渊之别, 也不说如北京与诸如河南等地相比, 教育资源的不公触目惊心;单单就一个地级市或者一个县城内, 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也是有目共睹的。即使是同在一个城市, 同属于一个类型的学校, 教育资源的不公也显而易见。这就是择校热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之一。不仅如此, 即使是在同一所学校, 或因家长身份地位的不同, 或因家长缴费多少的不同, 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也是各不相同的。最近在网络上热议的一些学校“因财施教”, 所办的重点班、实验班、创新班等等, 莫不如此。

思考:有道是不平则鸣。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是导致人们对教育千夫所指的重要原因之一。更何况, 这种不公与时俱进式地在加大着、凸显着。尤其无法想象的是, 地方政府部门, 不是在尽心尽力地减少这种不公, 而是在强化着这种不公。于是, 对薄弱学校的雪中送炭形同虚设, 对优质学校的锦上添花却步步扎实。因为, 这些优质学校维系着特权集团的特权利益。有关资料表明:占人口不过10%的党政干部、高中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 占去了被调查的重点高中的42.1%的名额。某省财政厅与某全国知名重点中学达成的协定更是反映了这种赤裸裸的交换关系——该中学每接收一名财政厅官员的子女, 将拨付50万元的教育经费。

7. 教育腐败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对于基础教育领域来说, 教育腐败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教育收费和公款消费。不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自愿, 择校费中属于学校显性收入部分的竞相加码和属于学校当权者隐性收入部分的不断攀高, 使得“就近入学或者划片招生”早已成为一块蒙蔽弱势家长的挡箭牌。有权有势者自然不会为择校而发愁, 虽无权势但属有钱阶层者, 也可借助钱的作用“让鬼推磨”。生活中不时可以听到有关人员发出这样的高论:“明明知道去某某学校不一定是好事, 但是不去吧, 还真的丢不起那人!”所以, 那些特权学校与一般学校的不同, 不只是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同, 同时也成为检验和衡量家长社会地位高低的试金石。

至于说那有限的教育费用, 几乎到了雁过拔毛的地步: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 几乎所有的校长逢年过节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进贡”用以孝敬自己的顶头上司。各校校长孝敬中心校校长, 同时各校校长和中心校校长又一起孝敬教育局的科长、局长。当然, 在孝敬的过程中, 所有的孝敬者又都不会忘记留下自己的那一份辛苦钱。岂止是过节, 更有一些学校领导和教育局 (委) 的领导, 过生日要摆宴席, 不论老的小的;结婚纪念日要摆宴席, 不论纸婚金婚;红白喜事要摆宴席, 不论死的活的。而属下的校长和准校长、大小官员和准官员们, 则是逢宴必送。如果说所有的送礼者中, 有人是出自己的血来讨领导的欢颜, 那也一定是那些带“准”字的校长或官员们。

此外, 从城市到农村, 从中学到小学, 教育行业中以校长为核心的特权人士, 利用公款进行吃喝早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常态”。“革命小酒天天醉”, 在校长群体中绝对是一道不败的风景。

思考: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其实, 几乎所有社会上的腐败现象, 在教育行业中也都不乏其例。只不过教育的腐败所带来的危害直接或者间接地危害到了学生的心灵。因此, 其危害的程度比其它任何行业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8. 民办教育寒潮阵阵, 进退维谷。

按照国际惯例, 都是政府办好公办学校, 满足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孩子的求学需要;而其他宗教机构、社会团体、私营企业和个人等办好私立学校, 满足部分富裕家庭孩子的求学需要。但是, 作为穷国办大教育的我们, 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如此, 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完全视民办学校为“私生子”, 政策上不予倾斜, 经济上不予扶持。相反, 以各种手段挤占和瓜分民办学校的生源市场, 明抢兼暗夺民办学校的师资力量。其样板工程是, 尽管教育部多次走过场似地发布文件, 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 但是不少地方的政府机构和教育部门出于政绩考虑, 公然支持甚至指令公办高中办复读班。还有, 很多民办学校成为公办学校的教师培训基地, 也使得民办学校哭笑不得。其具体方略和过程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 选择去民办学校工作。几年之后, 刚刚成为教育行业中的熟手或者能手时, 一年一度的政府“招教”, 就将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打击得支离破碎, 溃不成军。

思考:尽管《民办教育法》已经实施多年, 但时至今日, 有关人士曾断言:中国尚没有真正的民办教育。这不是中国没有民办教育的市场需求, 而是政府没有为民办教育创造合适的生存环境。有关人士曾经大声疾呼, 国内教育体系应该弘扬两个积极性:一个是政府的积极性——保障穷人读书;另一个是社会的积极性——由慈善和宗教团体帮助有需要的人, 办私立学校给予国民选择优质教育的权利。在教育部有关领导提出“名校办分校”的教育发展战略之后, 民办教育的冬季已经来临, 直到今天, 民办学校的春天依然遥遥无期, 音讯全无。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发展的一大悲哀。

袁部长, 我注意到了近期网络上几近爆满的帖子对您寄予的厚望, 我更深知您的任重而道远。对于上述八条内容,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在危言耸听。但危言可鉴, 常言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化三尺之冰更非一日之功。中国基础教育工作中的种种问题, 不是此前的有关部门没有作为, 而是有关部门从未有针对性地将任意一个问题解决到位、解决彻底。这就造成了旧的问题“涛声依旧”, 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于是才出现了当下的基础教育工作“乱象丛生”的局面。

尽管上文说民办教育的春天遥遥无期。但是我还想借用那句著名的诗句, 来表达对明天的希望。

冬天已经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一个草根教师

一位父亲给儿子的一封生日书信 第4篇

提起笔,往事如潮。一想起与你共同生活十五年来的那些平凡的、琐碎的、点点滴滴的往事,心中总涌动着一股股难以平息的感情波涛。即便不是为了遵命而作,爸爸也会在你生日之际为你写点什么。在爸爸的眼里,你是一个天真烂漫、稚气十足,永远也长不大的小淘气。那天我与你并肩走着,偶尔瞥了你一眼,看到了一个身高已超出我半头的充满着青春活力的英俊少年,爸爸不由自主地惊慌起来。时间老人真像是个神奇的魔术师,身为父亲,我还没有为你的突然长大准备什么,你却大步流星地走来了……

十五岁是人生的一个台阶,是花季年华,成人的独立正在拐角处向你招手示意。当你不再需要老爸护送,独自骑车上学,当你要求我用平等客气的语言与你说话,当你脸上露出因我在你耳边提醒这个关照那个而显出不耐烦的表情时,我陡然省悟,你的的确确长大了。坦诚地说,爸爸是欣赏你的,一如欣赏一部自己的作品,因为你身上有许多老爸当年的影子,有许多闪光的东西。你朴实、善良、礼貌、热情、乐于助人、渴望优秀。你在学习过程中不愿作假,每每遇到难题,你宁愿再三思考或求教于他人也从来不愿翻看现成的答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习需要诚实,做人也需要诚实,这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今后无论岁月的长河如何流淌,在你人生的旅途中一定要用诚信去导航,你要切记!儿子,熟悉你的人都夸你有爱心。老人病了你会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亲因生活琐事不开心时你总是在作业本上得个优,或主动做点不到位的家务事,以期博得大人们舒 心一笑。你多次用自己的零花钱买食物喂养流浪狗,折射出人类最可贵的怜爱与同情的品德。尊重父母、疼爱亲人、关爱同学、护爱万物、珍爱生命……林林总总,应该是构筑你精神家园的支柱。有一则故事讲得好:当一个人在空旷无比的大山上高呼“我爱你”时,他四周到处都响起“我爱你”的回音,这回音此起彼伏,久久回荡。这说明你只要对人对生活对社会付出了爱,那么更多的爱就会给予你回报。爱心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你要知道!

儿子,自从你开始高中生涯后,我意识到作为中学生,你已经到了学会管理自己的时候了,明智的家长也该“得放手时且放手”。为此爸爸也有意识地在某些方面放松了对你的“管制”,不再陪读,不再强行检查你的作业(仅限于在联系本上签名),不再代你整理房间,打理早饭……盼望你能尽快地学会自理、自律、自强。每当我看到你平时很多时间在看电视、看卡通书、玩电脑,特别是你的学习成绩忽上忽下而你却漫不经心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感到惶恐和紧张。这种心情落实到行动上就是反复说教,限制多多,从而经常会引起你的反感,有时,爸爸也经常反省自己,总觉得对你太严厉了。与你的一些同伴相比,你少了很多童趣,少了很多“自由”。但你是否想过,这些年来,为了培养你,爸爸也付出了很多:为了接送你上家教,爸爸牺牲了自己多少业余时间;为了给你买到合适的辅导书,爸爸几乎跑遍了南京的大小书店;为了你能补充营养,爸爸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为你配餐;为了能让你在省重点中学读高中,爸爸发着四十度的高烧,顶着烈日为你奔波……多少个夜晚,当你进入甜甜的梦乡后,爸爸才能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备课,干自己想干和该干的事。如果花在你身上的时间用在自己的身上,爸爸是否会比现在更显年轻、工作更加出色些呢?说这些并不是做父亲的向儿子表功或炫耀,这都是爸爸心甘情愿做的,谁也没有勉强我。爸爸只是要你明白,父爱与母爱都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为了你能更好地成长,爸爸愿意竭尽所能。或许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爸爸有时不够民主,引起了你的不满,甚至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但这不是爸爸的初衷,希望你能理解和谅解。

儿子,凡爱心未泯的人都会爱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也把子女看作是自己的慰藉和希望。谢谢儿子,十五年来,你也教给我们许多东西,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你入了团,当选上班委,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为你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满足。有时我们感到十分疲惫,但丝毫不敢松懈对你的责任。我们期盼你长大,羽翼丰满,能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同时我们又希望,那根神奇绵长的亲情纽带,能萦绕着你童真的心灵,相随在你的人生的旅途,你飞得再远再高,也希望在我们的视线里……

十五岁像一只衔泥的春燕,十五岁像一朵含苞的花蕾,爸爸将最美好的祝愿送给你。

祝你

生日快乐!

爸爸

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书信 第5篇

妈妈,你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坐在电视机前一起看《东成西就》的场景吗?还记得我们坐在游戏机前一起合作打赤色要塞吗?还记得我们俩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的样子吗?你可能全都忘却了。我不知仅仅三年的时间,是我变了,还是妈妈变了。我曾经哭过,我曾经想,我的出世是不是给你们带来很多麻烦,想过后,哭红的双眼加上脸上还挂有的泪痕去拥抱妈妈你时,你还在电脑前,用UT和里面的人讲话,我说:“妈,我想抱抱你。”呵呵,妈妈你还抱了抱我,然后就打发我走了,我还是比较欣慰的,因为你只是打发我走了。我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妈妈你变了,或者是我们俩都变了。我变得不愿把心里话和你们说了,而把话都憋在自己心里,不愿与你谈心,因为你我都变了,妈妈你的心则是放在一个叫做“网络”的陌生人那里。蓦然回首,每一幕都在我眼前重演。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大了,这种距离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弥补这个距离,我却不知道怎么弥补。我能做的只是让这个距离不要越来越大,呵呵或许这段距离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消除,但是不要让时间的催化剂变得作用想反,这就好了!

爸爸,最近你回来了,我们阔别了5、6年,还记得么,我3岁时,你回来了一趟,我吓得到处跑,后来我终于敢正视你了,我竟然对你说了这句话:“叔叔,你是谁?”你当时的.心一定很悲伤吧!我现在想到,真的是很恨我自己当初竟然说出这种话!真是大逆不道啊!可是那时的自己不懂事。现在你回来啦,呵呵,我也高兴了,回来的第几天,我们就出去吃饭,当时我对你说:“爸爸,人,总会有不懂事的时候,我但那是是因为什么都不懂。”你还告诉我,我一直都很懂事,从小到大都是值得让爸爸拿出去称赞的。我听后真的很难过,我觉得自己欠你得实在太多……

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书信 第6篇

可是,

你们有没有曾经想过?

当女儿听到你们“气壮山河”的吵架声时,

常常一个人寂寞的躲在幽静的角落里哭泣!

你们知不知道?

每当十五圆月很亮时,我仿佛在月亮中看见了童年时的我,

纯真、快乐、无忧无虑,

在公园里奔跑,欢笑……

突然!

圆月碎了!我看见了!太可怕了!

那撕心裂肺的吵架声、嚎叫声!

让我感到恐惧、害怕!

我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坐在荒芜人烟的森林里,

路过的人没有一个来看我,

他们只是若无其事的瞟了我一眼。

一阵阵叽里呱啦的笑声在我耳边响起……

咦?那是从那里发出的声音?

我转头一看,

啊!

是一个小孩儿和他的爸爸妈妈手牵着手在玩,

我好羡慕!

虽然只是幻觉,

但是我在放学时,

总是看见一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路说说笑笑回家去。

那时,

我的心都碎了!

风轻轻一吹,

变成了一页页纸,

上面记载着我的心声,

我没有犹豫些什么,

把纸撕成了片,

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书信 第7篇

可女儿劝也劝不住!

爸爸,

您从前是一个好爸爸!

我还记得,

我在幼儿园时,

放学了,

您总是第一个赶来接我!

我还记得,

那天晚上,

我急需水粉颜料,

您冒着倾盆大雨到文具超市给我买了一盒最精致的水粉颜料!

我还记得,

每天您接送女儿时,

总是骑着摩托车来,

我常常幸福地看着您矫健的身躯、

慈祥的面庞!

可是,

从前的那个好爸爸到哪去了?

爸爸,

您知道吗?

女儿有时看到流星,

就对它许愿:

希望能让爸爸妈妈早日和好!

但是,

没有实现!

您知道吗?

女儿真的不想长大!

长大了,

就没有天真可爱的笑脸,

没有无忧无虑的生活!

爸爸,

我从前的好爸爸!

您快回头吧!

妈妈,

女儿十分爱您,

认为您善解人意,

长得也好看!

但是,

您为什么不能给女儿自由?

女儿多么渴望得到自由啊!

您知道吗?

女儿十分喜爱绘画!

我能画出活泼可爱的百变小樱!

能画出青春洋溢的S·H·E……

可是,

您总是说那对学习没好处!

但是,

女儿哪次考试不是95分以上?

由小编风几里整理的文章致妈妈的一封感人书信7篇(全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

Tags:一封   书信   感人   妈妈  

搜索
网站分类